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蠶》的教學反思
作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那么大家知道正規的教學反思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養蠶》的教學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養蠶》的教學反思1
在《養蠶》一課中,最主要的探究活動是養蠶、觀察蠶。要求學生將一批蠶從三齡飼養到吐絲結繭,最好能飼養到下一代蠶孵出來。在養蠶的過程中,還要求學生觀察蠶的生長階段,并記錄蠶的體長變化。這個探究活動看似水到渠成,但是在準備這一探究活動的過程中,我也經歷了不少的波折。
一、蠶的來源:
蠶是很難買到的。好在小欖有位很熱心的老師,他幫助小欖各個學校聯系了廣州市的蠶寶寶養殖基地。我在網絡上查了蠶的價錢是要25元一盒的。但是他幫我們談到了12元一盒。然后是經費問題。學校沒有多余的經費,來管這一筆小錢。但老師自己掏錢給整個年級買還是有點破費。只能學生自己出錢買了。這又涉及到一個收費問題。最后只能決定讓賣蠶人送蠶到校門口,讓一個學生統一收好錢,幫所有同學將蠶買回去。
二、桑葉的來源:
每一盒蠶配了一袋桑葉。但是這袋已經摘下來的桑葉保存不了太長時間。而且本身桑葉也是不夠的。我和學生都各處搜羅桑葉。我在校園外發現了3棵小桑樹,有的同學叫父母或爺爺奶奶找到了一些桑樹。還有一位熱心的班主任從家里帶來桑葉。桑葉問題終于解決了。我們科技實踐活動小組還打算在學校內種植幾棵桑樹。
三、養蠶的指導
剛開始我只是在設計學生的養蠶實踐作業的時候加入了幾條注意事項。然后花了十幾分鐘在班級講了一下,介紹了一種自己制作蠶結繭架的方法。不過發現效果不是很好。課后還是有很多同學不斷的來問我很多養蠶的`問題。于是在二次設計的時候,我把養蠶的第一課時專門上成養蠶的任務啟動和養蠶指導課。內容有:
1、了解絲綢、蠶繭;
2、觀看蠶寶寶的一生動畫;
3、養蠶方法指導;
4、養蠶方法問答。
四、觀察表格的設計
小學生還是有一定的惰性,如果只給出一個任務,讓他們去完成的話。他們會還給你一個隨意的答案。所以我設計了嚴格的觀察表格,讓學生按照表格去一空一空的填寫。不過還是出現了問題。學生養蠶倒是養得很高興,但經常忘記填寫觀察記錄表了。于是我在觀察記錄表上標明了一個個的完成時間。并到時間就去提醒,過了時間就進行檢查。確保學生觀察記錄的完成。
《養蠶》的教學反思2
養蠶一課是四年級八冊中的一課,這一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知道蠶是蠶蛾的幼蟲,蠶的一生要經過卵、幼蟲、蛹、成蟲四個發育階段,培養學生飼養技能,通過了解我國養蠶的悠久歷史,向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在備課中,考慮到城市中很多學生根本沒機會接觸蠶,也不具備養蠶的條件,對蠶的了解很少,更不用說去養蠶了,因此,我把教學重點在了解蠶的生長發育過程及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接受民族文化熏陶這兩方面,課前搜集了一些有關蠶的神話故事,如皇帝的妻子嫘祖教人們養蠶,仙女偷蠶給人間,江南民間祭祀蠶等風俗,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了解了我國的一些民族文化,通過講解我國古代通過陸上、海上絲綢之路,繁榮了我國古代經濟,加強了與國外的文化、經貿交流,使學生接受了愛國主義教育,在這些方面由于準備充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有學生談到,在老家有許多人養蠶,使人意識到自己忽略了他們,如果課前能同這些同學交談,了解養蠶的情形,讓學生在課堂上講一講那就太好了,有學生談到曾學過一篇語文課文叫《春蠶》,講的就是母親養蠶的事,重點不在養蠶,但有關養蠶的內容也有不少。應該讓學生多談一下,養蠶蠶的發育過程,如果用多媒體播放有關影片,效果會更好。
今后再上這節課,教案重新設計,揚長避短,教學效果會更好。
【《養蠶》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養蠶的日記(15篇)01-28
養蠶作文400字03-01
【熱門】養蠶觀察日記02-15
養蠶觀察日記【熱門】02-15
【推薦】養蠶觀察日記02-14
養蠶觀察日記【熱】02-10
散步的教學反思01-21
bPmf的教學反思01-06
數學的教學反思12-27
化學的教學反思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