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透鏡》教學反思范文
身為一名優秀的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教學反思要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生活中的透鏡》教學反思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生活中的透鏡》教學反思1
本課在教學活動設計上主要體現了“把課堂還給學生”的小組探討展示環節上,體現在以下方面:
在教學環節上,先讓學生從“合作、探討”入手,在充分的討論后,教師引導學生根據自己日常觀察到的現象提出自己還有哪些疑問,從而激發學生探究學習的興趣。展示時敢于放手,讓學生成為舞臺上的主角,我們只能作為配角,或者只作為幕后的“導演”,不能去搶占“演員”的舞臺,要充分相信學生,多鼓勵他們有這個能力,他們可以做的更好。我們要努力創設情境,大膽放手讓學生動手去操作,盡可能地讓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研究問題,在探索中發現規律,得出科學結論并自悟學習的方法。
另外,我們物理學習上還要逐步培養學生細致觀察的習慣,動手操作的能力,歸納概括的能力。在物理探究的過程中,僅有動手做是不夠的,動手做后的表達與交流,同樣是物理探究活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也是探究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在以后教學中應給學生提供充分表達與交流的機會,讓學生匯報實驗中觀察到的現象,歸納總結探究后找到的規律。
優點:課堂注重實效,形式少,整體框架好,具體體現為:
1、探究問題,整體拋出。四個探究問題同時拋給學生,使學生合理利用實驗資源,分頭進行試驗,有效的加快了實驗進度,使探究富有實效。
2、反思歸納,落到實處。反思歸納就是指學生小結環節,以往都是由學生口頭說,往往流于形式,本次課我設計了表格,讓學生填寫,將所學內容落實到筆頭,還利于梳理當堂知識。實踐證明,這種方式是有效的。以后可讓學生歸納自己設計表格或框架進行課堂小結。
3、已經學會,不再重復。在預習中已學會的問題,在探究中不再出現。
不足之處:主要在學案設計和小組合作學習中。
(一)學案不足:
1、在處理預習疑難時時間較長,影響了授課進度。
2、預習學案中的問題設計還需揣摩,要有思維含量,不要太直白。例如,學習透鏡時可以給學生列出生活中不同的透鏡儀器讓學生選擇其中的凸透鏡或凹透鏡。
3、問題要明確、具體,使學生一看就知道該做什么,怎么做。
4、適當加一些探究問題的細節,培養學生在探究中評估反思的科學素養,逐步提高探究能力。
(二)小組合作學習不足:
小組合作學習仍需加強。學生的主動學習、合作學習中缺少便于操作的、有效的激勵措施,使主動學習、合作學習成為一句空話。如何能激起每個學生的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這需要班主任和各科老師共同努力。由于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淡薄,需要學生通過課后復習鞏固的知識不能及時復習,使學生的學習不夠扎實,長期下去學生只能囫圇吞棗式的學習,根本無法完全的學會、學通、學懂,更難以靈活運用所學,才能真正從根本上提高學生成績。
通過這一課的教學,我體會到教師在教學中對學生少一些束縛,多一些放手,多一點指導。學生就會多一份自由的天地,就能更好地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生活中的透鏡》教學反思2
放大鏡是生活中熟悉的.用品,學生對其成像習以為常!利用拍攝放大鏡遠離物體時的實驗,能讓學習者從中體會到不一樣的東西。
放大鏡成的像,完整的描述應該是正立、放大的虛像。但虛像和實像在這節書的最后才涉及到,所以設計上跟《照相機》一樣,放在講授《虛像和實像》時再進一步加以小結,所以在這節微課中就不提及了。
這是我第三次錄制的微課。本來按計劃我應該拍攝《投影儀》這節微課的,但由于實驗方面的拍攝我暫時沒找到滿意的效果,所以先制作了《放大鏡》。我堅持,用實驗說明的效果,好過用flash動畫,更優于圖片,畢竟物理學科是建立在實驗的基礎上。但個人拍攝技術不精,因此花費了相當長的時間來錄制實驗,今后要在這方面惡補知識。我原以為,這節微課應該是很容易錄制的,但還是遭遇了困難重重,何時才能做到得心應手?
【《生活中的透鏡》教學反思范文】相關文章:
《我生活的社區》教學反思范文12-23
《答謝中書書》教學反思范文09-03
生活中的標志教學設計03-15
生活中的比反思性說課12-16
《數圖形中的學問》教學反思02-17
答謝中書書 教學反思10-19
余光中鄉愁教學反思10-29
祁黃羊教學反思教學反思范文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