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邁入“電氣時代”》教案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通過教案準備可以更好地根據具體情況對教學進程做適當的必要的調整。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人類邁入“電氣時代”》教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人類邁入“電氣時代”》教案1
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歷史上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包括電力的廣泛應用,發明家愛迪生和他的發明成就,汽車和飛機的發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實。
二、能力目標
通過比較電的發明前后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培養學生歷史想像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究“汽車的發明與使用對人們更有利還是更有害?”等問題,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的習慣和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科學技術對推動社會進步發揮的巨大作用,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生產力,進而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教學重點: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汽車和飛機的問世。
教學難點: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社會的進步的理解。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教師提問:人類何時進入蒸汽時代?
學生:1785年瓦特制成改良的蒸汽機并應用于許多生產部門以后。
教師指出:今天這節課要了解的是人類社會生產力又一次重大飛躍,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進入到電氣時代的情況。
講授新課:
一、“電氣時代”的到來
教師請學生閱讀本目教材內容。
教師:誰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
學生:法拉弟。
教師:誰研制出發電機?
學生:西門子。
教師:電力在什么時候作為新能源進入生產領域?
學生:19世紀70年代
教師:隨后發明了哪些電器和電力交通工具?
學生:電話、電報、電燈、電車等。
教師:電力作為一種新能源,比蒸汽動力具有哪些優點?
學生討論:……
教師歸納:使用更加方便和廣泛,極大地改善了人們的生活,并且有利于環境保護。
教師:在電力技術的發展方面,哪些國家走在前面?
學生:美國、德國。
教師:早在1831年,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發現了電磁感應現象,提出了發電機的理論基礎。科學家們根據這一發現,從19世紀六七十年代起對電作了深入的探索和研究,出現了一系列發明。1866年德國人西門子制成發電機。19世紀70年代,實際可用的發電機問世。這一時期,能把電能轉化為機械能的電動機也被發明出來,電力開始用于帶動機器,成為補充和取代蒸汽動力的新能源。隨后,電燈、電車、電鉆、電焊等電氣產品如雨后春筍般地涌現出來。電力是一種優良而價廉的新能源。它的廣泛應用,推動了電力工業和電器制造業等一系列新興工業的迅速發展。人類歷史從“蒸汽時代”跨入了“電氣時代”。
二、“發明大王”愛迪生
教師:愛迪生為什么被稱作“發明大王”?
學生:他發明了電燈等許多電器產品,其中正式注冊的就有1300種之多。
教師:愛迪生說:“天才是1%的靈感加99%的汗水。”請你根據這句話和書本、網絡上的有關信息,回答下列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你怎樣理解這句話?
學生:所謂“天才”,雖然比常人聰明,但是更比常人勤奮。青年學生要想成才,首先必須具備勤奮的品格。
教師:愛迪生等科學家為什么能夠在科技領域取得杰出成就?除了科技成果之外,他們還為后人留下了哪些寶貴的精神財富?
學生討論:……
教師歸納:愛迪生等科學家志存高遠,年輕時就很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他們為了改善人類生活,熱衷于發明創造,自愿獻身于科學研究,專心致志地勤奮試驗,勇于探索,百折不撓,終于獲得成功。他們這些崇高品格就是人類寶貴的精神財富。
三、汽車和飛機的問世
教師:汽車的動力機器是什么?
學生:使用汽油等液體燃料的“內燃機”。
教師:第一輛汽車在什么時候、由誰試制成功?
學生:1885年,本茨。
教師:與人力車、牛車、馬車等舊的交通工具相比,汽車具有哪些優越性?
學生討論,教師歸納:它的動力是新型的,既穩定又強大,行駛速度快,增強了人們的生產能力,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擴大了人們的活動范圍,加強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
教師:汽車的大量使用具有什么樣的破壞性?
學生:空氣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
教師:根據127頁“動腦筋想一想”:他們誰說得有道理?究竟應該怎么辦才好?
學生討論,教師引導:他們說的話都有一定道理,又都不夠全面。應該在發展汽車工業的同時,盡力減少和消除它帶來的消極后果;同時加強科技研究,用科技成就來趨利避害,滿足人類需要。
教師:最早使用機器發動的空中交通工具是什么?誰發明的?
學生:飛艇,齊柏林
教師:飛機在什么時候、由誰發明制成?
