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春季科學教學計劃范文
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相信大家對即將到來的工作生活滿心期待吧!讓我們對今后的教學工作做個計劃吧。好的教學計劃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春季科學教學計劃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情況分析:
本學期根據健康課程群,新增了很多內容,面對這個新學期,我感到任務很艱巨,工作很繁多,根據上學期的情況,明確分析本年級組的優勢及不足之處。
在上學期,中班年級組在幼兒園各項活動評比及觀摩活動中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但也存在不足:如班級的區域環境創設、年青教師的成長。在本學期,我們將繼續上學期各班之間互幫互助,交流互動的優良傳統,將好的繼續發揚,將不足之處調整改進。
二、指導思想:
進一步貫徹落實新《綱要》《規程》和《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精神,提高幼兒園課程管理力度,初步實施幼兒園保教質量評價指南。
三、工作目標:
1、繼續加強一日常規生活的管理,將其常態化,落實到每一處。
2、加強園本研修,督促教師按時完成學習、實踐、成果階段的任務。
3、認真開展段組活動,提升教師專業化水平的`提高。
4、開展健康課程群的建設,努力把理論落實到實處,并督促每位老師扎實做好課程群建設的落實工作。
5、通過分層培訓進一步提高教師參與教育教學研究的積極性,使不同教齡層次的老師共同提升。
四、具體措施:
1、隨堂聽課。
邀請教學副園長、保教室、教科室主任聽隨堂課,及時了解教師教學情況,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2、常規管理。
加強幼兒一日生活作息時間活動的各個環節管理,嚴格執行一日生活流程,保證各環節活動有序開展。園長室、保教室進行定期與不定期的進班觀察——發現亮點——指導帶班教師形成經驗——進行專題講座(融入園內的草根講壇)——全園教師進行學習,使保教管理經驗得以推廣,形成園本的保教理念與實踐經驗。
3、課程管理。
根據《浙江省學前教育保教管理指南》和《幼兒園指導綱要》精神,制定各段課程表。原則上,每周各班開展語言、科學、數學、音樂、美術、體育、社會等集體教學活動各1—2次,每周的集體教學活動小班宜開展5—8次,中班8—10次,大班10—15次;此外,每天各班確保有不少于2小時戶外活動時間(其中1小時的戶外體育鍛煉時間);1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教師組織的游戲活動不少于2個;每周開展區域活動或創造性游戲不少于2次、每次1小時左右;根據我園體能園本特色,且結合一日戶外活動不能少于2小時,我們在大、中、小班各段規定了每周必須上2節規范的“陽光體育”。每日安排豐富的餐后和離園前的安靜活動:《溫州娒講童謠》一首、折紙一個、手指游戲一個、安全注意事項兒歌(周計劃里要具體體現);各班結合園長室提供的課程安排范例表,結合本班實際,科學的安排和調整一周課程,做到動靜交替、扎實有效。
4、備課本常規檢查。
由段長牽頭,進行集體備課研究。每位老師于每周四下午12點30分上交本周備課本,并通過組長、段長的修改及時反饋,規范備課的格式和要求,并于周五上交保教室進行檢查,學期末開展備課本評比活動。
5、段主題及幼兒體能活動。
結合幼兒園的計劃、以及季節、節日等,每月由段長開展組織進行一次段活動,每一次的段活動要結合幼兒的實際需要開展:如期初環境創設評比、學雷鋒做好事主題活動、全班集體國學誦讀、期中環境創設評比、幼兒器械操評比、六一大活動、大班畢業典禮、期末環境創設評比等。盡量讓每一次活動重實效,重幼兒發展,重綜合。每一次活動段長要預先制定方案,活動有計劃、有內容、有過程記錄、有活動反饋。本學期末將開展一次段活動交流,評選優秀段集體和段長。
6.這學期我們中班體能達標項目是:左右手交替拍4號兒童籃球,測評時間為期初、期中以及期末;網球擲遠、立定跳遠、10米折返跑、坐位體前驅,測評時間為每月末。
五、月工作安排:
三月份:
1、各班制定本學期的工作計劃。
2、各班召開家長會,向家長介紹本學期的目標。
3、制定成長檔案進度表并布置任務。
4、期初左右手交替拍籃球達標測試。
5、學雷鋒系列活動。
6、第一次動作技能測評。
四月份:
1、家長開放日。
2、全班經典誦讀:集體唱誦(我愛唱詩詞)
3、清明節節日教育。
4、第二次動作技能測評。
五月份:
1、五一勞動節節日教育。
2、大合唱。
3、期初左右手交替拍籃球測評。
4、第三次動作技能測評。
六月份:
1、六一游園活動。
2、端午節節日教育。
3、期末左右手交替拍籃球測評。
4、第四次動作技能測評。
5、幼兒成長檔案測評。
6、幼兒期末的各項測試。
7、優秀備課本的評選活動。
【中班春季科學教學計劃范文】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教學計劃04-15
中班科學教學計劃6篇04-15
科學教學計劃05-11
科學教學計劃05-08
幼兒中班科學說課稿01-11
中班科學玩泡泡教案04-25
中班春季開學新學期寄語02-07
中班美術教學計劃04-30
小學科學教學計劃05-08
小學科學教學計劃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