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級語文上冊《小圣施威降大圣》教學反思
這篇文章是人教版七年級第六單元的第一篇文章,屬于古白話小說。這個單元是一個小說單元,也是一個想象的單元。所以,針對課程標準,本單元的單元目標,及課后研討題,我認為這一課需要兩個課時。我把第一課時緊扣課后的前兩個研討題,把目標確定為:
1、速讀課文,能用簡潔的語言復述孫悟空與二郎神的打斗經過。
2、細讀課文,能結合文中相關語句,說出語言的精妙之處。
默讀是本單元對學生重點提出的一個要求,而用簡潔的語言復述,恰恰檢測出學生的閱讀效果。如果只要求概括,過于簡單,且從題目足以看出。另外,學生在復述的同時,也是需要想象那個具體的場景畫面的。所以我的第一個目標,重在訓練學生的默讀、復述及想象。而第二個目標,主要是源于課后研討二,但研討題說得過于狹隘,不利于打開學生的思維,但如果我放開讓學生去談語言,面又顯得過于廣闊,所以在提示出,首先出示了課后研討中有意訓練的“情節的緊張趣味性”及“語言的`幽默性”。這樣學生在思考時既有了方向可循,也更降低了品讀語言的難度。
這篇文章文白相夾,對于七年級的同學來講,閱讀起來稍有難度。這在之前磨課的時候,足以充分證明學生的吃力。(而且當時學生是有預習的。)但在80中上課前,學生還主動問我,“老師這節課我們上哪一課?”更別談預習了。
基于此學情,再加上一節課只有40分鐘,所以,我在學生默讀環節,給足時間,然后由淺入深,先讓學生說出二郎神和孫悟空在打斗時,二者各有什么變化。這個從文中就能圈點勾畫出來,學生回答得非常出色。但在復述環節,學生明顯力不從心了,所以我臨時加入了小組研討,讓學生再熟悉課文,小組成員共同努力,學生在研討過程中還不忘隨時和我交流,我也從中對學情有了更深的了解。三四分鐘后,學生敢于表達了,我湊巧提問了一個程度相當好的學生,回答簡潔明了,且趣味橫生。所以我沒在擴在提問面,現在想來,關注面是否有點窄了,如果接著讓每個同學或同桌之間在互說一下,學生在這個問題上,復述會更才充分。
【七年級語文上冊《小圣施威降大圣》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教學反思01-25
小圣施威降大圣的教學設計01-17
《小圣施威降大圣》教學設計12-05
《小圣施威降大圣》教案02-21
《小圣施威降大圣》解讀12-05
《小圣施威降大圣》教學設計范文01-27
小圣施威降大圣教案03-25
《小圣施威降大圣》優秀說課稿12-17
《小圣施威降大圣》導學案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