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1
學習目標:
1、學會七個字,認識三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分角色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到朋友之間不僅需要互相信任和尊重,還需要溝通、交流和愛護,得到對方的肯定和鼓勵,并感受到友誼的珍貴。
教學重、難點:
聯系課文內容引導學生說一說我和林童之間發生的事。
體會課文的思想內涵,學習作者人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時間: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教師:同學們,從幼兒園到小學,你一定有許多朋友,在你和好朋友的交往中發生過爭吵的事嗎?發生過相互誤解的事嗎?講給大家聽聽。
2、指名講述,引出課題,板書課題。
3、正如大家所說,朋友之間的交往并不是一帆風順的。如果遇到問題該怎么辦呢?怎樣保持朋友之間的友誼呢?這不僅是我們的難題,也是課文中的我和高朋友林童遇到的難題。他們是怎么解決的呢?這件事對他們有什么啟發呢?今天我們一起學習課文《朋友之間》。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4、自由讀課文,讀準字音,圈出生字。
5、同桌互相讀生字,糾正字音。
6、出示以下詞語檢查讀:欲言又止驕傲自不量力簡直證明
7、指名輪流讀課文,讀通順,隨機糾正字音。
三、自主學習,整體感知課文
1、默讀課文,邊讀邊想:課文主要講了什么事?有什么不懂的地方需要問問別人。
2、全班交流。
3、提出不懂的語句進行交流,相互解疑。
第二課時
一、檢查生字詞,回顧課文。
二、指導朗讀課文重點部分。
1、出示“欲言又止”認讀,聯系一二自然段解釋該詞。同時體會林童此時的心理。
2、指導讀第五自然段,聯系上文以及“欲言又止”體會此時我的心理。
3、同桌分角色讀12—15自然段,體會人物的內心活動。
4、師生合作讀16—28自然段,隨機指導朗讀。
5、分組合作讀29—36自然段,小組討論人物的心理活動,交流感受。
三、指導有感情朗讀29—36自然段,聯系全文體會我內心感受。
四、總結全文,指導實踐:
學習課文后相信大家知道朋友之間應該相互信任,相互鼓勵。如果你是林童和我的好朋友,你會對他們說點什么呢?
板書設計:
15、朋友之間
爭演主角——不歡而散——消除誤會——重歸于好
(起因)
(產生誤會)
(交流溝通)
朋友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2
教學目標: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感受朋友給彼此帶來的快樂和幫助,珍視朋友之間的友誼。
能力:使學生學會通過比較的方法辨別有益于和有損于友誼的行為。
知識:認識到友誼的重要性,懂得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真誠、關愛和理解基礎之上的,朋友之間要建立健康的友誼。
學情分析:
從學生的心理特點與認知程度來看,十一二歲的男生女生渴望友誼,希望自己能歸屬到一個集體中。他們也認識到朋友之間應該真誠相待,互相關愛。但是具體到日常生活中,他們往往又表現出不夠珍惜友誼的行為,往往對朋友苛求,而對自己放松要求,言行有時不一。
從學生的社會環境與生活基礎來看,農村小學生一方面接受著純樸的鄉情熏陶,他們對人友善、忍讓,但另一方面,也會或多或少受著周圍一些不良交友言行舉止的影響,特別是當他們遇到交往困惑時,他們往往不知如何選擇,缺乏主動去解決矛盾的意識和正確解決矛盾的方法。
通過對學生的困惑和障礙分析,我們發現,由于缺乏對友誼的正確認識,加上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使得他們在遇到交往困惑時往往不知所措。這就需要教師在課堂上把握教學的深度和廣度,盡量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讓學生得到更多的收獲。
因此,本課針對以上的學情分析,確定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認識到朋友之間友誼的重要性。教學難點是讓學生正確區分哪些行為和做法是對朋友有益的,哪些是有害的,懂得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真誠、關愛和理解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法交朋友。
針對學生實際,要想突破重難點,讓學生有所感悟,教師應采取靈活的課堂教學方式,和學生充分互動,從而達到教學目的。通過“好朋友推介會”這個活動,使學生感受朋友帶來的快樂,認識友誼很重要;通過“我心中的朋友”畫像活動,使學生學會珍視朋友,感受友情的溫暖;通過“讓友誼之樹常青”活動,使學生區別有損于友誼的行為有哪些,懂得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真誠、關愛和理解基礎之上的。
教學重點:
認識到朋友之間友誼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
正確區分哪些行為和做法是有益的,哪些是對朋友有害的,懂得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真誠、關愛和理解的基礎之上,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方法交朋友。
教學準備:
教師準備:制作教學課件,搜集教學所需的文字資料、圖片等材料。
學生準備:彩筆、收集一些贊美友誼的詩歌、名言、準備好朋友的照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完成話題“我和朋友”“故事與思考”的教材內容。
