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科學教師教學計劃最新
時光飛逝,時間在慢慢推演,我們的工作又進入新的階段,為了今后更好的工作發展,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好的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科學教師教學計劃最新,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一、指導思想:
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發展學生的好奇心、探索的欲望,能夠積極的解決各類問題,從科學的角度分析事物,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
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培養他們的好奇心和探究欲,發展他們對科學本質的理解,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為他們終身的學習和生活打好基礎。
二、教材分析:
1、整體概述:
由“沉和浮”。“時間的測量”。“熱”和“地球的運動”四個單元組成的。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供足夠的材料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完成探究任務。
(2)幫助學生把現象。數據轉化為證據,利用證據得出結論。
(3)科學概念的構建不是一步到位的,需要長時間的學習才能達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急于求成,要一步一步打好基礎,讓學生的認識沿著概念形成的規律發展。
(4)本冊有許多動手制作的項日,一定要讓學生親自經歷制作的過程,只有在手腦并用的過程中,才能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2、單元簡析:
(1)第一單元沉和浮:學生從物體的沉浮現象開始,在一系列的探究活動中,探尋物體沉浮的規律,研究影響沉浮的變量,最后形成有關沉浮現象的解釋:一是用浮力和重力的關系解釋沉浮現象,二是從密度的層面解釋沉浮現象。
(2)第二單元時間的測量:學生制作計時工具并進行觀測和測量,了解人類計時儀器的發展史,及對“時間”的認識發展過程。認識計時工具的工作原理,感受計時工具的發展對人類生活和發展的影響,感受人類為了不斷改進工具所作的不懈努力。
(3)第三單元熱:學生在三年級“溫度與水的變化”的基礎上,將繼續觀察熱量變化過程中產生的物體的熱脹冷縮現象,觀察熱量在物體中傳遞的現象,探索熱量傳遞的規律,發現物體的導熱性能是不同的,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是不同的。
(4)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讓學生經歷人類對地球運動的探究過程,學習基于可觀察到的現象和事實,運用相對運動。參照物。模擬再現等原理和方法進行推理。論證,不斷地利用已知探究未知的方法,最終認識地球運動(自轉和公轉)的模式。
3、材料清單:
(1)第一單元沉和浮:
小石塊。泡沫塑料塊。回形針。蠟燭。帶蓋的空瓶。蘿卜。橡皮。木塊。小刀。透明膠帶。大小相同輕重不同的球。輕重相同大小不同的立方體。玩具潛水艇。橡皮泥。刻度量杯(底部帶定滑輪)。鉤碼。墊圈。彈簧秤。馬鈴薯。酒精燈。木夾子。食鹽。白糖。燒杯。
(2)第二單元時間的測量:
鐘表。小木竿。自制日暑。量筒。塑料瓶。鐵架臺。螺帽。細線。木條。
(3)第三單元熱:
溫度計。塑料袋。熱水瓶。氣球。水槽。試管。燒杯。燒瓶。橡皮塞。玻璃管。金屬熱脹冷縮演示器。酒精燈。鐵架臺。鐵片。火柴。蠟燭。各種材料制成的杯子和調羹。毛巾。泡沫塑料塊。
(4)第四單元地球的運動:
乒乓球。手電筒。地球儀。鐵架臺。演示用時區圖。陀螺。
三、學生情況分析:
通過幾年的科學學習,大多數學生對科學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對科學本質有一定的了解,科學素養得到相當的培養,已經具備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們對周圍世界產生了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樂于動手,善于操作。不過兩極分化很明顯。優等生表現出對科學濃厚。持久的興趣,科學素養發展態勢良好;后進生對科學有種擔憂感,隨著年級的升高,課程難度值增加,學習態度不夠認真,加上對科學學科的認識不足,認為本學科不重要,輕視,造成科學素養發展態勢一般。
我所任教的兩個班中,5(1)班,總體上課堂紀律好,但思維有些局限,發言兩極分化比較明顯。應特別注意培養,形成良好的氛圍,讓學生在探究中學到科學知識,培養探究能力,提升科學素養。5(2)班認真,好奇心強,且思維活躍,科學的探究欲強,但其中部分學生的自我意識過強,傾聽習慣有待培養。
四、教學目標:
1、本冊教科書設計了許多探究活動,這對學生科學探究能力的培養是很有幫助的,教師要發展學生識別和控制變量的能力,繼續學習運用對比實驗進行探索的技能,要引導學生及時記錄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整理,轉化為證據,用科學探究活動幫助學生逐步建構科學概念。
2、在小學階段,學生的思維將由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發展,五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仍然需要直觀形象的支撐,因此在思維發展的過程中,我們要從現象和事實出發,幫助學生進行概括總結,得出結論,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
3、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應該基于對證據意識的培養上,使學生能夠不斷地尋找證據來支持自己的假設,通過理性的思考和大膽的質疑,來發展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
五、基本措施:
1、了解學生對所學科學問題的初始想法,特別是一些概念理解過程中出現的想法。
2、指導學生反復進行控制變量的實驗。(控制變量實驗要加以指導)
3、引導學生在觀察和實驗的過程中做好記錄。
4、引導學生用準確。恰當的詞語描述觀察到的事實和現象。
5、引導學生對觀察和實驗結果進行整理和加工,形成正確的解釋。
6、悉心地引導學生的科學學習活動;
7、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
六、教學進度表
周次
起止日期
教材內容
2.12―2.
始業教育
1.物體在水中是沉還是浮;
2.沉浮與什么因素有關
2.19--2.3、橡皮泥在水中的沉浮
4.造一艘小船;
2.26--3.5、浮力
6.下沉的物體會受到水的浮力嗎;
3.5―3.7、馬鈴薯在液體中的沉浮;
8.探索馬鈴薯沉浮的原因
3.12―3.
單元復習概念梳理;
1.熱起來了
3.19―3.2、給冷水加熱3.液體的熱脹冷縮;
3.26--4.4、空氣的熱脹冷縮5.金屬熱脹冷縮嗎
4.2 ―4.6、熱是怎樣傳遞的;7.傳熱比賽
4.9―4.8、設計制作一個保溫杯;單元復習;
4.16―4.期中考試1.時間在流逝;
4.23―4.3、用水測量時間4.我的水鐘;
4.30―5.5、機械擺鐘6 .擺的研究;
5.7―5.7、做一個鐘擺8.制作一個一分鐘計時器
5.14―5.單元復習概念梳理1.晝夜交替現象;
5.21―5.2、人類認識地球及其運動的歷史3.證明地球在自轉;
5.28―6.4、誰先迎來黎明5.北極星“不動”的秘密
6.4―6.6、地球在公轉嗎6.為什么一年有四季
6.11--6.8、極晝和極夜的解釋
6.18--6.單元復習概念梳理;機動
6.25--7.總復習
【科學教師教學計劃最新】相關文章:
最新小學科學教師教學計劃12-10
最新科學教學計劃范文07-04
最新中班學期科學教學計劃08-21
小學科學教學計劃最新02-14
教師科學教學計劃12-01
科學教師教學計劃01-02
最新的科學實驗教學計劃07-12
小學科學教學計劃最新范文09-27
最新科學教學計劃(精選5篇)05-07
科學教師學期教學計劃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