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生教師節演講稿經典范文
演講稿的寫法比較靈活,可以根據會議的內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況而有所區別。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事情愈發增多,那么你有了解過演講稿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中學生教師節演講稿經典范文,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學生教師節演講稿經典范文1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不懂感恩,就失去了愛的感情基礎。學會感恩,感謝父母的養育之恩,感謝老師的教誨之恩,感激同學的幫助之恩,感恩一切善待幫助自己的人,甚至僅僅是對自己沒有敵意的人。
感謝老師同學的支持愛戴,感謝學校給予的機會,感謝母親的培養,感謝我自己的付出。因為感謝著這些,我今天便站在這里了。
宗教是最崇尚感恩的。他們感謝天神,感謝主。當然,我們感謝的,遠比他們要多很多。
感謝父母,他們給予你生命,撫養你成人;感謝老師,他們教給你知識,引領你做“大寫的人”;感謝朋友,他們讓你感受到世界的溫暖;感謝對手,他們令你不斷進取、努力。
感謝太陽,它讓你獲得溫暖;感謝江河,它讓你擁有清水;感謝大地,它讓你有生存空間。
感恩,是一種心態,一種品質,一種藝術。
感恩是樂觀。感謝困難,感謝挫折,不是樂觀么?感謝對手,感謝敵人,不是樂觀么?對于我們不甚喜歡的一些人和事物,盡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對我們的利處,從而去感謝它,不是樂觀么?所以,感恩,是一種樂觀的心態。
感恩是禮貌。有人幫助了我們,我們隨口說聲“謝謝”,可能會給對方心里帶來一股暖流。有人為我們付出了許多,我們感謝他,他可能會更加多的幫我們。懷著感恩的心,是有禮貌,是知恩圖報。所以,感恩,是一種有禮貌的品質。
感恩是畫筆。學會感恩,生活將變得無比精彩。感恩描繪著生活,將生活中大塊的寫意,揮灑得酣暢淋漓;將生活中清淡的山水,點綴得清秀飄逸;將生活中細致的工筆,描繪得細膩精美。所以,感恩,是一種多樣的藝術。
感恩,是我們生活中永恒的話題。學會感恩,學會熱愛生活。我們將會感受到更多快樂。
中學生教師節演講稿經典范文2
徜徉在丹徒縣高橋中學的林間小道上,鮮花盛開,綠草如茵,楊柳依依,荷葉田田,不由讓人從內心發出一聲贊嘆:橋中真美!
駐足于高橋中學校園的文化長廊,“十佳校園”“花園學校”“綠色學校”,一個個閃著金光的獎牌,一張張飄著墨香的獎狀,又不由讓人從內心發出一聲贊嘆:橋中真棒!
然而,有誰會想道,以前的高橋中學只是一所極普通的鄉鎮中學,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師資薄弱,條件簡陋……是什么原因,使這所學校在短短幾年中產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呢?高橋中學的全體師生會告訴你同一個答案:因為——徐立芬校長!
xx年的春天,徐立芬校長上任了。她在心里暗暗下了決心,作為一名共產黨員,我一定不辜負組織的期望,要在最短的時間內讓高橋中學大變樣!為了優化校園育人環境,她跑遍了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構思出一幅又一幅美麗的圖畫。她克服種.種困難,想盡一切辦法,開源節流,精心安排一切資金。為了少花錢多辦事,她親自和總務主任南下北上,買建材,購花草。有一回買材料,為了節省運費,他們搭了一家工廠的順路車,等人家的貨卸完送他們回校卸貨時,已是晚上十點鐘了!
