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科學《水去哪了》教案(附反思)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好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中班科學《水去哪了》教案(附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活動目標:
1.初步觀察物體的吸水現象,通過動手操作感知不同物體的吸水能力。
2.對實驗有探究興趣,樂于在活動中動手操作并記錄。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在活動中,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發現現象,并能以實證研究科學現象。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白紙、水果外的'塑料網、面巾紙、棉布、紗布、小木塊、棉花、泡沫等
2.魔術材料:海綿、水杯、裝有水的瓶子等
3.伴奏音樂
活動過程:
一、以變魔術的形式導入,激發幼兒興趣。我今天要給大家表演一個魔術,看看誰最聰明能發現其中的秘密。
1.出示2個杯子,杯子放在桌子上,將瓶子里的水倒進杯子里,請幼兒猜猜水在哪個杯子里。(音效)
2.猜測并揭示魔術秘密。
請幼兒猜測水倒不出來的原因。揭曉答案,原來水被海綿吸收了,演示海綿吸水的過程。
3.你想不想來試一試?顏老師為小朋友準備了一些材料
二、幼兒通過實驗感知不同物體的吸水能力,交流操作經驗
1.簡單介紹操作材料(PPT展示)
操作材料:白紙、水果外的塑料網、面巾紙、棉布、紗布、小木塊、棉花、泡沫,材料人手1份。
幼兒人手一份:托盤、水杯、瓶蓋子
請一名幼兒上來與教師一同示范如何選擇材料。要求:思考后選擇物品實驗,物品不能從杯子里掉出來,水要適量(2小杯),在操作盤里操作。
2.自由選擇材料,尋找可用來吸水的材料。
3.幼兒操作,教師協助。
4.操作結束后,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的發現。
(1)你都試了哪些材料?有哪些可以吸水?你上來給我們演示一下好嗎?
(2)請個別幼兒演示
三、幼兒再次嘗試,并嘗試記錄實驗結果
1.“我們把實驗結果記錄下來吧!”投影記錄表,“海綿吸水,演示打鉤,告知不吸水打叉)以圖表的形式表現出來,吸水的用√表示,不吸水的用×表示。
2.展示幼兒實驗成果(投影記錄表)
四、活動延伸,遷移生活經驗
(PPT圖片)這些吸水的物品在生活中有很多作用呢,毛巾吸水可以洗臉;布吸水可以抹桌子、拖地;紙吸水可以擦汗、擦鼻涕;棉花做成棉簽,打針的時候用等等。
活動反思:
整節課的設計主要運用探索式教學法,盡量做到以幼兒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培養幼兒探索科學實踐的興趣,發展幼兒的觀察、比較、判斷能力,讓幼兒養成從小就主動探索科學的習慣,提倡幼兒自己體驗成功的喜悅,并且進一步體驗自信帶來的愉悅感。讓幼兒自己在實際操作中去發現問題并找到解決的辦法,獲得相關的感性經驗。
【中班科學《水去哪了》教案(附反思)】相關文章:
中班科學《水寶寶搬家》教案(附反思)03-22
中班科學《水寶寶不見了》教案(附反思)03-22
中班音樂《美妙水歌》教案(附反思)03-21
中班健康《活動送水》教案(附反思)03-21
中班數學《我們去購物》教案(附反思)03-21
中班科學水教案03-17
中班美術《滴滴噠噠下雨了》教案(附反思)03-21
中班音樂《買菜》教案(附反思)03-21
中班科學《水寶寶搬家》教案03-22
我去哪了生活隨筆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