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就難以避免地要準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shù)剡x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何把教案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語文教案8篇,歡迎閱讀與收藏。
語文教案 篇1
課型:
閱讀課
教學思路:
美讀熏陶——探究說話——品味領悟——創(chuàng)作運用
教學目的:
1、把握文章主要內容——人鳥和諧相處,相互信賴
2、領悟“愛”是人與動物和諧相處的基礎。
3、激發(fā)學生內心愛的情感,激發(fā)他們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4、品位語言,學習作者對珍珠鳥細膩、人性化的描寫方法。
教學重點:
喚醒學生內心愛的情感,激發(fā)他們愛護動物,善待生命。
教學難點:
文章中融注喜愛之情的描寫筆法。
教學準備:
珍珠鳥的圖片和一曲背景音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欣賞音樂,了解珍珠鳥的習性。
二、課文美讀
1、 自由誦讀———要求讀的準確流暢
2、 接力賽讀———要求讀的字正腔圓
3、 選點精讀———要求讀的有情有景
三、合作探究
1、 本文為我們講述了一個故事,你能用簡潔語言概括嗎?
2、 作者對小鳥的神態(tài)、動作描寫融入了自己的喜愛之情,你喜歡這些句子嗎?說說看,誰說的多,用句式:我喜歡……,是因為……。說話
3、 “這是一種怕人的鳥”我是怎樣照顧它的?你能把與之相關的語句說出來嗎?小鳥還怕我嗎?說出相關的'語句?
4、 小鳥為什么不怕我了呢?你能以小鳥的口吻對作者說一句話嗎?
5、 作者僅僅是為了給我們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嗎?他想告訴我們什么呢?
四、 閱讀視角
補充幾則相關的材料,喚醒學生內心愛的情感,引導他們體驗反思,激發(fā)他們愛護動物、善待生命的情感,人與自然要和平共處。
語文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學習按方位順序觀察、介紹一個地方。
2、初步學會抓住每一方位的主要事物及其特點。
3、能語句通順、連貫地按方位順序寫一段話。
教學重點:
學懂例文,能按方位順序通順、連貫地介紹一個地方。
教學難點:
能抓住每一方位主要事物的特點寫。
教學準備:2課時
教學目標:學懂例文,確定自己的寫作內容,交流。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這單元我們學習了哪幾個按方位順序寫的'段落?它們是怎么寫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2、小朋友們也完全有能力拿起筆來把自己熟悉的一個地方按方位順序向大家介紹介紹。能寫清楚每一個方位主要有什么?語句通順、連貫就行了,對自己有信心嗎?
二、學懂例文《我的小房間》
1、讀例文,討論:(1)讀了例文給你什么感覺?
(2)例文的哪幾句按方位順序在具體介紹。
2、結合插圖再讀例文。
(1)用“△”標出小作者介紹了小房間里的哪些方位?
(2)用“○”標出每個方位主要介紹了什么?
(3)例文除了寫什么方位有什么之外,還寫了什么?(告訴學生抓住事物的特點和作用進行描寫,這樣就能讓讀者更具體地了解你的介紹對象了。)
3、例文的開頭、結尾寫了什么?為什么要這樣寫?
4、小結寫作方法和要求。
(1)按方位順序寫——有條理。
(2)什么位置有什么,它是怎樣的(或有什么用)——寫清楚。
(3)有開頭、結尾和自己的感受。
三、確定習作內容,交流。
1、確定介紹什么地方(學生對自己的房間和教室比較熟悉,可任選其一,但不必硬性規(guī)定)。
2、在草稿本上寫寫習作大綱,打算按方位順序介紹什么的什么。交流。
3、按大綱補充具體內容,注意:
①盡量說出每一處物品的特點、用處。
②有開頭和結尾,最好加上自己的感受。交流。
語文教案 篇3
在我們生活中總有許多事,要么令我們感動,要么令我們高興,要么讓我們傷心難過,要么令我們悔恨不已等等,這些事久久無法從記憶中抹去,給人述說又無法言盡,唯有寫下來讓自己靜下來時細細地品味那一份酸楚,或是那一份甜蜜。
那么怎樣才能寫清一件事呢?
