- 相關推薦
五月的田野教學課件
作為一名教職工,常常要根據(jù)教學需要編寫課件,一個優(yōu)秀的課件,采用的形式其產(chǎn)生的效果應該是高于傳統(tǒng)教材的,也就是說,如果連傳統(tǒng)教材的效果都沒有達到,那也就沒有必要做成課件了。那么問題來了,課件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五月的田野教學課件,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五月的田野教學課件 1
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七個要求會認的生字,掌握十二個要求會寫的生字。
2、讀懂課文,感受鄉(xiāng)下孩子們在田野中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使學生體會五月田野是自然美的化身,是孩子們的樂園。
教學難點:
激發(fā)學生熱愛生活、熱愛家鄉(xiāng)的思想感情。
教具準備:生字卡片
一、啟發(fā)談話:
1、同學們,你們喜歡到什么地方玩呀?(如學生不說田野,教師引導:老師的興趣和大家有點不同,我可喜歡去田野玩耍)板書:田野。你去田野玩耍過嗎?你是怎么玩的?(你們的生活真是豐富多彩,老師真羨慕你們。)
2、今天有位生活在南方的小朋友,他將帶我們一起走進江南五月的田野,去體驗一下江南大自然的魅力。板書:五月的田野(課件展示五月的田野的自然景觀)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如江南的五月麥子熟了,隨機問我們北方麥子什么時候熟啊,六月,南方的氣候比北方早一個月,南方的五月相當于北方的六月)看過剛才的圖片,你最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3、美麗神奇的田野多么另人神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五月的田野,去體驗一下其中的樂趣吧。齊讀課題。
二、新授
1、打開課本跟老師一起去了解五月的田野,先聽老師讀。(師伴樂讀)
2、想不想,把這篇文章美美的讀一讀,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如默讀、小聲讀、同桌讀……記住要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
3、學生自讀。
4、來看看同學們對生字的認識情況。一起看大屏幕,誰想來試一試。指名讀。“舒服、柔軟、削皮、甩開、嫩綠、捧著、籃子、鐵鍋、噴香、吃飽、乏味、摘下。”
5、相信同學們不但是認字小能手,也是朗讀小能手指名讀(誰來讀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朗讀的快樂)分段朗讀,說出你想讀的段落。
6、讀了文章,你有什么疑問嗎?可以提出來。
7、再讀課文,邊讀邊畫,你在五月田野見到了什么?把你看到的畫出來。畫完后,同桌交流,說一說你看到的哪些情景,為什么?
作者用優(yōu)美的語言為我們描繪出五月的田野中一幅幅生動的畫卷,你覺得五月田野是安靜的嗎?你會聽到什么聲音呢?(想象田野中的各種聲音,體會五月的田野不僅景色美而且充滿了歡樂的聲音,讓靜的畫面生動起來,有聲有色起來。)
8、江南五月的田野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五月的田野是孩子們的樂園)
9、從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來呢?(光腳走路、吹竹笛、用柳鞭、攆鴨子、趕羊、撒著歡兒跑……)
10、你對文章的.哪句話感興趣,就大聲讀一讀,指名讀,讀后評價。
學生自由說,根據(jù)學生回答相機引導“在燦爛的陽光下,他們甜甜的笑了,”他們是誰,他們會笑嗎?為什么這樣寫?你感覺此時誰的心里也在笑?此時該用什么樣的語氣來讀。
“光著腳在田埂上走”一部分。你光著腳在田埂上走過嗎?什么時候(可能和父母澆地、摸魚時)你有什么感覺?那該用什么語氣讀(快樂)就用快樂的語氣來體會一下作者光腳走的樂趣(軟軟的、冷不丁、冒)
“趕羊、趕鴨”去干什么?從哪句話看出來,孩子們喜歡小動物嗎?(出示本段文字或是反復誦讀,體會“把……吧”的句式,感悟鄉(xiāng)野中的孩子們知道家鄉(xiāng)的田野中那里草嫩哪里蟲肥,體會孩子們是多么的熟悉和熱愛家鄉(xiāng)的田野。指導學生理解他們的勞動形式都是孩子們力所能及的,體會鄉(xiāng)野孩子們對勞動的熱愛。)我們農(nóng)村除了養(yǎng)羊和鴨還能養(yǎng)什么?你們是怎么對待這些小動物的?仿照課文中的樣子說一說。
把( ),那里( )
把( ),那里( )
撒著歡兒的跑,就是盡情的跑,無拘無束的跑。
你認為什么樣的飯菜是噴香的?當你肚子餓得咕咕叫的時候,你希望吃上一頓什么飯菜呢?(學生們充分發(fā)言,發(fā)散思維的訓練,和文中孩子們的想法形成對比)如果現(xiàn)在出現(xiàn)一鍋米飯和一盤冒著熱氣的豆莢,你也會像田野中的孩子們一樣大口大豆的吃么?想像一下你會怎么吃這頓飯?
