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鼓響咚咚》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通過教學反思能很快的發現自己的講課缺點,快來參考教學反思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鼓響咚咚》,歡迎大家分享。
活動目標:
1、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
2、通過擊打身體,感知三拍子的節奏特點。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小鼓,歌曲的音頻mp3,圖片。
經驗準備:敲擊小鼓的經驗,聽過小鼓的聲音。
活動重難點:
幼兒能夠跟隨音樂,完整地演唱歌曲。
幼兒能按照三拍子的節奏,邊唱邊打節奏。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進入教室
唱《紅公雞》一邊唱歌,一邊玩游戲進入教室。(游戲玩兩遍)
《紅公雞》
我有一只紅公雞,不知在哪里?請你快來叫一聲?出來吃白米。
二、進行部分
發聲練習
教師帶領幼兒復習上周學過的.《誰唱歌》做發聲練習。
感知三拍子節奏的特點。
教師出示小鼓,并擊打出強弱弱的節奏。(可以用小鼓的音頻來代替)
教師引導幼兒用身體來表示強弱的節奏。(引導幼兒拍手,跺腳和拍腿)
教師帶領幼兒一邊聽歌曲范唱《小鼓響咚咚》,一邊用用肢體按照××××∣×××_∣的節奏來為歌曲伴奏。
教師通過提問的方式幫助幼兒熟悉歌詞,并用肢體動作進行表現。
我的小鼓是怎么響的?
我說話兒,小鼓怎么樣了?
我說小鼓響三聲,小鼓怎么回答的?
哎呦呦呦這不行,為什么不行?
我說小鼓別響了,小鼓怎么回答我的?
師幼共同有節奏的朗讀歌詞,并注意三拍子的節奏。
師幼共同演唱歌曲,并引導幼兒用肢體來表現歌曲的優美,感知三拍子的強弱關系。
三、活動結束
教師帶領幼兒唱歌《小鼓響咚咚》做著優美的動作離開教室。
教學反思:
本節活動分三個環節。在學習童謠環節中,教師創設幼兒喜愛的“和小鼓做游戲”的情境,調動幼兒多種感官學習童謠。幼兒能夠較深入地理解內容,體驗童謠的語言結構和韻律特點。在引導仿編過程中,教師通過出示圖片引導遷移生活經驗,幼兒表現出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思維活躍、發言踴躍,快樂地完成了仿編學習;顒迎h節清晰,層層遞進,較好地實現了活動目標。
【中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鼓響咚咚》】相關文章:
中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走路》09-22
中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下雨啦》09-22
中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白船》09-22
中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我學》09-22
中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風來了》09-22
中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懶惰蟲》09-22
中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小貓咪》09-22
中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開始和停止》09-22
中班音樂優秀教案及教學反思《搖籃曲》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