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外圍清潔崗位工作規程制度(通用7篇)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制度使用的情況越來越多,制度是指要求大家共同遵守的辦事規程或行動準則。我們該怎么擬定制度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外圍清潔崗位工作規程制度,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外圍清潔崗位工作規程制度 1
1、范圍
本廣場外圍的所有汽車位、人行道、道路兩旁的花基及路沿。
2、標準
地面無垃圾、沙土、水漬、痰跡、污跡、頑漬等。
3、作業規程
1)每天早上7:00點和下午15:00點之前分別對外圍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掃;
2)每天從早上7:00點至下午18:00點,每小時循環保潔一次,對有污跡的`路面及時用水進行沖洗;
3)每月對所有路面用清洗機沖洗一次,清除路面及花基石面的油漬、污跡;
4)每周擦抹路旁花基側面瓷片一次,清除花基上的垃圾;
5)每次臺風或雨后,要及時清掃路面的垃圾、樹枝落葉、積水及雜物;
6)任何人發現清潔問題要盡可能通知清潔人員當場予以處理;
7)清潔人員對外圍造成嚴重清潔污染的問題,需及時上報管理處協商處理。
4、注意事項
1)負責外圍清潔的人員在進行清潔工作時,要注意來往車輛,確保安全;
2)清掃路面時,要留意過往行人,避免將垃圾灰塵掃向路人身上。
3)路面清掃后的垃圾和雜物需及時清運處理,避免造二次污染。
外圍清潔崗位工作規程制度 2
一、目的
保證外圍環境的清潔衛生,使外圍的整體狀況處于最佳狀態。
二、范圍
主要包括外圍地面,低位外墻墻壁,外墻玻璃,綠化帶等。
三、職責
保潔員按崗位工作程序具體實施日常清潔工作。
保潔領班、主管、經理負責對保潔工作進行指導巡查。
四、規程
1、用掃把清掃外圍地面上的紙屑、煙頭等雜物。
2、用抹布擦拭外圍停車場內的.交通標識牌等設施。
3、平時巡視保潔,巡視頻率:至少每半小時巡視一次。
4、綠化帶內雜物的撿拾。
5、每日運送本區域內垃圾桶內垃圾至垃圾處理站。
五、保潔標準及檢查標準
1、地面無果皮、紙屑、煙頭等雜物,無明顯積水。(百平米區域內雜物不超過10件)
2、標示牌保持光潔,無明顯污漬、灰塵。(目視無明顯污漬)
3、綠化帶內無煙頭等雜物
4、外側墻面玻璃無明顯大面積污漬。
外圍清潔崗位工作規程制度 3
工作目標:確保責任區域內的外圍環境干凈、整潔,無垃圾、雜物堆積,為業主或客戶提供舒適、宜人的外部環境。
工作時間及排班: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制定工作時間,一般需覆蓋項目開放或運營時間,可采用輪班制,保證不同時段的清潔工作到位。每班工作前需進行 10 分鐘的班前會議,交接上一班工作情況及特殊事項。
清潔工具及設備管理:
配備齊全的清潔工具,如掃帚、拖把、垃圾鏟、垃圾袋、清潔劑、抹布等,并定期檢查工具的損耗情況,及時申請更換。
正確使用并維護清潔設備,如洗地機、掃地車等。設備使用前需檢查是否正常運行,使用后及時清理、充電并妥善存放。
日常清潔流程:
早上:全面清掃人行道、停車場、廣場等區域,清理一夜產生的垃圾和落葉,將垃圾運送至指定垃圾收集點。對垃圾桶進行清理、擦拭,更換垃圾袋。
上午至下午:進行巡回保潔,重點關注人員活動頻繁區域,及時清理新產生的垃圾。對公共設施,如長椅、宣傳欄、標識牌等進行擦拭,保持干凈。
傍晚:再次清掃主要道路,清理垃圾,確保晚間環境整潔。對雨水篦子進行檢查,清理雜物,保證排水暢通。
定期清潔項目:每周至少進行一次地面沖洗,使用高壓水槍或洗地機對地面頑固污漬進行清潔。每月對建筑外立面的.低處進行擦拭,去除灰塵和污漬。每季度對景觀小品、雕塑等進行深度清潔和維護。
清潔質量標準:地面無明顯灰塵、污漬、垃圾和雜物,垃圾桶外觀干凈、無異味,公共設施表面光亮、無灰塵,景觀區域整潔美觀。
安全注意事項:在使用清潔設備和工具時,嚴格遵守操作規程,防止意外傷害。在道路上作業時,需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確保自身安全。遇到惡劣天氣,如暴雨、大風等,暫停危險區域的清潔工作,并采取相應的防護措施。
外圍清潔崗位工作規程制度 4
崗位概述:外圍清潔崗位負責項目周邊公共區域的日常清潔和維護,包括但不限于道路、綠化區域、圍墻周邊等,需具備良好的責任心和吃苦耐勞精神。