為什么田野中的孩子們對已過如此簡單的米飯和一盤如此普通的豆角都吃得那么香呢?(引導學生從飯菜是自己做的,勞動了半天肚子餓了,農(nóng)村孩子對飯菜的要求不高等方面體會孩子們的純樸和對生活的熱愛。)
吃飽了就想休息了,如果躺在草地上休息一會兒,大地當床,藍天當被,那多美啊!枕著麥子的金黃,聞著豆角的清香,玩耍了一天勞動了一天的孩子們在田野中甜甜的睡著啦,想象一下,睡夢中的他們會夢到什么呢?(放音樂,學生想象,充分的發(fā)言)。那就讓我們閉上眼,在美麗的田野中那些孩子們一同來夢想田野的美,夢想田野中游戲勞動的快樂吧!(師配樂讀最后一段,學生閉著眼聽)
三、小結
江南五月的田野給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學生充分發(fā)言)
是啊,五月的田野像一位美麗而溫柔的母親,在她的懷里有金黃的麥浪,有豆角的清香,更有孩子們自由撒歡兒的歡聲笑語,他們像一個個田野中的小精靈在田野媽媽的懷抱里盡情的玩耍,快樂的勞動,幸福的成長,因為他們,五月的田野,才越發(fā)的生機勃勃,詩意盎然!如果,你也站在五月的田野,成為孩子們中的一員,想說什么,想做什么呢?
(出示文章最后一句:“噢,黃的是麥子,青的是豆莢!”體會“!”的作用,以及詩歌的韻律,感悟這句話中蘊含的作者的感情。)
四、感悟全文
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這樣的美景還有很多,老師此時已被這美景陶醉了,恨不得今年五一假就去看一看,體味一下那獨有的江南情趣,你呢?
五、作業(yè)
江南五月的田野真美,我們北方五月的田野也很美,模仿本課某一兩段來寫一段話,寫一寫北方五月的田野,然后寫在小筆頭上。
板書: 17、五月的田野
黃的…… 青的……—————--- (美)
光腳 吹竹笛 做柳鞭 攆鴨子
(樂)
趕羊群 撒歡跑 割青草 自己做飯……
黃的是…… 青的是……!————-- (愛)
五月的田野教學課件 2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認識本課“碌、削”等7個生字,會正確書寫“舒、柔、甩”等12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讀懂課文,感受鄉(xiāng)下孩子們在田野中的快樂。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繼續(xù)進行自主識字,提高學生隨文理解詞意的能力,同時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2、通過朗讀課文,指導學生邊讀邊想象,調(diào)動起學生的生活積累,引起情感的共鳴。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受鄉(xiāng)下孩子們在田野中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學生準備:課前留意觀察田野的風景。預習課文,自學生字,遇到不懂的記下來。
教師準備:五月田野風景的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1、教師先板書課題。談話導入:現(xiàn)在正值五月,你眼里五月的田野什么樣?引導學生交流自己對大自然的了解。
2、教師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五月田野的自然景觀。
3、師:看過之后,你最想說些什么?做些什么?
(學生暢所欲言。)
4、師:美麗神奇的田野多么令人神往,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五月的田野,去體驗體驗鄉(xiāng)下孩子的童年吧!
