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自然資源教案三篇
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自然資源教案3篇,歡迎大家分享。
自然資源教案 篇1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自然資源的概念和分類。
2.在自然資源分類的學習中,培養學生的比較分析能力。
3.通過學習,認識因不合理的利用資源,使可更新資源轉化為不可更新資源的事實,培養學生初步建立起資源保護的觀念。
課型 講授新課。
教學方法 講述與問答相結合的方法。
教學重點與難點 自然資源的概念及分類為教學重點,也是教學難點。
教學用具 景觀圖:各種自然資源;實物標本:鐵礦石、煤、一杯水、一塊木材。
教學提綱
自然資源概述
一、自然資源的概念
二、自然資源的分類
教學過程
引入新課 人類生存于地球上,人類的衣食住行和生產活動等所需要的物質、能量,都取之于自然界。從今天開始,我們就來認識自然界給人類提供了什么,也就是分析地球上主要有哪些資源。
[展示景觀圖] 各種主要自然資源
[展示實物標本] 將鐵礦石、木材、煤、一杯水置于講臺上。
[學生分組討論] 請同學注意觀察黑板上的景觀圖和講臺上的實物標本,將同學分成五組,確定下列五個議題,每組一個,討論5分鐘后,每組推選一個發言人發言。
議題一:土地的重要意義
議題二:陽光及其利用
議題三:水和水的利用
議題四:森林的作用
議題五:煤和鐵礦石的利用
[提問] 剛才我們討論的土地、陽光、水、森林、礦產都叫自然資源,請同學們注意分析自然資源概念的兩層含義:
①它們是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還是由人類生產制造出來的?(自然存在。)
②它們對于人類有沒有應用價值?(有應用價值。)
[教師總結] 凡含有上述兩個屬性的',即可稱為自然資源。
一、自然資源的概念(板書)
這些在自然界中自然存在的,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土地、陽光、水、礦產、森林等都叫做自然資源。
[練習] 判斷下列事物,是不是自然資源?
土壤(是) 魚蝦(是)
春小麥(否) 汽車(否)
草原(是) 袋鼠(是)
過渡 明確了自然資源概念的定義,也就是明確了自然資源的本質特征。為了進一步認識這一概念,還要明確自然資源都包括哪些種類。現在,我們來看它的分類。
二、自然資源的分類(板書)
[教師講述] 按照自然資源在短時間內能否再生或是否可以循環利用,我們分成兩類,即可更新資源與不可更新資源。
[練習] 判斷下列自然資源是可更新資源,還是不可更新資源,并說明理由。
①太陽能:可更新資源,因為太陽不停地發光發熱,人類可以永遠利用,取之不盡。
②森林:可更新資源,短時間內能再生。
③石油:不可更新資源,開采完了,不能短時間內再生。
④水:可更新資源,因為水在地球表面是循環運動的,可以不斷地重復利用。
⑤鐵礦:不可更新資源,短時間內不可再生。
⑥魚:可更新資源,短時間內能再生。
⑦土壤:可更新資源,可以重復使用。
⑧煤:不可更新資源,短時間內不可再生。
[教師總結] 把大家上述的判斷歸納起來,我們可以得出可更新資源與不可更新資源的概念。
①可更新資源:在較短時間內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環使用的資源。(板書)
②不可更新資源:在人類歷史時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的資源。(板書)。
[提問] 如果人類不合理地利用可更新資源,就會破壞可更新資源的事實,請說明我們應該怎樣正確對待資源?(要保護自然,使自然資源不被破壞,合理地利用自然資源。)
布置作業 調查自己家鄉的自然資源及其利用現狀。
自然資源教案 篇2
教學目標
1.通過閱讀大量的數據資料,使學生了解我國自然資源數量大、種類多的特點,幫助學生建立民族自豪感。
2.通過與其他國家比較,使學生了解我國人均資源不足的特點,明確我國在自然資源上面臨的嚴峻形勢;通過分析其中的原因,使學生認識到我國資源短缺的現實國情,培養學生的憂患意識與人地協調的觀念。
3.通過我國資源在“總量”和“人均”上一“多”一“少”的對比,培養學生辨證分析問題的能力。
教學建議
知識結構
教材分析
本節教材在整章教材中起到了"概述"和"引言"的作用,為后幾節的學習作了知識和價值觀的鋪墊。教材首先利用一系列的數據,使學生認識到了我國自然資源的優勢和劣勢。對于"自然資源總量大"給我國經濟帶來的優勢,以及造成自然資源人均占有量少的原因,教材只是概括的提了一下,因為在后面幾節的內容里會具體介紹。但是作為這一章最關鍵的一個概念,教材并沒有解釋,它是通過數據來體現自然資源的含義的, 教師應予以補充。
教材還通過"想一想"安排學生將我國與世界上幾個有代表性的國家相對比,給學生幾個啟示:第一,控制人口是緩解我國自然資源緊張的一個途徑;第二,即使總量和人均占有量都不足,只要利用合理,同樣也能把經濟發展好。