同學們先看課本P23-24.從第二段起,勾下這幾句話:寫記事的文章一定要寫出真情實感;寫記事的文章還要做到以下幾點:一交代清楚,二中心明確,三詳略得當。
現(xiàn)在我們來回憶一下,記敘文有幾要素?(六要素:事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說四要素也行:時間、地點、人物、事件)記住能這個非常好。
明白課本上講的意思沒有?(稍加解釋課本中的要求)
除了書上講的之外,我還要贈給大家三句話:第一句記清一件事,第二句融進一份情,第三句插上一枝花。怎么理解?
第一:記清一件事。
就是我們課本中提到的,交代清楚記敘文的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交代這些要素時,我們要用語文的眼光去交代,不是用數(shù)學的眼光。像答題一下是萬萬不行的。有些時間和地點它有些互融,不能嚴格分開,但我們從字面上就知道。我們舉個例子,這兒有這樣一件事:
小學時,一個很討厭的男生找我借橡皮,我不借,他就死纏爛打,之后我用盡全身的力氣狂吼了一句:“我不嫁(借)給你”,當時同學們立馬安靜下來了。
這件事,時間:小學時,地點呢?既然是討厭的男生向我借橡皮,肯定不會是約在某地一起學習,那地點就應該小學教室。但這用不著再說明了。人物:我,討厭的男生;事件,因討厭男生死纏爛打借橡皮,惹惱了我,使說話時發(fā)錯了音的尷尬之事。
所以,語文角度的交代六要素,就是要“活”!靈活。
現(xiàn)在我們來動動筆,馬上記一件小事,要寫清楚。注意:寫清楚的言外之意就是要交代清記敘文的要素。
(展示部分學生習作,可先由學生互評,再指導其不足。)
第二:融進一份情。
有情可以使萬物有靈,自然我們的作文有情,那就有無限的'魅力去吸引讀者。情,一定是真情!真情怎么來,用心去感悟。
其實當我們寫一篇文章時,里面的事不一定是我們所經歷過的,它可以是聽來的,可以是看來的,還可以根據(jù)你所經歷的一件事作為引子,再給它“添點油,加點醋”。但我們仍要用真情來寫。怎么做?醞釀!對,醞釀。你們看到一些有經驗的歌手,他們唱歌時總是飽含深情地唱。他們把自己融進了那首歌中的特定環(huán)境中了。同一首歌曲,唱到悲傷處可以眼含淚水,唱到高興處可以眉開眼笑。這是他們由情景牽動著真情。我們作文也要采用這種方法!
當我們決定要寫什么時,第一件事我們就要充分調動自己的感情,開始使自己陷入那個情景中去,記住這個詞——醞釀。就是慢慢使作文中要體現(xiàn)的那種氛圍在心中縈繞,縈繞,有感覺了,快,動筆,動筆……
現(xiàn)在我們統(tǒng)一行動,我們要寫舍棄生命而不顧,關愛他人的文章,開始醞釀感情,開始——頭腦里想一想泥石流時,有一位父親,用自己的身體去擋住泥石流的突襲,為的是保護家人不被沖到,雖然一家人都遇難,但他死時的姿勢,卻永遠留在活著的人心里,那是一份至高的愛。一定要想,對,想著泥石流突來時的那霎間,想著那個父親在那霎間做出的偉大舉動,想著搜救隊員掏開泥土的霎間……對,現(xiàn)在心情怎么樣?好,現(xiàn)在要記住啦,一定要學會醞釀。
第三:點綴上一枝花。
即善用修辭方法。我們學過多種修辭方法,諸如:比喻、擬人、排比、引用、反語等等。在文章中恰當?shù)剡\用這些修辭手法,可以起到點綴文章,使文章給人以耳目一新。
另外,需要說明的是我們課本第24頁介紹的“要把文章寫好,還應注意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現(xiàn)在我們根據(jù)具體的情況進行改一改:
1、動筆前,進行整體構思,先寫什么再寫什么,心中有個脈絡。
2、根據(jù)脈絡一筆呵成。(如是考試,不用打草稿,只可再原文中稍加修改即可,如不是考試,可放兩天后再修改。)
3、多觀察,勤練筆。
