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優秀教案設計范文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有觀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識、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
教學重點:
了解有關植物的知識。
教學難點:
有觀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識、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
教學時間:3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會認12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一、出示課題,導入新課。
1、 今天我們學習一首介紹自然常識的詩歌。(板書課題:植物媽媽有辦法)
2、 問:什么樣的植物可以當“植物媽媽”呢?(能傳播種子繁衍后代的植物)
3、 植物媽媽為什么有辦法?它有些什么辦法呢?我們學習課文就知道了。
二、指導預習。
1、 借助拼音,自由小聲地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不添字、不掉字,讀時注意生字中的翹舌音、后鼻音和多音字“為”的讀法。
2、 默讀課文,在生字及生字詞下邊用鉛筆畫出記號,讀準生字詞的字音。在多音字“得”下畫上記號。看看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得”的讀音有什么不同。
3、 用學過的方法(結構分析法、數筆畫法、形象記憶法,舊字換偏旁法、形聲字分析法等)分析字形、記住生字。
4、 朗讀課文,注意停頓,看看全文共有幾小節,并寫上小節號。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正音指導:“乘”和“曬”是卷舌音;“降、乘、蒼”是后鼻音;
“識”在“知識”一詞中讀輕聲。
2、出示小黑板:課后第三題中的三個句子。
(1)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
(2)那里有許多知識,粗心的小朋友可得不到它。
(3)蒲公英的種子,飛得多遠哪!
3、出示生字和生字詞的卡片,打亂順序,指名認讀。
4、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字的。
四、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這首詩共有幾小節?(五小節)
2、指名分別讀五小節、思考:課文中講了哪幾種植物?
3、(貼植物圖或實物)簡介蒲公英和蒼耳這兩種植物。
第二課時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有觀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識、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 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這篇課文講了哪三種植物(蒲公英、蒼耳和豌豆)。
2、 那么,這些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呢?讓我們共同來學習。
二、細讀課文,逐節閱讀。
1、講讀第一節。
(1)指讀、思考:這節有幾句話?( 2句話)
(2)指名讀第一句,思考:這句講了什么?
“孩子”在這里指植物的什么?
(種子)“長大”也就是說植物的種子已經怎樣了?(成熟了)
“四海為家”:“四海”指到處。
這里是指植物的種子到處生根發芽,所以到處都是它們的家(板書:四海為家)
(3)指讀、思考:第二句講了什么?
理解“旅行”的意思。我們到外地出差或探親或游覽叫“旅行”。
“種子去旅行”是什么意思?(這里是指種子被傳播出去。)
這些種子還回來嗎?它將——(四海為家)
(4)指導朗讀:
A、第一句既要讀出那種“四海為家”的自豪感,也要讀出和媽媽告別的那種難舍難分的感情。“得”要拖長讀音。
B、第二句要用上升的語調讀問句。讀時注意停頓和重音:孩子/如果/已經/長大,就得/告別/媽媽,四海/為家。牛馬/有腳,鳥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啥/辦法?
