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祖先的搖籃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優(yōu)秀的人民教師,我們要有很強的課堂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祖先的搖籃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分享。
關于祖先的搖籃教學反思1
段校長張偉芳吳舒曼老師等我的同行們對我的課給予了肯定和鼓勵。并給我提出了寶貴的意見。我如獲至寶。
結合我的課堂我進行了如下反思:
1、要把握好教材,教學目標要明確。
我講授的是《祖先的搖籃》第一課時,這是一篇兒童詩歌。本單元圍繞世界之初為主線,通過反復讀讓學生想象祖先生活的環(huán)境。課堂上我出示原始森林的圖片讓學生直觀的感受,為后面的想象讀奠定基礎。
2、教學環(huán)節(jié)要緊湊,安排合理。
課堂上我讓學生自由讀、分段讀、引導讀、比賽讀突出了詩歌朗讀的重要性。但在個別讀的安排上略顯不合理。識完字緊接著讓學生寫難寫易錯的字,最后再進行比賽。讓學生在讀書中結束這節(jié)課,會有意猶未盡的感覺。
3、備課一定要充分嚴謹
在指導學生寫字這個環(huán)節(jié),我備課不充分。當一個學生指出“藍”字有問題時,我以為自己打錯字了,一帶而過。我應當借此機會和題目中的“籃”進行比較,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不同并記住它們。所以備課時一定要認真、認真再認真。
不足之處:在重視詩歌朗讀的同時,對有些關鍵詞語的理解不夠重視。詩歌中的字詞深奧,學生不容易理解,比如祖先的意思,教師又不能采用以詞解詞這種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因此,我在詩歌教學中對如何將深奧的詞語深入淺出地教給學生,讓學生能深切感悟做得還不太到位。
總之,一堂課結束了,學到的東西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更多。教研公開課雖已結束,但學習才剛開始,我會繼續(xù)努力,行走在語文反思的路上。
關于祖先的搖籃教學反思2
《祖先的搖籃》是一首兒童詩,共四小節(jié),內(nèi)容淺顯,第一節(jié)總寫原始森林是祖先的搖籃;第二、三節(jié)寫想象中的祖先在原始森林生活的場景;第四節(jié)從想象回到現(xiàn)實,表達對原始森林的贊美。
我從哪里來?作為哲學的三個基本問題之一,這個單元是要啟迪孩子們?nèi)フJ識人類的開端,尋找人類的根,追問世界的開端,這是編者的美好愿望。
教學這一課,我花了相當多的時間去指導朗讀:第一節(jié)讀好“搖籃啊”中的“啊”,第二節(jié)和第三節(jié)讀好里面的四個疑問句,第四節(jié)符號“沙沙,沙沙”和“多么美好,又那么遙遠……”除了這些細節(jié),整首詩的節(jié)奏和詩句的輕重緩急也進行了細致的指導。
在分節(jié)指導時,學生能按照老師的.要求朗讀,讀得比較好,不過一放到整首詩里,他們就會讀得很急。當然,在下午第七節(jié)課再檢查時,他們的朗讀還是能讓人滿意了。
引導學生理解文本內(nèi)容時,重點在透過文字表面讀懂詩歌的意趣。首先讓學生找出作者想象的原始人類在森林里有哪些活動?找出幾組動賓短語“掏鵲蛋、摘野果”、“和野兔賽跑,看蘑菇打傘”、“逗小松鼠,賞野薔薇”、“捉紅蜻蜓、逮綠蟈蟈”。
然后引導學生品讀最富詩意和童趣的兩組短語。
“和野兔賽跑,看蘑菇打傘”這一句沒有沿用前面的句式說成“追野兔,采蘑菇”,更重要的是寫出了原始森林里生活的趣味,和野兔賽跑多有意思啊,野兔成了原始人類的朋友,他們在玩游戲呢,多快樂!“看蘑菇打傘”蘑菇為什么要打傘呢?是為了擋雨?為了遮陽?還是為了美美噠呢?原始人類是在看蘑菇打傘,他們也有這樣的疑問嗎?還是會想哪一把蘑菇傘更美。多有趣的原始人類的生活。
再看“逗小松鼠,賞野薔薇”動物可愛,植物美麗;“捉紅蜻蜓、逮綠蟈蟈”,紅與綠相應成畫。多有詩情畫意,原始人類的生活。
學生在反復朗讀中體會童詩中的意象,眼前好似放映著一部有趣的史前人類生活的大片。雖然時間花得有點多,但,從孩子們的朗讀中我能感覺得到他們的收獲還是挺多的。
【祖先的搖籃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祖先的搖籃教學反思12-12
《祖先的搖籃》教學反思07-29
《祖先的搖籃》優(yōu)秀教學反思06-15
《祖先的搖籃》教學反思范文07-29
《祖先的搖籃》課后教學反思(精選10篇)07-14
祖先的搖籃教學設計07-04
《祖先的搖籃》的教學設計01-29
《祖先的搖籃》教學設計模板04-13
關于《祖先的搖籃》教學設計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