為什么這么改的,因為我們寫作往往不是為了休閑而寫,而是為了考試而寫作,考試的時間本身就很匆忙,不可能有很多時間給你打草稿,所以,我們平時要學會寫作盡量不打草稿。
練筆題目:(以下給出的題目中任先一題練筆)
1、甜甜的回憶
2、你我走過的日子
要求:
1、把事情記清楚。
2、要體現(xiàn)出真情實感來。
3、主動采用我們所學過的修辭方法。
4、卷面整潔,書寫工整。
語文教案 篇4
一、教學目標:
1、在齊讀、分角色讀、個別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中,體會散文詩的優(yōu)美、閑適、自然的語言,并嘗試背誦課文。
2、讓學生在品讀重點語句中,深刻體會作家在散文詩中蘊含的情感,感受孩子的天真、純潔的天性,和母子之間和諧、溫馨的愛。
3、聯(lián)系史鐵生《我與地壇》中母親尋找兒子的那一段文字,提升學生對母愛情感的進一步體悟。
二、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用各種形式朗讀課文,體會散文詩精美的語言和蘊含其中的濃濃母愛深情。
2、在比較閱讀中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表達情感的能力。
三、教學難點:
品味散文詩中的蘊含的情感,并聯(lián)系生活情感經驗,感悟無所不在的母愛深情。
四、課時安排:1課時
五、教學步驟:
1、導入:
故事導入法:講述俄羅斯作家屠格涅夫的散文詩《麻雀》,一只老麻雀不顧自己的安危,從獵狗的嘴巴中勇奪下自己的孩子。(故事略)。作者說,“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鳥兒,我崇敬它那愛的沖動。”這是一種怎樣的愛呀?(母愛)是啊,一只小小的麻雀尚且如此,更何況我們人呢。從古至今,有多少人贊頌過崇高的.母愛,大家印象中有沒有關于母愛的“古詩”啊,(“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很好,其實在我們東方,除了我們國家以外,還有許多古國在他們的文明中都歌頌過母愛的光輝,我們今天就來學一首印度詩人泰戈爾的散文詩《金色花》,瞧一瞧一位諾貝爾文學獎的獲得者是如何來歌頌母愛的。
(板書:金色花,泰戈爾)
2、整體感知
(1)聽課文錄音,在聽的過程中思考,“我是一個怎樣的孩子?”
(培養(yǎng)學生圈點勾畫的習慣,讓他們邊聽邊想,用筆圈出重點的字詞、語句)
明確:我是一個天真、可愛、調皮、活潑的孩子。
如:“假如我變成金色花,為了好玩,長在樹的高枝上,笑嘻嘻地在空中搖擺,又在新葉上跳舞。”體現(xiàn)了孩子的調皮,好動。
“我暗暗地在那里匿笑,卻一聲兒不響”,“我要悄悄地開放花瓣兒,看著你工作”,體現(xiàn)孩子天真、俏皮、撒嬌,與媽媽捉迷藏,又懂得體諒媽媽的可愛形象。(注意“匿”的讀音與字義。)
3、分析研討
(1)為什么“我”要變成金色花,又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讓媽媽知道?
分角色朗讀:請男生讀文中關于“我”的句子,女生讀媽媽說的話。要求讀出孩子的天真、調皮,媽媽的關心與擔憂。并進行簡要的點評。
A、明確前半個問題:金色花是圣樹上所開的一種花,在印度非常受尊敬。“我”在這里變成一朵金色花,不僅僅是因為“好玩”,也不是為了和媽媽捉迷藏,而是也希望為媽媽做點什么事情。在媽媽時禱告嗅到香氣,在午后看書時不傷眼睛。
B、明確后半個問題,采用小組討論的方式,是為了做好事不留名?還是為了回報母愛?……(讓學生自由討論得到各種豐富多彩的答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這篇散文詩講述的是孩子變成金色花為母親所做的幾件事和表達的心情,有沒有偏離母愛的主題呢?
