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科學自制小噴壺教案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總歸要編寫教案,教案是實施教學的主要依據,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自制小噴壺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科學自制小噴壺教案 1
活動目標:
1、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感知吸管的位置與噴壺噴水的現象的關系。
2、樂意隨著發現不斷地參與探索,體驗發現的樂趣,激發探究的欲望。
活動準備:
1、幼兒人手一個裝有水的瓶子、吸管、橡皮泥。
2、三張圖表。
活動過程:
一、提問導入,激發幼兒對制作小噴壺的興趣。
1、小朋友你們給小花,小草澆過水嗎?平時是怎么澆水的?用什么工具?
2、老師也做了一個澆水的工具,這噴壺使用什么材料做的?怎么讓噴壺噴出水來?
3、教師交代規則:用正確的方法握住瓶子,放正、不傾斜。提醒幼兒記住自己的瓶子上的號碼。
二、幼兒嘗試制作小噴壺。
1、幼兒制作,用吹的`方法讓噴壺吹出來。
2、集中交流分享:(將瓶子分兩邊放好—成功的,還沒有成功的)
(1)先請制作成功的幼兒介紹:你是怎么做的?你的小噴壺為什么能噴出水來?
(2)你覺得為什么噴不出水來呢?
(3)請幼兒上來示范,教師小結:請幼兒觀察瓶蓋小孔的大小,并用吸管演示,讓幼兒感知小孔的大小。
(4)請剛才沒吹出來的小朋友利用教師所提供的材料想辦法讓小水壺噴出水來,已經噴出的小朋友幫助他們。
三、猜測,吸管的位置與噴水現象的關系。
1、現在我們小水壺都噴能噴出水來了!
2、出示三張圖表,先看看,你覺得這樣水會噴出來嗎?這三種情況你都去試一試,你又會有新的發現。
3、幼兒再次操作、探究。
4、集中討論分享,提升經驗:
(1)你試過嗎?說說你的發現?
(2)驗證幼兒的猜測,引發觀察和思考。
(3)小結:為什么小水壺會噴出水來?我們再往吸管里面吹氣的時候空氣會跑進去,形成壓力水就會從另一個小孔跑出來,所以當我們把吸管插進大空中時空氣會從大孔中跑出來,水也就出不來了。
四、活動延伸
用自己制作的小噴壺去給自然角的植物澆澆水吧!
大班科學自制小噴壺教案 2
一、活動目標
引導幼兒了解小噴壺的工作原理,知道按壓噴壺把手能使水噴出的原因。
鼓勵幼兒通過動手操作,嘗試自制小噴壺,培養幼兒的動手能力、觀察力和創造力。
激發幼兒對科學探索活動的興趣,體驗成功制作小噴壺的喜悅。
二、活動準備
每組若干個空塑料瓶(如礦泉水瓶、飲料瓶),大小適中,瓶口有螺紋。
每組一套自制噴壺配件,包括塑料吸管、剪刀、注射器(去掉針頭)、502 膠水或熱熔膠槍(由教師操作膠水部分,確保幼兒安全)。
足夠的清水,用于幼兒調試噴壺。
一些植物盆栽,用于幼兒使用自制噴壺澆水,增加活動趣味性。
教學 PPT,包含小噴壺工作原理的動畫演示、不同類型噴壺圖片等,幫助幼兒直觀理解。
三、活動過程
(一)導入部分(5 分鐘)
教師手持一個裝滿水的小噴壺,向教室中的植物盆栽噴水,引起幼兒興趣。提問:“小朋友們,看老師在做什么呀?水是怎么從這個小瓶子里出來的呢?” 引導幼兒觀察噴壺噴水現象,引發幼兒思考。
展示 PPT 中不同類型噴壺的圖片,如園藝噴壺、澆花噴壺、噴霧化妝瓶等,讓幼兒說一說在哪里見過這些噴壺,它們有什么用途,從而引出本次活動主題 —— 自制小噴壺。
(二)探索小噴壺工作原理(8 分鐘)
教師將一個小噴壺拆開,向幼兒展示其內部結構,重點介紹噴壺把手、吸管、噴頭等部件。通過簡單的講解和演示,讓幼兒初步了解按壓噴壺把手時,內部壓力變化使水通過吸管上升并從噴頭噴出的原理。
播放 PPT 中的動畫演示,更加直觀地展示小噴壺的工作過程,幫助幼兒理解其中的科學原理。在演示過程中,教師適時提問,如 “當我們按下把手時,瓶子里的空氣去哪里了?”“水為什么會跟著吸管上升呢?” 引導幼兒積極思考,加深對原理的理解。
(三)制作小噴壺(15 分鐘)
教師為每組幼兒分發制作材料,并示范制作步驟:
用剪刀將塑料吸管剪成適當長度,一般比塑料瓶高度略短一些。
將吸管一端插入注射器的開口處,用 502 膠水或熱熔膠槍固定(教師操作膠水環節),確保連接處緊密不漏水。
將帶有吸管的注射器插入塑料瓶瓶口,使吸管另一端能接觸到瓶底,同樣用膠水固定注射器與瓶口的連接處(教師操作)。
幼兒分組進行制作,教師巡回指導,幫助幼兒解決制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醒幼兒使用剪刀時注意安全。鼓勵幼兒發揮創意,可以對塑料瓶進行簡單裝飾,如貼上貼紙等。
(四)調試與使用小噴壺(10 分鐘)
幼兒制作完成后,教師為每個小組的噴壺裝入適量清水。幼兒嘗試按壓噴壺把手,調試噴壺,觀察水是否能順利噴出。如果遇到噴不出水或噴水不暢的問題,教師引導幼兒一起檢查原因,如吸管是否堵塞、連接處是否密封等,并幫助幼兒解決問題。
組織幼兒拿著自制噴壺為教室中的植物盆栽澆水,體驗自己制作的小噴壺帶來的樂趣。在澆水過程中,教師引導幼兒觀察不同力度按壓噴壺把手時,水噴出的距離和范圍有什么變化,進一步感受噴壺的工作原理。
(五)總結與延伸(2 分鐘)
教師與幼兒一起回顧自制小噴壺的過程和小噴壺的工作原理,鼓勵幼兒分享自己在制作和使用過程中的感受和發現。
延伸活動:請幼兒回家后,與家長一起用其他材料嘗試制作不同類型的'小噴壺,如利用廢舊的洗潔精瓶、洗手液瓶等,并嘗試用自制噴壺進行一些有趣的活動,如給院子里的花草澆水、制作簡易噴霧畫等,下周一回到幼兒園與小伙伴們分享自己的新發現和新玩法。
四、活動反思
在本次活動中,幼兒對自制小噴壺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積極參與到制作和探索過程中。通過親身體驗,大部分幼兒能夠理解小噴壺的工作原理,并成功制作出能正常噴水的小噴壺。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更加注重引導幼兒自主思考和解決問題,當幼兒遇到困難時,先鼓勵他們自己嘗試尋找解決辦法,培養幼兒的自主探索能力。此外,在材料準備方面,可以提供更多種類的廢舊瓶子,讓幼兒有更多選擇和創意發揮的空間。
【大班科學自制小噴壺教案】相關文章:
幼兒園小班科學小實驗教案《自制沙漏》04-03
大班科學優質課教案及教學反思《自制飲料》07-19
大班科學《神奇的小細管》教案03-29
自制小相框說課稿10-14
自制小相框說課稿11-01
《自制小相框》說課稿07-11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探索小燈泡03-06
自制小帆船:小學作文08-17
自制小相框說課稿范文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