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下冊教學反思生物、政治、歷史、地理
身為一名剛到崗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任務之一,寫教學反思能總結教學過程中的很多講課技巧,那么問題來了,教學反思應該怎么寫?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高三下冊教學反思生物、政治、歷史、地理,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高三下冊教學反思生物、政治、歷史、地理1
學好生物其實并不難,我們如果找到行之有效方法,那就不難了。在我們的學習中我覺得至少要我們多加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學會收集處理信息
現代社會是信息社會,生活中處處蘊含著信息。如電視新聞、報紙雜志、媒體網絡、旅游科技、綜藝體育等,經常為人們提供大量的知識信息。這些信息中很多是人們普遍關心的鮮活生動的生物知識和敏感具體的生物問題,要善于收集和處理,不斷補充豐富生物知識。讓學生課外要注意博覽群書,養成良好的信息素養,如走進圖書館,訪問互聯網站,參加社會實踐調查等,及時查閱收集、檢索處理生物信息。這不僅是生物課堂教學的重要延伸,也是學生收集資料、獲取信息、充實知識、豐富閱歷的有效途徑。信息就是資源,信息就是知識,要使自己成為生活和學習的主人,不斷提高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和培養勇于實踐、創新學習的意識。
2、學會理論聯系實際
生物知識內容十分豐富,實踐性強,應用性廣,學習時要緊密結合,密切聯系周圍的事物和現象、國內外新的生物技術等熱點,讓學生學習更貼近生活實際,更為鮮活有趣。例如,晝夜溫差大的地區水果為什么很甜?肥胖是因為脂肪吃得太多嗎?還可以調查或觀察環境污染對周圍生物的影響等。學生要盡可能地走進大自然,親身感受生活中的生物知識和現象,將書本、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和能力在現實生活中得到應用,培養觀察分析、活學活用、理論聯系實際、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實踐創新的能力。
3、學會思考生物問題
學習生物不僅要認識和記住一些必要的知識,還要善于通過分析綜合、對比判斷,研究生命現象的特征與成因,思考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這就要懂得學會思考分析生物問題。如運用綜合的觀點觀察現象、分析聯系、找出規律,比如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中染色體和DNA的變化規律;運用對比的方法分析判斷、比較異同、認識本質,如DNA和RNA的區別、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異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異同及聯系等,形成鮮明而準確的印象。學生學習時要善于觀察、勇于探索、敢于思考質疑,做生活和學習的有心人。
4、學會研究生物問題
學習生物的'最終目的是運用所學的知識、觀點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因此,學會科學研究生物問題的方法和能力,是學好生物的法寶,也是終身學習和發展的必備能力。開展研究性學習,是培養生物科學研究能力的有效途徑。學生學習生物時,要善于從學習生活和社會生活中去觀察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確定研究課題,如調查當地環境污染的種類(或現狀)及其治理方案、調查當地某種常見遺傳病的規律,通過查找資料、搜集信息,或通過調查訪問、實地考察等,獲取大量的信息資料,然后運用所學的生物知識、規律、原理、觀點不斷進行分析論證,從中歸納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或觀點。這種全新的學習模式,不僅可以培養同學們科學研究生物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培養同學們勇于實踐、大膽創新、樂于合作、團結向上的精神。
5、學會記筆記
學習生物時還要學會記筆記,筆記是一項技巧性的活動。學習記筆記不但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書寫、繪圖能力,而且要求學生具有一定的學科知識和提煉筆記內容的能力。剛一開始學生可能跟不上,可適當放慢教學速度,提醒學生記筆記的內容,每節課可留適量時間讓學生整理補充筆記。尤其要避免學生將筆記記為教師上課的流水賬,不加選擇地全部記下,也要避免將筆記記成教師板書的翻版。上課是緊張的腦力勞動過程。生物課是理科課程,理解思維是上課的關鍵所在,因此要教學生處理好聽課、思考和記筆記的關系。如果思考與記筆記發生矛盾,要先跟隨老師思路思考,避免因記筆記而使后繼內容無法理解,對于筆記可采用寫標題留空白課后補充的方法。對于新課要安排學生預習,先對內容有一個粗淺、大致的了解后,就可減少上課時聽課的壓力,記筆記時更有針對性。筆記可以使課后復習的效率得以提高,并豐富完善知識體系。
此外,學生還要學會歸納總結、學會圖文轉換、學會知識遷移等。
高三下冊教學反思生物、政治、歷史、地理2
在新課程背景下怎樣去把握好高三的教學,這是很多高中老師需要探討的事情,這里,我就怎樣在此度過高三教學進行一個總結與反思。
教學是一個體系,這個體系涉及到學生這個主體怎樣學、老師這個主導怎樣教、教材如何運用、以及如何處理和其他科任老師及家長的關系等等。本學期我主要做好了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1、復課備考計劃明確
首先就是計劃,計劃是非常必要的,如果沒有這個“計劃”就好象一個沒有方向的士兵,不知道敵軍的陣營在哪里,寸步難行。高三還沒有開始,作為教師必須制定“備考戰略”。這是一個總體的規劃,它涉及到方方面面,在高三教學中可能遇到的事情都寫進去。之后,我在一模、二模、校三模和高考前都分別作了詳盡的計劃,詳盡到每一天我該做什么,每一節課上什么內容,學生該做什么都寫進去了,這樣每天的工作就按部就班,有一種踏踏實實的感覺。
2、明確課程和高考考綱的要求
《新課程》中指出:“政治課教學過程由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等構成。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兩者間的關系是最本質的關系,教與學的矛盾是貫穿教學過程始終的主要矛盾,這一矛盾的發展,決定著教學的本質和規律。學生是教學過程中最為活躍的因素,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教與學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相互制約,形成教與學的矛盾運動過程。”因此在政治課教學設計中,我會想到首先應擺正教與學的位置,設計應以“學”為出發點,以學生為行為主體,學生思維活動為主線,進行教學目標設計。唯有這樣,教學設計才能成為實施教學計劃的過程的起點。同時,只有研究高考說明,高考復習才有針對性、實效性。
3、熟悉學生以學生為主體
到了高三這個階段,學生會感覺到老師對他們來說是多么的重要,于是,他們對老師就好象抓住了救命稻草一樣,拼命地去問老師問題。作為老師,也要明白自己對他們來說是多重要。除了自己要教好以外,還要對他們非常的熟悉,要知道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排名,要知道每個學生的性格特征,這樣好對癥下藥找他們談話,明確他們的學習目標,他們希望以及他們可以達到的成績,還要不斷地鼓勵他們。還要“瞄準中間,兼顧兩頭”“每次考試之后這些學生都一一找來談話了,調節他們的心態。
4、加強合作共享資源
單獨的個人的實踐活動是不存在的,因此要把高三這個教學任務完成好,單獨的個人的力量是不可能完成的。
在我們高三政治備課組中我們是通力合作,資源共享,除了每周三的集體備課外,我們還會不定時地抽出時間討論問題,按每位老師的特長分工合作進行培優補差。我們還跨班按不同的學生的情況分別進行教育。高三這個非常時期,如果老師沒有合作的精神我想這個高考的仗我們是打不贏的。
【高三下冊教學反思生物、政治、歷史、地理】相關文章:
《高三政治》教學反思03-29
高三歷史教學反思03-03
高三歷史教學反思01-22
高三歷史教學反思09-07
高三歷史教學反思04-05
高三歷史教學的反思04-05
高三歷史教學反思01-24
歷史政治生物對口專業08-05
高三政治教學反思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