5、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2、檢查生字詞的掌握情況。可以抽讀生字卡片,引導學生利用已經(jīng)熟知的識字方法記住生字。
3、用各種形式理解文中詞語。
如:“田埂”、“竹管”等詞語可以利用圖片進行理解。
如:“忙碌”、“噴香”、“清香”等詞語可以結合文中的具體語境來理解。
對于其他詞語可以師生共同解決。
4、檢查讀文情況:
教師指名學生按自然段讀課文,聽者可以習慣性的進行評價。
5、學生初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內(nèi)容。
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進入課文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
通過多種形式理解詞語,形象生動,又無形中教給了學生理解詞語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語文的習慣。
鍛煉學生迅速總攬文章大意的能力。
第二課時:
一、讀中感悟、深入品味。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五月的田野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勾畫有關的重點詞句。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印象。
3、引導學生抓住自己觀點的支撐點,即文中關鍵的語言文字來品味與理解。
A:第二自然段引導學生重點理解“在燦爛的陽光下,它們甜甜地笑了”一句。“它們”指誰?它們會笑嗎?為什么這樣寫?你感覺此時誰的心里也在笑?指導感情朗讀,讓學生自由練習一下怎樣讀才能表現(xiàn)田野的廣闊和美麗,同學之間互相讀一讀,評一評。
B:第三自然段①“光腳在田埂上走”一部分,可以引導學生和自己的童年生活對照一下。可以讓學生想象,再通過朗讀,抓住“泥土軟軟的、冷不丁、冒”等詞語體會光腳走的樂趣。
②從“趕羊、趕鴨”的語句中引導學生體會孩子們的快樂,體會孩子們的懂事和勤勞。可以抓“那里的草蟲最多”、“那里的.青草真嫩”體會孩子們的愛心。這一部分可以再引導想象一下,農(nóng)村除了養(yǎng)羊和鴨,還能養(yǎng)什么?孩子們是怎么對待這些小動物的?仿照課文中的樣子來說一說。
把 ,那里 ;
把 ,那里 。
C:第四自然段重點抓 “噴香的飯菜比什么都可口”,引導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你認為什么樣的飯菜是噴香的”,再和文中“噴香的飯菜”做比較,引導學生要向鄉(xiāng)下孩子們那樣善于從平凡的生活中獲得樂趣,熱愛生活。
D:第五自然段主要通過朗讀體會“大地當床,藍天當被”的意境。尤其要讀好最后一句。
二、記憶字形,指導書寫
1、認讀本課生字卡片,組詞,并說句子。
2、小組討論如何記憶字型,如何把字寫好看。
3、指導重點字“舒”、“甩”、“籃”的書寫。
4、學生獨立描紅書寫。
三、拓展延伸,積累實踐
寫一寫自己童年生活中快樂的事。
抓住感受點品詞析句,讀中品味,享受語言的熏染、發(fā)展語感。
多給學生讀的機會,多給學生說的機會,才能促進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
讓學生學會抓住重點句里的重點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把握文章的主旨。
讓學生去想像文中的小伙伴趕鴨子時的心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通過小練筆,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力和想象力。
教師要一步一步引導學生,不要只浮于表面,讓學生體會到“噴香”的飯菜不只因為是綠色蔬菜,更因為是自己勞動所得,心里感到自豪。不光甜在嘴上,更甜在心里。
通過各種形式記憶生詞,并配有老師的重點指導。(以學生的自學為主,培養(yǎng)良好的語文習慣。
通過小本本的運用,不但使學生的所感有所言,有所抒,更是一種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倡學生抒真情,寫真言,不斷提高寫作能力。
五月的田野教學課件 3
一、緊扣特點,說教材
(一)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文質(zhì)兼美的散文。語言活潑優(yōu)美、樸實真摯,沁人心脾、撼人心弦。文章主要寫家鄉(xiāng)五月的田野是孩子們的樂園,表達了作者對家鄉(xiāng)美麗迷人的五月、純樸可愛的鄉(xiāng)村孩子的喜愛。文章情景交融,物隨情移,不枝不蔓,相得益彰,讓我們了解到農(nóng)村孩子的童年生活,也感受到那濃濃的鄉(xiāng)土氣息。
結合新課標,以及本單元文化主題“豐富多彩的兒童生活”,我確立本課教學目標是:
