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活動《我會做豆漿》
一、活動目的:
1、嘗試用不同的工具制作豆漿,探究了解各種工具的特點和使用方法,解決制作過程中發現的問題;并能用語言、圖表表達交流制作的過程。
2、體驗、分享制作豆漿的快樂,感愛科學技術的發展對人們生活的影響。3、鍛煉幼兒的小肌肉,提高手部動作的靈活性和力量。
二、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石臼、石磨、電動粉碎機;黃豆、花生、杯子、勺子、抹布;幼兒記錄表(可以園內準備也可以與家長共同準備)
2、經驗準備:
①在點心環節喝豆漿,了解豆漿與黃豆的關系,并與幼兒一起浸泡黃豆放在觀察角,鼓勵幼兒觀察黃豆的變化情況。
②在區域中投入上述工具,認識工具名稱,探究石臼、石磨的使用方法。
三、活動指導:
活動一:認識工具
1、活動形式:
①安排參觀食堂叔叔制作豆漿的過程。
②討論:用什么工具使豆子變碎、變細?
③集中介紹工具名稱及安全要求,之后投放探索區,幼兒自由進區實踐,充分體驗感知每種工具的特點和使用方法。
2、指導要點:
①了解工具的名稱及特征。
②在操作工具中了解工具的使用方法和功能。
活動二:制作豆漿
1、活動形式:分小組活動形式和區域活動形式投入材料,讓有興趣或體驗不夠的幼兒繼續嘗試、體驗、感知。
2、指導要點:
①鼓勵幼兒自選工具制作豆漿,并仔細觀察自己使用的工具做出來的豆漿是什么樣的?
②支持、幫助和引導幼兒發現和解決制作豆漿過程的問題。
③在嘗嘗自己做的豆漿時,引導幼兒思考有渣的豆漿喝起來感覺怎樣?怎樣才能喝到平時幼兒園里喝到的沒渣的豆漿?
3、觀察與推進:幼兒對操作工具制作豆漿興趣濃厚,三種工具都有若干幼兒選用。幼兒在操作中發現:不管用什么工具做豆漿都要加水才行。同時,他們還不斷交流自己的發現的.體驗,
①大石臼很快就能舂出豆漿,小石臼的錘子小,豆子一直舂不爛;
②用石磨做豆漿時,豆子卡在洞洞里可以用小勺的柄把它們捅下去;
③而用電動粉碎機時要把黃豆加到有刀的小罐子里,還得蓋緊蓋子,才能磨出豆漿。他們還發現石臼、石磨做出的豆漿是渣、漿混合的,味道口感粗澀。幼兒想到了一些過濾工具來過濾豆渣,如:水果網、魚網、過濾杯、紗布、各種籃子,撈勺,甚至有幼兒說在紙盒上戳上幾個洞來做過濾器。下一步活動中,可引導幼兒在制作豆漿來驗證自己的方法。
活動三、過濾豆渣
1、活動形式:①收集和制作過濾。②小組活動后在區角中繼續投入材料,讓有興趣或體驗不夠的幼兒繼續嘗試。
2、指導要點:①鼓勵幼兒用收集到的過濾工具嘗試過濾豆漿。探索發現過濾豆漿的好工具。②鼓勵幼兒探究。
3、觀察與推進:經過師生的討論,幼兒選用了蒜頭網兜、紗布、撈勺、水果網來做過濾工具。經過嘗試操作,幼兒了解到
①網兜洞較大的。“豆渣”會從網洞上掉下去
②用紗布比較方便,過濾的豆漿更干凈。通過兩次制作豆漿以及區域活動中的探索體驗,幼兒已積累了用不同工具制作豆漿的經驗,甚至有的幼兒已經發現每次都是選用電動粉碎機的小組做的豆漿又多又快,而有的幼兒則認為石磨做的豆漿挺好玩的。由此,我們認為引導幼兒比較工具進而感知工具的演變的時機已成熟了。
活動四:比較工具
1、活動形式:以區域活動的形式開展。
2、指導要點:給幼兒提供記錄四種工具使用情況的比較記錄表,引導幼兒2-3人使用制作豆漿,并對每種工具的使用狀況進行記錄。附表格如下:項目比較 衛生情況 省力情況 快捷情況 渣漿分離情況工具 石臼 石磨 電動粉碎機 全自動豆漿機
3、觀察與推進:幼兒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進行制作豆漿并對操作工具的省力情況,快捷情況、渣漿分離情況,衛生情況幾個方面進行的比較,并在圖表上用符號記錄。經過一段時間比較工具的探索,每個幼兒對每種工具都體驗過,并記錄自己的操作情況。有了較豐富的感性認識,再加上圖表的記錄幫助他們進一步意識到不同工具的速度和效率的差異,有的幼兒對老師說:我發現電動粉碎機做豆漿又快又干凈,石磨、石臼做豆漿很麻煩。我們認為幼兒有了這一輪工具比較的經驗,下一步可以呈現“全自動豆漿機”引發幼兒對工具演變的思考和感知科技發展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的認識上。
【大班科學活動《我會做豆漿》】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5篇01-04
大班科學活動《烏鴉喝水》說課稿范文11-23
大班科學活動《好玩的報紙》教學反思12-26
大班科學活動教學反思(精選6篇)12-23
大班科學蝸牛01-19
幼兒園大班科學活動教案15篇01-15
大班科學享用美餐01-25
大班科學滑滑梯01-25
大班科學圖上找家01-25
大班科學芹菜實驗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