學生:19xx年,萊特兄弟。
教師講述:19世紀80年代中期,德國發明家卡爾本茨提出了輕內燃發動機的設計,這種發動機以汽油為燃料。內燃機的發明,一方面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引起了交通運輸領域的革命性變革。19世紀晚期,新型的交通工具──汽車出現了。80年代,德國人卡爾本茨成功地制成了第一輛用汽油內燃機驅動的汽車。1896年,美國人亨利福特制造出他的第一輛四輪汽車。與此同時,許多國家都開始建立汽車工業。隨后,以內燃機為動力的內燃機車、遠洋輪船、飛機等也不斷涌現出來。19xx年,美國人萊特兄弟制造的飛機試飛成功,實現了人類翱翔天空的夢想,預告了交通運輸新紀元的到來。另一方面,內燃機的發明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的發展和石油化學工業的產生。石油也像電力一樣成為一種極為重要的新能源。1870年,全世界開采的石油只有80萬噸,到19xx年猛增至xx萬噸。
19xx年12月17日,奧維爾萊特在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的基蒂霍克駕駛“飛行者一號”飛機進行試飛。飛機在空中飛行12秒,飛行距離為36。5米,此舉成為人類第一次可操縱的動力飛機的持續飛行。站在飛機旁的是他的哥哥威爾伯萊特
《人類邁入“電氣時代”》教案2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歷史上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包括電力的廣泛應用,發明家愛迪生和他的發明成就,汽車、飛機的發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實。
2.通過比較電的發明前后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培養學生歷史想象力和知識遷移能力。通過引導學生討論“汽車的發明和使用對人們更有利還是更有害?”等問題,培養學生辯證地獨立思考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復習工業革命的有關內容,上課時引導學生對兩次工業革命進行比較。
2.創設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展的情景,要求學生通過分組學習探究,為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有關成果配一段解說詞,從而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學習,使學生進一步認識到科學技術對推動社會進步發揮的巨大作用,教育學生向愛迪生等發明家學習,培養學生積極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重難點
1.重點: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汽車和飛機的問世。
2.難點:對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社會的進步的理解。
三、課時安排
1課時
四、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溫故知新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外出旅行的人們越來越多。請問,人們外出旅行時常乘座的交通工具有哪些?通過哪些手段能和家人朋友及時取得聯系?
學生:交通工具有火車、輪船、汽車、飛機等,通訊手段有電話、手機、上網等。
1.火車、輪船是在什么時期發明的?最初的火車、輪船是用什么做動力的?
學生:工業革命時期蒸汽機
2.蒸汽機的發明和廣泛使用,使人類進入了什么時代?
學生:蒸汽時代
3.最先開始并率先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是誰?工業革命完成后,該國號稱什么帝國?
學生:英國日不落帝國
那么汽車、飛機、電話又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呢?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學習第二次工業革命。繼工業革命之后,從19世紀70年代開始,第二次工業革命興起,它使人類由“蒸汽時代”邁入“電氣時代”。(板書課題:人類邁入“電氣時代”)
這次工業革命的主要標志是什么?主要成果有哪些?對人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什么影響?就是這節課要求同學們學習探討的主要問題。
(二)創設情景學習探究
1851年,在英國倫敦水晶宮內,舉辦了以工業革命偉大成果為展示內容的第一屆世界展覽會,引起世界轟動。現在,有關部門擬籌辦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展,并邀請同學們免費參觀,大家愿不愿意去啊?不過還有個附加條件,要求大家為美國、德國的展品配上一段解說詞,使參觀者對該展品有個初步了解。
當然,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除了電話、汽車、飛機以外,還有很多,下面請同學們看看書,找一找還有哪些?
學生:還有發電機、電動機、電車、電報、電燈、內燃機、飛艇等。
解說詞該怎么寫呢?解說詞的要求是:
1.介紹該展品名稱、發明時間、發明家、所屬國家以及該成果對人們生產生活的影響。
2.語言要精煉、準確、優美。
下面請聽老師為電話配的解說詞:
“順風耳”一直是千百年來人類的美好愿望,1876年美國人貝爾發明了電話,使人類的這一夢想變為現實。電話的發明,使通訊更加便捷,加強了世界的聯系。
同學們知道了解說詞的寫作要求,下面開始分組活動。全班同學分成4個大組,一、二、三、四組分別為發電機、電燈、汽車、飛機撰寫解說詞。此外,每組還要另選一個自己感興趣的成果并為其配上解說詞。
學生分成4個大組,每個大組又由學生自由組合成若干小組進行合作探究,教師巡回指導。
(三)學生解說深入探討
下面請欣賞第一組的同學為發電機配的解說詞。
學生朗讀發電機解說詞。
教師評析。
請同學們談談下面幾個問題:
1.電是如何發明的?它又是如何進入實際生產領域的?
2.電力作為一種新能源,比蒸汽動力具有哪些優點?