(二)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正確認讀本課生字,理解新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初步感受作者寄情于景的表達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田野五月的自然美,感受五月的田野是孩子們的樂園,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過程與方法:
1.獨立預習,查閱資料。
2.通讀全文,整體感知,感受文章表達的情感。
3.理清層次,品詞析句,想象情境,自讀感悟。
根據(jù)教學目標和課文內(nèi)容,我確立的本課教學重、難點是
(三)教學重、難點:
1.感受田野的美麗迷人及田野是孩子們的樂園。
2.在閱讀中品味文章優(yōu)美真摯的語言,學習作者情景交融,物隨情移的表達方法。
結合本課的內(nèi)容特點,我打算采用以下教學策略:
二、聯(lián)系實際,說策略:
閱讀感悟法:在閱讀中,尊重學生閱讀的個性化,鼓勵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地談感受,情中研讀,讀中感悟,悟中美讀。
讀議結合法: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和學生討論,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本課計劃兩課時完成:第一課時:初讀課文,認讀生字,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接下來我詳細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過程:
三、情景交融,說過程。
我預設的教學過程共分四步:
(一)激發(fā)情趣,導入新課。
孩子們,上節(jié)課美麗的田野風光讓我們心情愉悅,留戀往返。這節(jié)課我們將再次走進五月的田野,與作者一起欣賞五月田野的美麗,與孩子們一起分享童年的歡樂。(先板書:17 五月的田野)。
(二)邊讀邊畫,品讀感悟
自讀感悟,勾畫體會
這部分內(nèi)容我以自讀為紐帶,設置中心話題為:你從哪感受到了童年生活的快樂?請畫下來,用心體會體會,然后再讀一讀,也可以和小組的同學交流交流。
匯報交流、個性解讀
在進行這一教學步驟時老師尊重學生選擇內(nèi)容、匯報方式的權利,尊重學生對文本的多元理解,以讀為媒,引導學生反復品味課文,邊讀邊體會,邊讀邊想象,了解到農(nóng)村孩子們的童年生活,感受到那濃濃的鄉(xiāng)土氣息。
在描述田野自然美這一部分中“在五月的田野里,它們散發(fā)出陣陣清香。在燦爛的陽光下,它們甜甜地笑了。”田野中的事物在作者的筆下,都變得富有靈性而詩意盎然,洋溢著泥土的芬芳。仿佛我們就置身于五月的田野中,產(chǎn)生了奇妙的'感受。這是學生理解上的難點所在。學生可能提出很有價值的問題:“麥子和豆莢為什么會笑呢?”為了讓學生的理解更全面,我引導學生到課文中尋找答案, 聯(lián)系生活實際感悟——“笑”字,表面寫的麥子和豆莢的快樂,而實際上卻更表現(xiàn)了鄉(xiāng)下孩子們的快樂。此時學生享受在語言所帶來的美妙中,然后我再巧問:你仿佛還看到怎樣的景象呢?為學生運用語言提供機會。
在講述田野就是樂園這一部分中,進行想象力的培養(yǎng)和語言訓練。讓學生抓住孩子們在田野里活動時的感覺的詞語,如“真舒服”、“撒著歡兒地跑”、“心里真高興”等想像著孩子們在田野里忙碌的情景,體會到孩子們高興的心情。假如你就是在田野中的孩子,你會做些什么呢?接著引導學生從孩子們簡單的“野炊”中,感受到鄉(xiāng)下孩子們的淳樸和對生活的熱愛。此時學生入情,入境,真切地感受到了田野的美麗風光以及孩子們在田野中的快樂。
為了讓學生把自己心中豐富的感受用讀盡情宣泄出來,我輔以多媒體將農(nóng)村田野的迷人風光展現(xiàn)在孩子們的眼簾,把學生帶到在田野里享受勞動樂趣的美景中。然后配樂美讀并嘗試背誦全文,讓孩子們的心與作者一起跳動,一同品味著快樂的田野生活。
為了讓學生積累語言,領悟表達方法,體會作者語言的淳樸、真實。我引導學生結合書上76頁插圖,再次品讀全文,把田野的美麗風光和孩子們的快樂久久地留在記憶中,把情景交融的寫作方法鐫刻在自己的腦海里。
(三)深入探究,升華情感
還能從課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童年生活的快樂?請你再次走進課文,走進五月的田野去尋找答案。
通過再次細讀課文,使學生明白“農(nóng)村的孩子餓了,自己拿出鍋和米做飯吃,困了就躺在草地上睡覺。”這些都是鄉(xiāng)下孩子們獨有的生活,他們能在生活中找到樂趣。讓學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田野生活帶給孩子們的快樂,以及生活在田野中的孩子們的樸實可愛。
(四) 課外拓展,積累語言
“得法于課內(nèi),增效于課外。”教學一定會結束,可是課文中所帶給我們的純樸、真切的農(nóng)村生活,讓我們每個人都為之向往。因此我推薦孩子們找一些有關農(nóng)村生活的故事、散文、詩歌,如《少年閏土》《水鄉(xiāng)的孩子》讀讀、背背、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讓快樂的童年生活永遠留在孩子們的記憶中。