就這樣,經過四年的時間,原先的垃圾場變成了柳樹成蔭的綠化帶,原先的臭水塘變成了荷花盛開的清水池,原先坑坑洼洼的荒地變成了綠草萋萋的足球場……
人們常說“人和萬事興”“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徐校長深深懂得,教育管理要以人為本!她努力營造優良的人文環境,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
高橋地處江北,要讓青年教師尤其是外地教師安心留在高橋工作,談何容易!徐校長覺得,只有留住了心才能真正留住人。于是,她盡一切可能給教師提供施展才華的機會,同時,努力改善教職工的生活條件,幫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青年教師朱彩云,是丹徒縣從陜西引進的外語教師,她愛人原來在大港中學教英語,到了婚齡卻苦于沒有房子結婚,小兩口非常著急,徐校長了解了這一情況后,毅然決定讓出兩間辦公室,并親自出面為他們裝修,這對青年夫婦感動得不知說什么是好。第二年,男方主動申請從大港中學調到了高橋中學工作。
xx年,在徐校長的多方努力下,橋中的教師安居工程樓建成了,又一大批教師解決了住房問題。
人心齊,泰山移。面對學校和黨組織的關心,面對高橋人民的期望,面對莘莘學子的求知熱情,在徐校長奮斗精神的鼓舞下,高橋中學的教師開始奮發了!同樣的教師,同樣的生源,當年的中考,高橋中學就打了個漂亮的翻身仗,一舉進入了丹徒縣的上游學校行列。望著中考的成績統計表,徐校長流下了幸福的熱淚。
滔滔長江水,滾滾向東流。徐校長沒有陶醉在一次的成功之中,她清醒地認識到,高橋這個江北的沙洲,經濟發展落后的根源就在于人才的匱乏,要改變家鄉貧窮落后的面貌,必須要加快教育的發展,不斷提高學校的教育教學質量。
她帶領一批青年教師到“洋思中學”參觀考察,又帶領一批青年教師到邗江縣中實地感受教育的現代化。回來后,青年教師們坐不住了,他們自覺地查資料,探索教育科研方法。徐校長因勢利導,又連續請了幾位同行專家到學校做報告,組織教師觀看特級教師教學錄像,全校掀起了一股“科研興教”的熱潮。轉眼一年過去了,橋中“分層教學”這朵教改之花結出了累累碩果。看!江蘇省青少年“金鑰匙”科技競賽摘得第一名,全國中學生英語能力競賽囊括縣前10名,化學競賽包攬縣前12名,華羅庚杯數學競賽又獲全縣第一……
這四年多來,為了工作,徐校長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為了工作,她沒時間顧及自己的家庭,常常是先生把午飯做好了送到學校;為了工作,她沒時間過問自己唯一的女兒,當年,她送走一屆屆學生時,她自己的女兒卻沒能考上一所如愿的大學,如今,女兒即將畢業,作為母親的她又無暇去為女兒落實工作。每當談起這些,徐校長總是覺得十分內疚,她欠家庭,欠女兒太多太多了!
有人說,教師是蠟燭,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是啊,徐立芬校長不正是一支烈烈燃燒的紅燭嗎?“把熱心獻給教師,把愛心獻給學生,把忠心獻給事業”——這就是一名優秀的女共產黨員、一位優秀的女校長、一支默默燃燒的“紅燭”的情懷!
中學生教師節演講稿經典范文3
xx年,我從學校走進學校,由學生踏上三尺講臺,開始了向往已久的教學生涯。轉眼,七年過去了,這三尺講臺和我接下了不解之緣。它,給了我尊嚴;她,成了我的依靠;它,也是我的支撐點。誰想到,久而久之,我在講臺上,學生在講臺下,一道橫線不知不覺把我和學生隔開。是教改的春風,是新課程的.理念讓我深思,我想,我得放棄心愛的講臺了。
然而,談何容易,失去了講臺,很是不舒服。再也沒有那高高在上的感覺了;失去了講臺,更無法翻看抄寫的教案!我不得不挺直腰板,規規矩矩地站在學生面前,一切的一切,我得從頭練起。
慢慢地,我習慣了上課沒有講臺的環境,為了避免課堂上的慌亂,上課前,我不得不認真鉆研教材,精心設計教案。
以后,走進教室,我成竹在胸了,不看教材,不望教案,也能瀟灑地上課了。此時此刻,我看到學生敬佩的眼神,心里高興極了。
失去了講臺的依靠,讓我自由地漫步在學生中,愉快地活動在學生中。我聽到了他們在說什么,看到了他們在寫什么,也知道了他們在想什么。這時候,我發現,那張張稚氣的臉是那么的可愛。學生也常和我講心里話了,此刻,我們的情更濃了,愛更深了。
放棄了講臺,走到了臺下,給我帶來了許多驚喜和收獲。我恍然大悟,講臺,其實是一座山,我在山的這邊,學生在山的那邊,放棄了講臺,就如同搬走了一座阻擋師生情感交流的大山。我慶幸,我終于走到了山的那邊!
現在,我時常告誡自己,追求不可漫無邊際,理想要一步一個腳印。的確,有攀不盡的科研高峰,有覽不完的歷史長河。作為新世紀的一名教師,回首工余飯后,雛鳳新飛,跋山涉水酬壯志;追憶月下燈前,應做潛龍奮起,嘔心瀝血步蟾宮!
還是用我喜歡的一首歌的歌詞來表達我對教師的熱愛吧:
林中有兩條小路都望不到頭,我來到岔路口,佇立了好久。一個人沒法同時踏上兩條征途,我選擇了這一條,無悔無憂。
也許另一條小路一點也不差,也埋在沒有那腳印的落葉下,那就留給別的人們去走吧,屬于我的這一條,我要一直走到天涯。
【中學生教師節演講稿經典】相關文章:
教師節中學生演講稿中學生演講稿03-28
中學生的教師節演講稿10-31
教師節的演講稿中學生07-26
教師節中學生演講稿01-14
中學生教師節演講稿09-22
中學生教師節演講稿12-05
中學生教師節感恩演講稿-教師節演講稿01-04
中學生關于教師節的演講稿-教師節演講稿01-04
中學生教師節演講稿范文01-18
歡迎教師節中學生演講稿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