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就有可能用到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科學、合理地支配課堂時間。那要怎么寫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教案,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教案1
一、揭示課題。
1、談話引入:讓學生先介紹一些諸葛亮謀略取勝的小故事,教師引導,今天我們又學習一篇課文———《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
2、板書課題。
讀了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詞,讀通句子查字典解決不認識的'字詞。
2、查詞典理解文中重點詞語的意思。
3、默讀課文,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4、讀后交流,用簡練的語言概括課文主要內容。
三、精讀課文,分析課文內涵。
1、學生精讀文章,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分組討論兩個主題,第一,“諸葛亮的做法錯了嗎?”;第二,“謀略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可以嗎?”。
2、圍繞兩個主題,采用分組討論的形式展開辯論,說明自己的觀點。
3、讀完課文聯系自身進行對照,想想自己應該怎么做?
4、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劇。
四、板書設計。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教案2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閱讀《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明白故事中的道理。
2、以《把聰明用在正地方》為話題,鼓勵暢所欲言,訓練孩子的說話與交流的能力。
教具準備
小黑板。(出示學習要求)
教學過程
一、揭示任務,導入新課
二、學習《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
1、提出要求,引導初讀。
要求1、自由讀文,要求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
要求2、劃出自己在閱讀時不理解的字詞句等問題。
2、分小組學習,展開討論。
討論自瀆時遇到的字詞句障礙并完成以下思考題。
。1)諸葛亮為什么感到十分掃興?他想出了一個什么主意?
。2)用波浪線劃出諸葛亮后悔的語句,蹦試著有感情的朗讀。
(3)諸葛亮撒米的`做法錯了么?錯在哪里?
。4)知錯就改的諸葛亮后來的表現如何?
。5)用橫線劃出諸葛亮明白的道理,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體會。
3、全班交流,加深理解。
思考題(1):愛聽先生講書,可有時正聽到興頭上就到了下課時間。當公雞快叫時把事先帶來的米撒到窗外,讓大公雞找來吃而忘了蹄叫,從而推遲下課的時間。
思考題(2):“諸葛亮回家以后……現在連學都不能上了!敝笇в懈星榈乩首x相關句子。
思考題(3):錯了,錯在只顧自己的興趣而不顧別人餓肚子,聰明用在了錯誤的地方。
思考題(4)知錯就改的諸葛亮“更尊敬先生了……在和老司的更多接觸中,小知識!
思考題(5):“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聰明要以內感在正地方!
4、分小組朗讀課文。
三、開展《暢所欲言》的話題交流
1、出示學習任務:選擇以下內容,針對“聰明用在正地方”的話題進行交流。
。1)對家長、老師、同……要講誠信。
(2)遇到壞人要用智謀。
(3)我把聰明用在學習方法上。
2、匯報所選擇的話題,簡介內容。
3、出示“金鑰匙”,提出要求:應緊緊圍繞著所選的話題發表自己的意見,大膽地說出自己的看法。
4、小組交流。
5、小組代表上臺發言。
6、引導全班展開表揚,對上臺代表講得好的地方進行充分肯定。
四、布置作業
第二課時
1、完成《筆下生花》練習,對魏明花錢雇李冬做值日事件展開辯論。
2、選擇事件中的一個角色,把他的認識寫下來。
教育準備
課件:(出示成語與學習要求)
教學過程
一、揭示任務,導入新課
教師積累課前所收集的成語和典故;二是針對事件展開辯論,并完成習作。
二、完成《初顯身手》,積累成語典故
1、引導學生匯報所收集的關于智謀的典故和成語。
。1)分成四組,看哪個小組(上臺)寫得最多。
(2)小組據板演的成語或典故簡要講歷史智謀故事。
。3)評出寫得最多的小組予以小獎勵。
2、課件出示學生所匯報的內容,帶領學生讀一讀。(望梅止渴、草船借箭、暗渡陳倉、引蛇出洞……)
三、完成《筆下生花》
1、指名讀練習要求。
2、確定角色,展開辯論。
指名四人分別擔當魏明、李冬、老師和旁聽者的角色,對花錢雇值日的事件陳述自己的觀點。(其他同學分成四個角色的支持者,可相繼補充自己的觀點。)
3、選擇一個人物把他的認識寫下來,要求語言通順、明白。
四、布置作業
繼續完成習作。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理解課文內容,明白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
能力目標
運用第三人稱敘述及較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學習這種方法。
情感目標
教育學生對人要講誠信,對壞人要用智謀,培養學生學會在生活中正確運用聰明才智。
教學重點:
體會文章所蘊涵的深刻道理――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有時候可以用智謀,有時侯是不能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
教學難點:
體會文章所蘊涵的深刻道理――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有時候可以用智謀,有時侯是不能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
一、導入新課
說說你了解的`有關諸葛亮的資料。
三國時期的政治家、軍事家。
二、初讀課文
要求
1、自由讀文,把課文讀得正確流利。
學生自由讀文。
2、畫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詞等問題。
三、再讀課文,師生討論
思考
1、諸葛亮為什么感到十分掃興?他想出了一個什么主意?