(重在探討孩子的行為與母愛的關系,從孩子的角度來表達母子之愛,孩子的快樂、天真、活潑,正是因為他沐浴在母愛之中,感受著濃濃的母愛關懷。)
A、請學生從文中找出描寫母親的兩句話,“孩子,你在哪里呀?”和“你到哪里去了,你這壞孩子?”重點朗讀,請學生個別讀,特別是“你這壞孩子”應該用怎樣的口吻來讀。教師指導讀。
明確: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經驗,談談當孩子不見時母親的心情和再見時的情感變化。
其實是母親在一天見不到孩子的焦急心情,自然要嗔怪孩子,又驚又喜。(在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中自然容易理解)。
B、“我不告訴你,媽媽” 是孩子的得意又善意的謊言,要讀出童真的孩子可愛撒嬌的口吻。
(3)有感情地全班齊讀,注意讀出孩子天真、活潑、嬉戲又略帶撒嬌的口吻和母親的焦急與關心,細細體會純潔的母愛。
4、拓展閱讀
請學生欣賞史鐵生《我與地壇》中的第二部分“我與母親”中的一個片段,感受母愛的另一種表達方式。
曾有過好多回,我在這園子里呆得太久了,母親就來找我。她來找我又不想讓我發(fā)覺,只要見我還好好地在這園子里,她就悄悄轉身回去,我看見過幾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見過幾回她四處張望的情景,她視力不好,端著眼鏡像在尋找海上的一條船,她沒看見我時我已經看見她了,待我看見她也看見我了我就不去看她,過一會我再抬頭看她就又看見她緩緩離去的背影。我單是無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沒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樹叢中,樹叢很密,我看見她沒有找到我;她一個人在園子里走,走過我的身旁,走過我經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經找了多久還要找多久,我不知道為什么我決意不喊她——但這絕不是小時候的捉迷藏,這也許是出于長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強或羞澀?但這倔強只留給我痛侮,絲毫也沒有驕傲。我真想告誡所有長大了的男孩子,千萬不要跟母親來這套倔強,羞澀就更不必,我已經懂了可我已經來不及了。
全班閱讀材料,簡要介紹史鐵生,了解寫作的背景。
對比閱讀,思考“我”為什么要躲著母親?與《金色花》中我躲起來有什么不同點?感受兩個孩子對母親的不同體悟,一種是童真的交流,另一種是懊悔的表達。學會珍惜母愛,學會善于表達對母親的愛。
5、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談一談,如果我是這個孩子,我會為母親做些什么?
小結:這是一首散文詩,不同與我們所學過的詩歌和散文,它既有詩歌簡潔含蓄的特點,同時又不囿于詩歌格式的限制,具有散文閑散優(yōu)美的特點。讓我們珍惜點滴的母愛,她就在我們的身邊,請記得好好珍惜,細細體悟,千萬不要到失去了再后悔莫及。
語文教案 篇5
教學目標
1.能就春游活動講清楚自己的計劃,并參與商討,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合作參與意識。
2.能具體明白地描寫生活中觀察到的景物或者由此引發(fā)的聯(lián)想。
3.感性認識排比句的特點及其表達作用。
4.積累描寫景物的古詩詞,激發(fā)課外閱讀興趣。
5.學習瀏覽,獲取需要的信息,并交流感受。
第一課時 口語交際
一、導語
1.春天是多么美好,春天已經悄悄地來了,你從什么地方感受到了春的氣息?你們想出去找找春天嗎?今天我們就要商量商量,怎樣才能快樂、安全、有意義地找到春天。
2.我知道,同學們最想去春游了,記得往年我們去了哪里?今年我們還要去,不過需要由大家自己來安排。
二、準備計劃
1.先讀讀課文里的這段話,想想需要考慮哪些問題,準備紙筆,稍作記錄。比如:去的時間、地點,怎么去,需要用到什么交通工具、搞些什么活動,帶什么器具等等。
