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生物《消化和吸收》的教學反思
1、本節課以學生為主體,基于生活經驗合作探究,化抽象為形象,給學生足夠的空間去發揮、去創造。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始終圍繞教學目標的三個維度來組織教學,而且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2.本節課體現生物教學的直觀性原則,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利用掛圖、模型等形象直觀。從生活出發,發現問題,激發興趣,設疑導入。
3、本節課突出“先學后教”教學方式,教師充分相信學生,把學習的時間、學習的權利真正還給學生,學生真正成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只是學生學習的引領者、合作者和學習的組織者、幫助者、促進者。教師引導學生動眼觀察掛圖、模型,動腦思考分析問題,動手思考完成自學檢測,然后大家動口交流共同解決問題,最大限度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參與學習活動。
4、貫徹生物學結構和功能相適應的觀點,突出重點,突破難點。
出示掛圖和模型展示各消化器官的結構以直觀的`教具促進學生抽象思維的發展,積極思考各器官的功能,教師出示課前制作的模擬小腸結構以及配合“資料分析”,能夠順暢地推測出吸收營養物質最多的是小腸這一正確結論。這樣對重點問題重點分析才能達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目的。
5、采用淀粉試紙做實驗避免了學生收集唾液的不便,實驗更簡便,更利于操作
本節課要注重對學生的組織避免實驗時部分學生看熱鬧,學生對知識的總結還不很到位,識圖能力還較差。對實驗的分析能力也不足。這些都有待今后教學中進一步加以培養。
【七年級生物《消化和吸收》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七年級《食物的消化和吸收》生物教學反思06-29
七年級生物《消化和吸收》的教學反思范文04-11
消化與吸收優秀教學反思01-16
消化和吸收教學設計11-16
消化和吸收教學設計范文04-19
《消化和吸收》教案03-31
消化和吸收說課稿11-02
消化與吸收教學設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