教學過程:
活動一好朋友推介會
[播放動畫:我的好朋友]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你的好朋友是誰?講講你們之間難忘的故事吧。可以用照片、朋友間互贈的禮品等方式展示。(板書課題:朋友之間)
【設計意圖:感受朋友給彼此帶來的快樂和幫助,認識到朋友的重要性。】
活動二我心中的朋友
[播放動畫:我愿是……]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在你的心目中把朋友比作什么?為什么?可以通過演講、繪畫、詩歌、散文等形式抒發對朋友的理解。
小結:是的,朋友是書──給我們知識,朋友是傘──為我們遮風擋雨,朋友是鏡子──時時告誡我們……正是因為有朋友我們的生活才能更快樂。
【設計意圖:以比喻的形式幫助學生更好地感悟朋友的內涵,知道要珍惜朋友之間的友誼。】
活動三讓友誼之樹常青
[出示圖片:友誼樹]
引導學生結合情境進行討論:和朋友相處時,哪些不好的做法和行為,不僅會給朋友帶來煩惱,還會傷害朋友之間的友誼?把它們填在友誼樹上相應的位置。學生共同研討出現這些問題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減少煩惱、建立健康友誼的建議。選擇一句格言,作為自己的座右鉻。
小結:友誼需要彼此付出真心,用心去澆灌,去呵護……用真誠、寬容、大方、感恩、誠實去滋潤友誼樹,使它茁壯成長,枝繁葉茂,開出美麗的花朵,結出豐碩的果實。(板書:健康的友誼真誠關愛理解尊重)
【設計意圖:區分有損于和有益于友誼的'行為有哪些,懂得朋友之間要建立健康的友誼,感悟真正的友誼是建立在真誠、關愛和理解的基礎上的。】
板書設計:
朋友之間
健康的友誼
真誠關愛理解尊重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3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會認“移”、“渚”等5個二類生字,背誦古詩,了解古詩主要內容。
2、培養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感悟能力,朗讀能力
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景,使學生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而領悟文章表達的思想感情。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了解詩人內心的孤寂與淡淡的哀愁。
教學重點:通過品詞賞句,了解詩歌主要內容。
教學難點:通過對語言文字的品析感悟,了解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哀愁。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了解孟浩然嗎?(生介紹自己了解到的資料)
2、今天,我們又將學習孟浩然的一首詩,板書課題,齊讀課題。
3、釋題:從詩題中,你知道了什么?
4、師小結:對,這首詩就是描寫的作者在建德__邊看到的景色。究竟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請同學們聽老師吟誦這首古詩。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學習生字新詞。
1、閉眼,師配樂吟誦全詩。
2、整體感知:你們的眼前出現了怎樣的情景? (生談,師相機在黑板上板畫)
3、自己讀讀嗎?來,打開書,自己試著讀一讀,不認識的字借助拼音多讀幾遍。(生自讀)
4、生字都讀準了嗎?(開火車讀帶拼音的生字---去掉拼音,男女生賽讀)
5、誰有勇氣把整首詩讀給咱們聽聽?(指名)
三、明詩意,悟詩情
1、整首詩中,有沒有不明白的地方呢?(生質疑)
2、同學們提出了這么多疑惑,現在小組里討論討論,看看你能解決哪個問題?(四人小組交流)
3、反饋:第一句:(1)、生讀句子,說詩意重點理解:移舟:移動的小船泊:停船靠岸煙渚:__中霧氣籠罩的小沙州。日幕:黃昏時分客愁新:又增添了新的哀愁。 (2)、指導朗讀(指名讀,引導學生讀出詩人淡淡的哀愁。)第二句:(1)、生讀句子,談感受。 (2)、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 (3)、指導朗讀(自由讀—指名讀)
4、指導吟誦全詩(吟誦比賽)-——-相機指導背誦
四、總結
1、用自己的話簡要說說詩中描寫的情景。
2、師小結
五、布置練習
1、搜集有關孟浩然的其他詩歌
2、為《宿建德__》配畫。
板書設計:
宿建德__
唐·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__清月近人。
【蘇教版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案】相關文章:
二年級蘇教版上冊語文教案02-04
小學三年級語文人教版上冊教案01-27
蘇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掌聲》教學設計12-16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13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01-17
蘇教版二年級上冊語文教案01-13
小學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教案01-17
高二蘇教版語文教案01-14
蘇教版小學語文《絕句》說課稿11-30
二年級蘇教版上冊語文教案15篇0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