2.分組討論
恐怕一個人拿不定主意,咱們分小組進行。看哪一組計劃得周密、妥當,咱們就聽從他們的`意見。每人稍做準備,談談自己的計劃,再由小組長統(tǒng)一意見,推選一人做好發(fā)言交流準備。
3.制定春游方案
各小組派代表發(fā)言,師生評議。最后由班長綜合大家意見,制定出一個春游方案。
4.形成方案,以表格式更加清晰
時間
地點
活動內容
準備工作
分工
其它
第二、三課時 習作
一、啟發(fā)談話
我們在校園里生活了將近四年,再說我們的校園是溫州市最美的學校了,老師也清楚同學們特別喜歡自己的校園,而且對環(huán)境應該很熟悉了,你能說說嗎?你最喜歡哪個地方,比如校園的花壇,有哪些花草等,你經常在那里做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說,放開說,教師做適當補充指點)
小結:有的同學平時能夠留心觀察,說了自己的所見所想,講得很具體,而有的同學疏于觀察,我們要做善于觀察的人。
二、實地觀察
現(xiàn)在給大家30分鐘時間,去校園里做一次觀察,把觀察到的景物記下來。可以選一處景物來寫,具體寫出你的感受來,或者你想到了曾經在那里發(fā)生過的事情,覺得很有意思,也可以寫下來。注意要仔細觀察。
三、交流觀察所得
指名說說你已觀察到什么,準備怎么寫,讓學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啟發(fā)。教師結合學生的交流進行點評。
四、學生完成習作
五、同桌互相交流,評改
改通順,指出錯別字及其病句、標點錯誤等;評優(yōu)點,劃出你認為的好詞好句或者精彩語段;提建議,提出哪些內容需要具體或補充,哪些可簡單或刪除等等。
第四課時 我的發(fā)現(xiàn) 日積月累
一、復習導入
1.檢查讀詞語卡中的詞語;有選擇聽寫詞語。
二、我的發(fā)現(xiàn)
分角色讀讀對話。說說小林和小東發(fā)現(xiàn)了什么?讀句子,回到課文中去找這些句子,再讀一讀,說說用這樣的句式有什么好處。交流后進行摘抄。我們在哪些課文中也學到過類似的句子?
三、日積月累
自由朗讀詩句。說說自己讀懂意思的詩句,提出難以理解的詩句。教師點評釋疑。比一比,看誰背得多,背得快。
四、寬帶網(wǎng)
1.自讀:看圖,讀文,說說從中了解的知識。
2.小組交流:介紹自己了解的五岳和五湖。
3.拓展知識:搜集或下載資料,邀游祖國的山山水水。
4.集體交流:圖片附文交流,或者就圖片自己口頭介紹,或者直接在多媒體教室打開網(wǎng)頁介紹。
語文教案 篇6
教學目標
1、認識10個生字及詞語。
2、積累一句句子
3、能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3節(jié),熟讀4、5節(jié)
4、能初步了解動物尾巴的用處
教學重點
在讀懂課文的基礎上,了解一些動物尾巴的用處。
教學過程
一、出示圖片,引入新課
1、師:這些都是哪些動物尾巴?
2、出示壁虎的尾巴,讓學生猜,學習虎字頭,書空
3、師簡介小壁虎
4、出示課題,齊讀,學習生字“借”
5、聽錄音,想想小壁虎為什么借尾巴?
6、學習第一節(jié),學習“蛇掙斷”
7、指名朗讀第二節(jié),指導朗讀
二、教學第3~~5節(jié)
1、分組學習,出示要求:1)讀通課文,每人選一個生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學一學。
2)說一說小壁虎向誰去借尾巴。
3)再想想小壁虎借到尾巴了沒有?為什么?
(媒體出示自學提示)
2、交流
3、說話訓練
出示句式:小壁虎向、和借尾巴。(指名)
小壁虎向借尾巴,不肯借,是因為。
誰能讀讀這節(jié)中壁虎和小魚的`對話?
指名讀,他們讀得怎么樣?
4、師生配合讀第3節(jié)
5、學習4、5節(jié)
6、到了家里,他發(fā)現(xiàn)了什么?自由讀第6節(jié)
7、有感情朗讀課文
8、出示松鼠啄木鳥圖,說說它們尾巴的功能
9、選一幅圖說一說:小壁虎爬呀爬。
三、出示第一張圖,說一說這些動物的尾巴有什么用處?