五月的田野教學課件 4
教學要求: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能照樣子寫重疊詞語。
讀懂課文,感受鄉(xiāng)下孩子們在田野中的快樂,培養(yǎng)學生熱愛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激發(fā)興趣
同學們,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了?對呀,春天已經(jīng)到了,我們一起到樹林里聽聽鳥叫,到小河邊摸摸小魚,到田野上賽幾趟跑,捉幾次謎藏,好嗎?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五月的田野(板書:五月的田野)
二、初讀課文
下面請同學按要求學習課文。 出示自學提示:
1、自讀課文,注意把音讀準確,把生字多讀幾遍并試著組成詞。
2、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標記出不理解的詞語和句子。
三、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卡片,學生認讀。
忙碌、削皮、鞭子、撒歡、咕咕叫、鐵鍋、噴香
在認讀生詞的過程中,指導學生認識兩個多音字及“撒歡”一詞的意思。
2、提問這一課共有幾個自然段(5個)并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
學生可能對“田埂”“竹管”等詞不理解,教師可做簡單解釋。
3、檢查讀課文。誰愿意來讀讀課文,其他同學邊聽邊想,五月的田野給你帶來什么感覺?
4、(學生帶來交流感覺)誰來說一說?(快樂、高興)
5、細細地讀讀課文,把課文里帶給你這種感覺的詞語、句子或段落勾畫出來(寫出勾畫標志)。
四、品析課文
1、教師引導學生再讀課文,邊讀邊想象,五月的田野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勾畫有關的重點詞句。
2、引導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印象。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 激發(fā)情趣,導入新課。
1、出示田野風光的圖片,學生看后暢談感受。
2、師:美麗的田野風光讓我們心情愉悅,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五月的田野》就是一篇有濃濃鄉(xiāng)土氣息的文章,通過上節(jié)課的學習你能說說文中所描寫的內(nèi)容嗎? 學生回顧課文內(nèi)容。
3、師:文中田野的美麗和農(nóng)村孩子的快樂,深深吸引著我們,讓我們走進課文,與他們一起分享。
二、 邊讀邊畫,感知品悟。
同學們請你按要求認真讀課文。要求:
1、用“~~”勾畫出描寫田野美麗的句子,細細品讀,體會這些句子美在哪兒?
2、用“——”勾畫出能表現(xiàn)孩子們童年生活快樂的語句,認真讀一讀,看能從中體會到什么?
三、 品析語言,研究領悟。
師:同學們都欣賞完了課文內(nèi)容,并有了自己的所見所感,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交流。
預設:
1、第二段中“麥子是黃黃的它們甜甜的笑了。”
(1)讀句子后,同學可能會說:“黃黃的”、“青青的”寫出了顏色;散發(fā)出來的“清香味”;“笑”是擬人的.寫法。
分析中仿寫“麥子是黃黃的”
(2)重點理解“在燦爛的陽光下,它們甜甜的笑了”一句。“它們”指誰?他們會笑嗎?為什么這樣寫?你感覺此時誰的心里也在笑?
(3)指導感情朗讀,讓學生自由一下讀出田野的廣闊和美麗,同學間互讀互評。
2、第三自然段
師“麥子黃,豆莢青,陽光灑遍田野,真美啊!純真自然的美,讓人眼前一亮。在這美景中,孩子們尋找到了怎樣的快樂?讓我們一起聊一聊。”
(1)理解“我們光著腳在田埂上走真舒服。”時可引導學生和自己的童年生活對比,想象當時孩子們的樣子;再通過朗讀,抓住“泥土軟軟的、冷不丁、冒”等詞語體會光腳走在田埂上的樂趣。
(2)“折一根柔軟的柳條撒著歡兒的跑。”是什么感受?學生可能說:高興、開心、自由自在教師可先舉個例子,再激勵學生說說自己生活中有相同的感受的事例。再帶著這一種心情讀一讀這兩句。
(3)問:孩子們把鴨子,羊群攆到哪兒去了? 先讀讀文中的語句。“把鴨子攆到青草真嫩。”再引導學生分析出把鴨子、羊群攆到那里是讓他們吃飽,孩子們是在放鴨子,放羊。并想象鴨子、羊群吃食的場面。從中體會孩子們的快樂,從中體會孩子們的懂事和勤勞。
(4)結合課文想一想,農(nóng)村除了養(yǎng)雞養(yǎng)鴨,還養(yǎng)什么?學生可能馬上答出:小兔子。 讀讀相關句子。“從麥田的溝沿上又有青草吃了”引導學生分析出“心里真高興是因為小兔子有青草吃”體會到孩子們的懂事和勤勞。
(5)出示句子:
1、這時候,我們忙碌起來。
2、我們忙碌著,心里真高興。
師:“忙碌”是什么意思?文中的“忙碌”指什么?
