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數學綠色回收的教學反思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反思自己,必須要讓自己抽身出來看事件或者場景,看一段歷程當中的自己。反思要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一年級數學綠色回收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一年級數學綠色回收的教學反思 1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是:
1.結合具體情境讓學生理解“比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量關系,進一步加深對減法含義的理解。
2.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讓學生掌握兩位數減兩位數、兩位數減一位數(不退位)、兩位數減整十數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確口算。
3.結合具體情境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積累數學活動經驗。
4.經歷算法多樣化和算法優化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和創造力。
為達成以上教學目標,本節課主要設計了一下幾個環節:
1.上課前復習整十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不進位)、兩位數加整十數的口算,為減法學習打下基礎;
2.通過情境圖讓學生直觀理解“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少幾)”的數量關系用減法;3.通過擺小棒、撥計數器等活動讓學生直觀掌握兩位數減整十數的口算過程;
3.通過練習題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在整節課中學生能較好地跟進老師的思路,上課積極回答問題,參與課堂教學的積極性較高,整節課下來知識與技能教學目標達成較好,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備課不到位,雖然課前進行了備課準備,但對學生的學情預設不到位,導致面對學生可能出現的.問題時教師出現知識點講授不清楚的現象,比如在“求一班比二班少撿多少個易拉罐”這一問題時,教師對“求少撿的部分就是求二班比一班多的那一部分”講授混亂,這就需要在以后的教學中要更加認真備課,積極做好學情預設。
其次,在細節把握上不到位,語言需要精煉,有很多重復性的語言,尤其是在每個環節的過渡性語言把握不好,存現浪費時間、干擾學生精力的現象。
第三,在進行算法講授的時候,教師對重點知識強化不夠,比如“45-20=25”這道題,教師在讓學生說出算法后,還有及時提問“為什么不能用”5-2“,強化”同數位相減“的原理,加深學生記憶。
第四,時間把握不夠,中間的重復性口算練習較多,導致最后綜合練習時間不夠,需要教師注意時間把握。
最后,對低年級的總結要簡練,以直觀的問題為例進行總結,而不能說出抽象的概念。
一年級數學綠色回收的教學反思 2
成功之處:
寓教于樂:將抽象的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相結合,讓學生在參與回收活動中自然地學習到計數、分類和統計的方法,提高了學習的興趣和參與度。
環保意識的培養:通過實踐活動,學生不僅學習了數學,還深刻體會到了垃圾分類和回收的重要性,有助于從小培養他們的環保責任感。
團隊合作與溝通能力:分組活動促進了學生之間的合作與交流,鍛煉了他們的社交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
改進空間:
活動細節的'優化:部分學生在分類過程中對某些物品是否可回收存在疑問,未來可以提前準備更詳細的分類指南或事先進行更詳盡的說明。
深度與廣度的平衡:雖然活動激發了學生的興趣,但在確保活動趣味性的同時,應更加注重數學知識的深入講解,確保每位學生都能牢固掌握統計的基本方法。
評估與反饋機制:可以設計更具體的評估標準,比如通過小測試或項目報告的形式,對學生在活動中的學習成果進行評估,并給予及時反饋,幫助他們明確進步的方向。
【一年級數學綠色回收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回收廢品》教學反思(精選8篇)04-26
創造綠色的生活教學反思12-21
數學教學總結反思數學教學的反思12-05
一年級的數學教學反思01-05
教學數學教學反思06-02
數學教學反思10-28
《回收廢品》教學設計05-03
《回收廢品》教學設計04-17
數學的教學反思10-25
數學教學反思06-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