3.你家有哪些家用電器?它們有什么作用?如果沒有電,我們的生活將會怎樣?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的時間是19世紀70年代,主要標志是電力的廣泛應用。
電力的廣泛使用,改善了生產和生活條件,使人類由“蒸汽時代”邁入“電氣時代”。
下面請大家歡迎第二組的同學朗讀電燈解說詞。
學生朗讀電燈解說詞。
教師評析。
同學們猜一猜,在沒有電燈之前,我們的先人在夜晚采用哪些方法照明?和電燈相比,它們有哪些不足之處?
學生回答。
愛迪生一生有一千多項發明,被譽為“發明大王”,許多人稱他是個“天才”,他是怎樣回答的?我們應該怎樣向他學習?
學生回答。
下面請第三組的同學出示關于汽車的解說詞。
教師評析。
19世紀時,馬車是主要的交通工具,汽車和馬車相比,具有哪些優越性?
學生回答。
有人說,汽車的發明給我們帶來很多便利,應該積極發展汽車工業。但是也有人認為汽車的大量使用帶來了空氣污染、交通阻塞、交通事故等許多問題。因此,應該停止發展汽車工業。你是怎樣認為的?請同學們討論后積極發言。
學生回答,教師小結。
下面請第四組的同學宣讀飛機解說詞。
教師評析。
請同學們回憶一下,我國的飛機是在什么時候由誰最先研制成功的?說明了什么?
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車、飛機的動力機是什么?
學生回答。
教師小結:火車、輪船、汽車、飛機至今仍然是我們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最初的火車、輪船是用蒸汽機作動力的,最早研制成功的汽車、飛機是以內燃機為動力的。
同學們的解說詞都寫得很好,下課后再相互交流。
工業革命成果展是在英國倫敦舉辦,同學們想一想,我們將要參觀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展可能會在哪里舉辦呢?為什么?
學生回答:可能會在美國紐約、華盛頓,也有可能在德國柏林。因為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在電力技術發展方面,美國和德國走在其他國家前面。
教師小結。
(四)拓展延伸收官設疑
在第二次工業革命中,美國和德國更多地采用新技術、新設備,起點高發展快,后來居上。下面請同學們分析1870年至19xx年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工業生產比重中的變化,思考討論幾個問題:
英國
法國
美國
德國
1870年
31.8%
10%
23.3%
13.2%
19xx年
14%
6%
35.8%
15.7%
1、聯系表格數據,比較兩次工業革命的成果,談談它們能夠給我們哪些有益的啟迪?
2、表格數據的變化反映了什么問題?你認為英國“日不落帝國”會受到挑戰嗎?
學生回答,教師歸納:
兩次工業革命表明,科學技術是巨大的生產力;科學技術推動社會進步;振興經濟首先要振興科技;我國要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我們要學習科學家勇于創新、努力探求科學奧秘的精神品質等。
表格直觀地說明,經過第二次工業革命,美國、德國后來居上,分別成了世界第一第二的經濟強國,英國、法國則落后了。由于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實力發生了明顯變化,英國“日不落帝國”必然會受到挑戰,那么天下還會太平嗎?請聽下節課講解。
(五)課堂練習
板書設計
《人類邁入“電氣時代”》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歷史上的第二次工業革命,包括電力的廣泛應用、發明家愛迪生和他的發明成就,汽車和飛機的發明和使用等基本史實。
(2)通過引導學生分析、比較“電的發明前后社會生活的巨大變化”,培養學生關注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過程與方法】
(1)設計問題,讓學生通過閱讀課本內容,采取合作的形式尋找答案,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
(2)利用相關的圖片、故事、文字、FLASH動畫等資料,創設歷史情境,充分展現歷史,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3)通過辯論題的設置,調動學生在課外搜集、整理、歸納資料,學會綜合運用多種信息思考和探究問題,并培養了團隊合作精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科學技術對推動社會進步發揮的巨大作用,認識到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從而培養學生愛科學、學科學的品質。
(2)通過講述科學家的刻苦鉆研然后進行發明創造的事實,讓學生認識到“只有耕耘,才會有收獲”的道理,進而培養學生努力奮斗、積極探索的精神品質
學情分析九年級學生對于歷史事物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以及比較能力都有所提高,同時已具備一定的自覺性、獨立性和創造性,因此除了仍然要加強以上這些能力的提高,更重要的是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探究學習的能力。
重點難點教學重點:電力的發明和廣泛應用,汽車和飛機的問世。
教學難點:學生對第二次工業革命推動社會的進步的理解。
教學過程
【導入】猜謎語導入出示謎語,學生猜。教師總結:電燈和電話都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成果,從此人類邁入電氣時代。一根藤兒連萬家,家家開出幸福花,花兒夜夜放光芒,工作學習需要它。 沒嘴會說話,沒手會搖鈴,相隔千萬里,說話能聽清。
【活動】自主合作學習本課基本內容一、學生閱讀全篇,自己在書上圈點勾畫出答案,之后小組合作答案。第二次工業革命:
1.開始時間:
2. 新能源:--------- 和-----------
3. 電力技術方面領先國家:------和-------
4.時代特征:
5.由于------與--------的發明和使用,電力日益廣泛應用。
6. 主要標志 :———和 ———的廣泛應用.