引導學生分析出忙碌就是農(nóng)村孩子幫家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兒,這是勞動。對比自己勞動中的快樂,體會到勞動讓人樂在其中。
(6)師小結:忙碌中的我們光腳走在田埂上,真舒服;折柳條,做竹笛,趕著鴨子、羊群撒歡地跑;找到一小捧一小捧的嫩青草,心里真高興。我們感到勞動中有無窮的樂趣。
(7)指導有感情地朗讀第三段。
3、第四自然段
引導學生說出這一段中蘊涵的孩子的快樂。
師:你吃過可口的飯菜嗎?仔細讀讀這一段,看看誰能發(fā)現(xiàn)問題?
學生可能提問:只有米飯和豆莢,作者為什么說比什么飯菜都香?
忙碌了半天,孩子們累了,也餓了,在五月的晴空下,在這醉人的風景里,自己親手做的飯即使不是什么美味佳肴,也有著特殊的滋味,難怪孩子們會覺得自己做的飯菜是噴香的,是可口的呢!
引導學生要向鄉(xiāng)下孩子那樣從平凡的生活中獲得樂趣, 熱愛生活的品質(zhì)。
適時指導朗讀這一段。 放音樂,朗讀一首描寫田野的小詩。(另附)
老師根據(jù)這一課的內(nèi)容編寫了一首歌謠,同學們愿意和老師一起分享嗎?幻燈片出示教師自編的歌謠:《五月的田野好風光》
讓同學們睜開眼睛后,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真實的感受,體會“大地當床,藍天當被”的意境。
師:讓我們帶著這種感想讀最后一段。
5、問:你覺得文中的景美嗎?而文中讓你感受最多的是什么?
引導學生領悟到表面寫景,實際上卻表達出孩子們的快樂。
6、小結。
總結自己學完課文的收獲。學生談后,教師小結。
文章通過田野中有代表性的兩種植物“麥子”“豆莢”展開了全文,描繪出一幅愜意、自由的童年生活圖畫。畫中的田野因孩子們而富有生氣,孩子們因田野而快樂。情景交融,物隨景移。讓我們在作者的筆墨中感受到五月的田野與童年的快樂融為一體。
四、 擴展延伸
回憶自己童年生活令人難忘的人和事。
五、作業(yè)套餐
師:同學們現(xiàn)在還意猶未盡,那就一定要做好下面的事。
1、用畫筆或文字或影像記錄下你眼中的五月,收入到你的采蜜集中。
2、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利用麥子,豌豆制作剪貼畫。
3、給小兔割草。(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你家里有喜歡的小動物做朋友)
天蒼蒼 野茫茫 五月田野好風光
豆莢青 麥子黃 暖風送爽陣陣香
竹笛響 柳鞭揚 攆鴨趕羊心歡暢
嫩青草 割一筐 熱愛勞動我最棒
白米飯 豆莢香 親手做飯滋味長
天當被 地做床 閉上雙眼入夢鄉(xiāng)
童年樂趣永不忘 永 不 忘
板書設計:
五月的田野
麥子 豆莢
快樂
【五月的田野教學課件】相關文章:
五月的田野作文02-22
五月的田野作文03-18
《五月的田野》說課稿范文07-23
五月的田野課文原文09-11
《長城》的教學課件03-19
《鄉(xiāng)愁》教學課件10-03
教學課件的作用04-08
五月的田野作文(通用15篇)05-09
童年的泥巴教學課件10-19
《采薇》教學課件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