四、課外閱讀《動物世界》
語文教案 篇7
教學目標:
1、認識"寬、蝦"等12個生字,會寫"原、貝"等6個生字。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學習運用語言,表達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
4、鼓勵學生用畫筆畫出自己的家鄉(xiāng)。
教學重難點:
用語言表達對自己家鄉(xiāng)的熱愛,認識12個生字。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揭示課題
同學們,你們瞧,這是什么?(出示中國版圖)這是我們中國的版圖,它就像一只高昂著頭的大公雞。我們的祖國幅員遼闊,地大物博。在這片遼闊的大地上,到處都生活著祖國母親的各族兒女。有的生活在現(xiàn)代化的城市,有的生活在鄉(xiāng)村。有的在山區(qū),有的在茫茫的草原,還有的在沿海呢! 今天,我們班上來了幾位小畫家,他們都畫下了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想看看他們都畫了些什么嗎?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二、檢查預習,識記生字
課前,同學們已經預習了課文,老師想知道大家生字掌握得怎么樣了?
1、認讀生字(1、全班讀 2、開火車帶讀)
2、認讀詞語(1、全班讀 2、開火車帶讀)
同學們真棒,把生字都記住了,中華文字博大精深,結構復雜,不過,只要同學仔細觀察,多動腦筋,注意方法,我們就可以輕松地認識許許多多的漢字。
三、圖文結合,朗讀感悟
1、請大家一邊看圖,一邊聽老師范讀。想一想,這五位小畫家分別來自哪里?
2、自由說,初步感知課文。
是呀,這幾位小朋友愛自己的家鄉(xiāng),也愛畫自己美麗的家鄉(xiāng)。請看課文第一段,一起讀。
3、精讀第二段,指導欣賞濤濤家鄉(xiāng)的美。
讓我們先去美麗的海邊走一走,一起到濤濤的家鄉(xiāng)看一看。(出示第一幅圖)瞧,這就是濤濤的家鄉(xiāng),說一說: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想知道濤濤是怎樣夸自己的家鄉(xiāng)嗎?(自由讀第二段)
4、朗讀感悟
(1)“濤濤的家鄉(xiāng)在海邊。”他畫的海是怎樣的?(寬)。
“他畫的海那么藍,那么寬。”引導讀出兩個“那么”,感受大海的美及對大海的喜愛,并用“那么……那么”說話。濤濤畫的海美嗎?那要怎么讀才能讓人覺得美?
(2)濤濤畫的圖上還有什么?(魚和蝦)有多少魚和蝦?(很多)從哪里看出魚和蝦很多? (一艘艘、滿。抓住“一艘艘”和“滿”字,感悟魚蝦很多的樣子)重點指導讀好這兩個詞。
(3)美麗的海邊金黃的海灘上濤濤在干什么呢?那個赤著腳撿貝殼的小男孩,就是濤濤。你認為應該用什么樣的語氣讀?(高興)重點指導長句的朗讀。感受濤濤快樂的心情。
(4)是呀,這么美的地方,怎么能不讓人喜愛! 那就請美美地試著和同伴一起讀讀這一段吧!全班齊讀第2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口語交際
1、此時此刻,你想對濤濤說些什么?
2、假如你是濤濤,你想怎樣向其他小朋友介紹你的家鄉(xiāng)呢?(學生自由介紹)
五、合作學習第3段
1、總結學習第2段的方法:看圖——讀文——看圖解說
2、合作學習第3段。(看第二幅圖)分四人小組學習第3段。按照前面的學習方法,看圖感情朗讀,說說山山都畫了什么,作導游介紹,然后進行展示。(教師相機進行朗讀指導,重點指導兩個“那么”、“都是”、“又高又大的樹”等詞語)
六、選擇喜歡的部分自學
還有平平、青青和京京的家鄉(xiāng)沒去,小朋友,最想去誰的家鄉(xiāng)呢?請選擇你最喜歡的一段,仍然按照剛才的方法進行自學。
全班交流自學體會。
七、感情朗讀感受祖國山河之美
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到祖國的各處參觀了,感受到了祖國山河的美麗。現(xiàn)在我們一起完整地讀讀課文。全班感情朗讀。
八、實踐活動
1、搜集有關家鄉(xiāng)的資料引導學生畫出自己的家鄉(xiāng)。
五個小朋友的家鄉(xiāng)多美呀!我們的家鄉(xiāng)也很美,請大家拿出紙和筆,用絢麗的色彩來畫一畫自己的家鄉(xiāng)吧!