愛聽先生講書,給公雞撒米推遲下課時間。
2、用波浪線畫了諸葛亮后悔的語句。
3、諸葛亮撒米的做法錯了嗎?錯在了哪里?
錯了,只顧自己的興趣而不顧別人餓肚子,聰明用在了錯誤的地方。
4、知錯就改的諸葛亮后來表現如何?
5、用橫線劃出諸葛亮明白的道理,并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說說體會。
四、分組朗讀課文
五、作業
搜集有關智謀的故事與成語。
板書設計: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教案4
教學目標:
1、讀懂課文,使學生明白諸葛亮偷偷喂米給打鳴的公雞出發點是好的,是希望多聽先生教書,從中可以看出他的聰明好學。
但是背著老師和學生做手腳,只顧了自己的興趣,卻讓老師和同學餓肚子是錯的。最后弄巧成拙,被先生發現,攆出了學校,險些連學都不能上了,又使他得到了深刻教訓。
2、文中通篇以第三人稱敘述,較多的是人物的心理描寫,注意這種寫法。
3、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深刻哲理——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
教學重點難點
體會文章所蘊含的'深刻哲理——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
教學過程
激趣導入
同學們聽說過諸葛亮這個人嗎?誰能介紹一下,你覺得諸葛亮是個什么樣的人?生介紹(可引導學生介紹一些諸葛亮利用謀略取得勝利的小故事)
明示目標
那么謀略在什么時候對任何人都可以采用嗎?(生答)為什么這樣說?請同學們從課文中找到找找答案好嗎?
初始通讀
1、請大家打開書本。讀書做記號能留下你思考的痕跡,請你默讀一遍,寫得特別好的地方,或者你感受特別深的地方做上記號。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
2、師:默讀完的同學請大聲朗讀課文,要讀得正確流利,能讀出自己感受更好。自己試一試。(教師指導)
3、指名朗讀。
品味精讀
1、師:把書放下。讀了幾遍課文,現在我發現每位同學臉上的表情跟剛才完全不一樣了,現在我問大家,文章講了一件什么事?讀了這篇課文,你知道了什么?
全班交流
2、還有問題嗎?學生質疑,互相解疑。
3、談話:諸葛亮做得對嗎?(對于這個主題,四人一組展開辯論,鼓勵學生充分運用課文或課外的事例,說明自己的觀點。)
4、組內推選代表匯報辯論結果。
5、現在你對諸葛亮有了怎樣的認識?指名回答。
6、謀略在任何時候對任何人都可以用嗎?小組內展開討論并匯報討論結果。
實踐悟讀
1、諸葛亮偷偷喂米給打鳴的公雞出發點是好的,是希望多聽先生教書,從中可以看出他的聰明好學,但是背著老師和學生做手腳,只顧了自己的興趣,卻讓老師和同學餓肚子,是錯的,最后弄巧成拙,被先生發現,攆出了學校,險些連學都不能上了,又使他得到了深刻教訓。從這個例子我們知道不是什么時候都可以用智謀的,聰明要用在正地方。
2、小組合作,排演課本劇。鼓勵學生自主分配角色。
【《諸葛亮少年時代的故事》教案】相關文章:
魯迅少年時代的故事07-19
魯迅少年時代的勵志故事10-11
諸葛亮的故事09-30
諸葛亮的故事01-31
關于諸葛亮的故事10-24
諸葛亮的故事簡介08-02
諸葛亮拜師的故事01-03
諸葛亮的故事(精選13則)12-03
毛主席的少年時代教案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