7.期間的重要發明與發明者及其影響?
8.啟示?
二、學生展示答案,師生集體訂正。
【活動】探究“電力是廣泛被應用的”電力是怎樣被廣泛應用的?
1、學生們看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視頻
2、教師介紹:1831年,法拉第發現電磁感應現象,找到了打開電能寶庫大門的鑰匙,而發電機和電動機的發明使電力得以廣泛應用。發電機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電動機將電能轉化為機械能。早期的發電機存在許多的缺點,到70年代發電機才進入實際生產領域,電力開始帶動機器成為取代蒸汽的新能源。
3、比較電力作為一種新能源具有哪些優點?
【活動】了解電力廣泛應用后,人們生產生活的變化1、80年代,隨著遠距離輸電方法的試驗成功,電力被廣泛應用。
了解人們生產生活的變化:
生產上:出現了電氣、化學、石油等新興工業部門,原有的傳統工業如冶金、造船、機械制造以及交通運輸業、電訊等部門技術不斷革新。
生活上:家用電器走進千家萬戶。
2、學生七嘴八舌話電器。
3、重點掌握:四種發明及發明者
愛迪生——電燈 本茨——汽車和內燃機 萊特兄弟——飛機
4、內燃機是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動力機器。
學生看視頻,內燃機的工作原理。
5、故事會
學生講述:愛迪生、本茨、萊特兄弟的故事?
6、結合故事談感悟.
【活動】辯論:汽車工業的發展是有利還是有害播放幻燈片:汽車的演變
分組辯論
男生一組為反方,選出代表發言;女生一組為正方,選出代表發言
教師總結:大家說的太好了,說得都有道理,那么怎么辦呢?誰能幫幫老師?學生回答后,教師總結歸納,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應用辯證的觀點全面客觀地看待事物。科學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對社會有利有弊,我們要趨利避害。
【活動】識記知識點以表格的形式識記兩次工業革命的知識點
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開始時間
領先國家
主要標志
重要發明
時代特征
【活動】總結在第二次工業革命的推動下,資本主義國家生產力飛躍發展,由自由資本主義過渡到帝國主義,從而加速了一戰的爆發。
【練習】鞏固練習
1.人們把18世紀60年代生產領域的革命性變化稱為“工業革命”,這里的“革命性變化”首先開始于( )
A.棉紡織業 B.制呢業 C.交通運輸業 D.采礦冶金業
2.馬克思曾預言“蒸汽大王在前一世紀中翻轉了整個世界,現在它的統治已到末日,另外一種更大得無比的革命力量——電力的火花將取而代之。”“電力的火花”把人類帶入到 ( )
A.蒸汽時代 B.電氣時代 C.原子時代 D.信息時代
3.有這樣一段廣告詞:“一個蘋果讓牛頓吸引了世界,一壺沸水讓瓦特轉動了世界,一個元素讓愛迪生點燃了世界……”。其中“愛迪生點燃世界”的創造是 ( )
A.改良蒸汽機 B.研制汽車 C.發明白熾燈 D.發現萬有引力定律
4.某天早晨,小程看到母親的留言條,上面寫著:“程程:媽媽已經在前往北京的飛機上了。你爸爸來電話說,他發了一些照片到你的電子信箱里,打開看看?今天,你奶奶坐汽車從老家過來,大約10點半到,記得去接站喲。書房臺燈的燈泡壞了,買只新的換上。”從留言條看,這個家庭享受到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成果包( )
A.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19世紀70年代在電力發展方面,領先一步的國家是( )
A、美國和英國 B、美國和德國 C、英國和法國 D、英國和德國比一比誰說得快
1、蒸汽機改良者--------
2.珍妮的發明者--------
3.火車機車機的發明者--------
4.燈泡的發明者-----
5.飛機的發明者-----
6.汽車的發明者-----
7.汽車和飛機的動力機------
【作業】作業繼續鞏固本課新知。
完成練習冊
【《人類邁入“電氣時代”》教案】相關文章:
邁入共享時代作文1000字01-01
關于邁入高三的優秀作文大全10-28
醒悟吧--人類11-26
人類的憬悟11-26
共享時代——道德檢測時代作文08-21
邁入初中-初中記敘文800字_初二記敘文12-16
蟲蟲時代旅行之哭泣時代篇作文12-02
蟲蟲旅行時代之激動時代作文11-25
蟲蟲時代旅行之游戲時代篇作文11-24
蟲蟲時代旅行之禮物時代篇作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