在教材的最后,提到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的概念, 教師需要為學生解釋清楚。并且要讓學生認識到:即使是可再生資源,如果利用得不合理,同樣也會面臨無法再生的局面。
教法建議
本節的從內容上來說線索非常清楚,但這一思路決不能成為 教師教授的線索,要讓學生通過大量的數據事實將我國自然資源的現實國情分析出來。所以 教師在講課之前,可以給學生布置任務,讓他們查找資料,或者 教師給學生提供大量資料,使學生在有了充分的感性認識之后,再提升到理性認識上。
為了明確自然資源的含義, 教師可以在介紹概念之后再舉出幾種事物,讓學生來判斷這些是否屬于資源,從而理解資源的自然屬性和社會經濟屬性。接著再讓學生辨別哪些是在短時間內可以再生,哪些不可以,為后面提出解決資源緊張的措施作個鋪墊。
教學設計方案1
[新課引入]播放一段反映我國國土遼闊、資源豐富的影片,或者展示一些相關的圖片以及數據資料,讓學生感受到我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并以此感到自豪。
[出示相關資料]
展示資料:(投影)
我國自然資源基本特征
類別
國土面積
礦產資源
耕地面積
河流年徑流量
森林面積
資源基本特征
總量居世界位次
讓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我國由于人口眾多,導致人均占有資源量極其稀少,人均資源不足。
[小結]我國自然資源基本特征即:資源總量多,人均少。
[ 板書]我國自然資源基本特征:總量多,人均少
[提出問題]根據我們所了解的知識,請大家對比一下我國與日本、美國、加拿大三國在資源總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有何差異?
對比之后,我們從日本這個國家對資源的利用政策上有什么可以學習的呢?
從分析中找到我國在資源利用上的問題:利用不盡合理
對于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資源讓學生各抒己見討論分析,并能認識到我們也應積極參與到資源保護和合理利用資源的實際行動中去,從自我做起、從小事做起,作一名小環保主義者。
自然資源教案 篇3
【教學目標】
1、知道自然資源的定義和范圍。
2、了解自然資源的分類,知道常見的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
3、了解我國自然資源的特點,理解合理利用和保護資源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
自然資源的分類
【教學用具】
地理景觀圖,中國煤礦分布圖
【教學過程】
教師活動學生活動
1、引入新課:觀察景觀圖,引入自然資源的講述。
2、閱讀課本52頁,找出自然資源的定義,區別資源和自然資源。
板書:一、自然資源極其類型
1、自然資源
講解:我們要特別注意,一些人工產生的東西也是資源,但是不屬于自然資源。
那么,自然資源分幾種類型呢?請同學們討論給出答案,并且結合日常生活舉幾個例子。
補充:自然資源分類的關鍵是能不能生長繁衍和循環利用,注意他們的界限不是絕對的,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換。因此,即使是可再生的資源也要注意保護,合理利用。
(轉承)我國的自然資源有什么特點呢?大家通過閱讀煤礦、石油天然氣分布圖得出結論。
板書二、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和保護
1、總量豐富,種類多。人均占有量少
2、空間分布不均
講解:課本54頁的表格是一個考試內容,要依據幾種自然資源的位次,說出我國自然資源的特征。
總結:我國自然資源雖然總量大,但是人均少,浪費現象嚴重,因此要合理利用,注意保護。自然資源指的是自然界中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物質和能量。
前提是自然界中的東西,就是天然形成的,條件是對人類有利用價值
閱讀課本知道,分可再生資源和非可再生資源。前者如土地、生物、氣候等,后者主要指礦產資源。
閱讀煤礦分布圖,知道我國主要的煤礦分布在北方,油田也分布在北方。得出我國自然資源分布不均
【作業設計】
我國自然資源的特征,舉例說明。
【關于自然資源教案三篇】相關文章:
關于保護自然資源的名言11-02
作文自然資源09-10
關于珍惜自然資源建議書10-14
自然資源英語作文09-11
作文:珍惜自然資源09-10
珍惜自然資源的作文09-10
中國自然資源英語作文04-26
自然資源與人類作文09-08
關于珍惜自然資源建議書-建議書01-04
自然資源總量練習題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