(5)學生自由試讀,評議后,再齊讀。
2、教學第二節。
(1)出示思考題,示范讀第二節,學生邊聽邊思考:
(2)在理解這三個問題時,將要點填入表中:
(3)概括小結:蒲公英種子的傳播需要兩個條件。一是本身條件,蒲公英的種子,有毛茸茸的球像降落傘;一是外界條件——風吹。
(4)指導朗讀:
輕風一吹,要讀出風的輕,邊讀邊想象大群蒲公英乘風出發,四海為家的壯觀景象。
“乘著風”要稍快,“紛紛”要讀出蒲公英一個接一個飄飄悠悠飛出的感覺,可放慢些。
注意停頓和重音:蒲公英/媽媽/準備了降落傘,把它/送給自己的娃娃,只要/微風/一吹。孩子們就/紛紛/出發。
師生評議朗讀情況后齊讀第二節。
(5)總結:蒲公英是靠風傳播種子的。
3、扶教第三節。
(1)指導學生按第二節閱讀思考題學習第三節
學生邊讀邊找出蒼耳傳播種子的兩個條件,要點填入上表中。(蒼耳、像鎧甲、動物帶)
(2)理解“鎧甲”。“鎧甲”是什么?(古代打仗時防刀槍的鐵衣。)
這里是指蒼耳外面一層什么呢?(較硬的.殼,上面還有刺。)
(3)理解 “山洼”是什么樣的地方?(山間低洼的地方。)
(4)講述蒼耳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5)指導學生概括:蒼耳傳播種子需要具備的兩個條件。
(6)指導朗讀,注意停頓和重音:蒼耳/媽媽/有個/好辦法,她/給孩子/穿上/帶刺的鎧甲。只要/掛住/動物的皮毛,孩子們/就能/去田野、山洼。
朗讀評議后齊讀。
(7)指導學生總結:蒼耳靠動物傳播種子,動物走到哪兒,蒼耳的種子就被傳播到哪兒。
4、自學第四節。
(1)自讀第四節,思考閱讀思考題,找出豌豆傳播種子的兩個條件,要點填入前表中。
(豌豆、豆莢、太陽曬)
(2)用自己的話說說豌豆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3)學生自己概括:豌豆傳播種子需要具備的兩個條件。
(4)指導朗讀,學生點畫停頓和重音符號,朗讀評議后齊讀。
(5)學生自己總結:豌豆是靠太陽傳播種子的。
5、總結歸納三種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蒲公英靠風傳播種子;蒼耳靠動物傳播種子;豌豆靠太陽傳播種子。
6、閱讀第五節。
(1)圍繞第一句中的“很多很多”這個詞語,啟發學生談談自己知道的植物傳播種子的方法。
(2)理解“那里、它、觀察”等詞語,思考:怎樣才能得到許許多多的知識?
(板書:仔細觀察—→得到知識)
(3)小結:大自然里有許多知識,只要細心觀察,就能得到它。
(4)齊讀第五節。
五、鞏固練習。
1、蒲公英靠( )傳播種子。
2、蒼耳靠( )傳播種子。
3、豌豆靠( )傳播種子。
第三課時
教學目標:
1、鞏固認識12個生字。會寫10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背誦課文。
3、有觀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識、探究植物奧秘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1、 認讀生字。
2、 生字找朋友,組詞。
3、 讀“讀讀抄抄”中的詞語,照樣子試著再說幾個這樣的詞語。
二、指導寫字,抄寫詞語
1、 自學
2、 介紹要寫生字的字形特點。
3、 小組說說這些字要注意什么?
4、 教師范寫女字旁,指導寫字時要注意女字旁與“女”字寬窄不一樣,第三筆到右邊不出頭。
5、 學生帶領寫注意“已”與“己”的區別。
三、朗讀背誦
1、 指名分別朗讀五小節,邊聽邊思考:課文中講了哪幾種植物,這些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2、 聽配樂詩朗誦、總結全文:這首詩運用擬人手法介紹了蒲公英、蒼耳、豌豆這幾種植物傳播種子的辦法。
3、 指導背誦。
(1)根據板書,了解各節的意思,自由朗讀課文。第二、三、四小節結構相似。
(2)分節背,教師再領背每節的第一個詞語,引導學生背。
(3)指名背,再齊背全文。
四、實踐活動
1、除了課文中告訴我們的,你還知道哪些植物是怎樣傳播種子的?
2、學生交流
4、 向學生推薦課本《奇妙的植物》
【二年級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優秀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植物媽媽有辦法》的優秀教案設計08-28
《植物媽媽有辦法》優秀教案設計11-02
植物媽媽有辦法優秀教案設計07-02
植物媽媽有辦法優秀教案設計04-11
二年級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優秀教案設計11-12
二年級上冊植物媽媽有辦法的優秀教案設計11-19
《植物媽媽有辦法》優秀教案設計范文08-30
植物媽媽有辦法優秀教案設計范文11-10
植物媽媽有辦法的優秀教案設計范文11-19
《植物媽媽有辦法》的教案設計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