2、回家向爸爸媽媽介紹自己的畫。
教學反思:
《畫家鄉(xiāng)》一課文中五個孩子以畫畫的形式介紹了自己的家鄉(xiāng),向小朋友們展示了我們祖國清新美麗的山水。是一篇非常美的寫景文章。讀著課文,我們就好像置身在一座百花盛開的大花園里在旅游,在觀光。你看,那浩瀚的大海,掀起萬傾波濤,海底蘊藏著豐富的寶藏;你看,那遼闊的平原,像無邊無際的綠色海洋;那茫茫草原一碧千里,別有風光;你看,那連綿群山,威武雄壯;那一座座現(xiàn)代化城市,高樓大廈聳入云霄。你將再次感受到我們祖國是那么偉大,它像巨人一樣屹立在世界東方,像一只高昂著頭的雄雞在放聲歌唱。課文圖文并茂,情景交融,可以說是一幅極具人文色彩,適合欣賞、領悟的風景畫。學生在欣賞美的同時受到了美的熏陶,積累了美的語言,獲得了美的享受,培養(yǎng)了美的情操。一幅幅的優(yōu)美畫面不僅讓孩子們感受到了祖國的美麗與家鄉(xiāng)的可愛,更激發(fā)了對祖國和家鄉(xiāng)的熱愛,使孩子們不由自主地想拿起筆去畫自己的家鄉(xiāng)。因此,本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有興趣地朗讀課文,積累自己喜歡的語言,識字、寫字,畫一畫自己的家鄉(xiāng)。這一課我主要是貫徹“簡簡單單教語文,扎扎實實求發(fā)展”這一個教學思想,力求做到平淡而真實,流暢而有效。
《語文課程標準》指出:“低年級的`孩子要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激發(fā)閱讀興趣在低年級教學中是重要目標之一。因此,在教學這篇課文時,我結合課文插圖,向孩子們展示了祖國各地的秀麗風光,把學習課文變?yōu)楹托‘嫾医慌笥训剿麄兊募亦l(xiāng)去游覽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讓孩子們去祖國各地游覽、觀賞。這時,讀課文不再是一件枯燥的事,而是一次有趣的旅游。學生在愉快的讀書活動中走進了文本,感知了課文內容。這樣既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又激發(fā)了學生對學習課文的興趣。
1、扶放結合,體現(xiàn)人文。
課文的2——6段,段落結構形式幾乎是一模一樣。所以,在備課設計時,我這樣來考慮:這幾個段落的學習要有層次性,教師的教學要由扶到放。因此在設計中,我將第2段作為重點教學,也就是說,基本上老師導的、扶的比較多;在第3、4段的學習,我適當?shù)匕敕霭敕牛钡?、6兩段的大膽放手。讓學生逐漸地有意識地學會學習結構形式相同的段落。
2、朗讀感悟分層走
在講讀第二自然段時,我以學生的朗讀體驗為載體,逐步激發(fā)學生的個人情感。在這個朗讀體驗的過程中,我主要是分層來進行的:先借助圖片的直觀性,吸引孩子的興趣,再讓學生讀文體會,抓住重點詞朗讀感悟,讓學生的整個情感隨著這個過程,層層遞進,步步升華。
3、句式訓練結合文本
在欣賞課文中描寫的美景時,離不開那些優(yōu)美的語句。課文中的“那么……那么……”這個句式,是打好語文基本功,積累語言,培養(yǎng)語感的好素材,所以,在這里我先讓學生看圖說句,再讓學生憑自己的生活經驗和想像再練習說句子。
在上這篇課文時,最大的遺憾是沒有課件,沒能向學生展示無邊的大海,蒼翠的群山,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高樓林立、車水馬龍的大城市。如果有這些生動的畫面,學生一定會更深刻的理解課文。
【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語文的教案11-16
語文的教案09-04
語文《語文園地一》教案03-19
語文教案小學語文01-07
語文《語文園地六》教案08-05
語文園地的語文教案08-08
精品語文教案范文語文優(yōu)秀教案04-11
語文園教案02-04
語文樂園教案02-05
語文園地教案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