人員職責分工:
組長:負責統籌安排當日工作任務,監督組員工作進度和質量,協調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與其他部門進行溝通協調。
組員:按照組長安排,認真完成各自負責區域的清潔工作,及時向組長反饋工作中的異常情況。
清潔用品管理:建立清潔用品臺賬,詳細記錄清潔用品的采購、領用和庫存情況。根據實際使用情況,提前申請采購清潔用品,確保庫存充足。嚴格按照規定使用清潔用品,避免浪費。
日常工作流程:
上班準備:提前 15 分鐘到崗,穿戴好工作服、工作帽和手套,領取清潔工具和用品。
區域清潔:按照先主干道后次干道,先公共區域后綠化區域的順序進行清掃。清理路面上的紙屑、煙頭、果皮等垃圾,對綠化帶內的雜物進行細致清理,不得損壞綠植。
特殊區域處理:對垃圾桶、垃圾站周邊進行重點清潔,定期消毒,防止異味和蚊蟲滋生。對有油污或其他頑固污漬的地面,使用專用清潔劑進行處理。
收尾工作:下班前,將清潔工具清洗干凈,放回指定位置。檢查工作區域是否有遺漏的垃圾或未完成的工作,如有需及時處理。
應急清潔處理:遇到突發情況,如大型活動后產生大量垃圾、道路積水、污漬泄漏等,全體清潔人員需聽從組長指揮,迅速響應,加班完成清潔任務,確保環境盡快恢復正常。
質量檢查與考核:組長每天對組員的工作區域進行不定時抽查,發現問題及時要求整改。項目主管每周進行一次全面的質量檢查,每月對清潔人員的工作表現進行考核,考核結果與績效獎金掛鉤。
外圍清潔崗位工作規程制度 5
工作范圍:本崗位負責的外圍清潔區域包括項目紅線范圍內的所有室外公共區域,如小區、商業區、寫字樓周邊等,以及與項目相關的`外部道路銜接部分。
工作流程細則:
日常清掃:每天清晨 6 點開始,先清掃主要出入口和主干道,確保人員出行暢通。清掃過程中,將垃圾掃至路邊,裝入垃圾袋,每 2 小時至少清運一次垃圾,避免垃圾袋滿溢。
細節清潔:上午 9 點后,對人行道上的地磚縫隙、墻角、路邊石邊緣等容易藏污納垢的地方進行細致清理,使用小刷子或竹簽配合清潔劑去除污漬。
公共設施維護:對路燈、路牌、公交站臺等公共設施,每天進行擦拭,每周進行一次深度清潔,包括拆卸燈罩、清洗站臺座椅等。
綠化區域清潔:定期清理綠化區域內的落葉、枯枝和雜物,不得將垃圾掃入綠化帶內。在綠植修剪后,及時清理殘留的枝葉。
清潔頻率規定:主干道每天清掃不少于 4 次,人行道每天清掃不少于 3 次,垃圾桶每天清理不少于 2 次,公共設施每周至少深度清潔 1 次,綠化區域每天巡查清理 1 次。
環境維護措施:在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后,及時清理道路上的積水、斷枝和垃圾,確保道路暢通。定期對雨水管道進行檢查和清理,防止堵塞。
人員培訓與提升:每月組織一次清潔技能培訓,學習新的清潔方法和工具使用技巧。每季度開展一次安全知識培訓,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鼓勵員工提出改進工作的建議和意見,對合理有效的建議給予獎勵。
與其他部門協作:與綠化部門協調,在綠植施肥、打藥等作業后,及時清理現場,避免對環境造成污染。與工程部門配合,在道路維修、管道施工等工作完成后,協助清理施工垃圾,恢復周邊環境整潔。
外圍清潔崗位工作規程制度 6
崗位要求:外圍清潔人員需身體健康,能適應戶外工作環境,具備良好的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精神,嚴格遵守公司的各項規章制度。
清潔用品及設備操作:
熟悉各種清潔用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根據不同的清潔對象選擇合適的清潔劑,如堿性清潔劑用于油污清潔,酸性清潔劑用于水垢清潔等。
熟練掌握清潔設備的操作流程,如掃地機的啟動、停止、清掃寬度調整,洗地機的加水、加清潔劑、吸水操作等。設備使用過程中,注意觀察設備運行情況,發現故障及時報修。
工作流程安排:
早班:6:00 - 10:00 進行全面清掃,重點清理夜間產生的垃圾和落葉。10:00 - 12:00 對垃圾桶、公共設施進行清潔和消毒。
中班:12:00 - 16:00 進行巡回保潔,及時清理新產生的垃圾,對地面污漬進行隨時清理。16:00 - 18:00 對綠化帶進行檢查和清理。
晚班:18:00 - 22:00 再次清掃主要道路和人員密集區域,確保晚間環境整潔。對垃圾站進行清理和整理,為次日工作做好準備。
質量控制要點:地面清潔后應無灰塵、污漬、腳印,垃圾桶應保持外觀干凈、擺放整齊,公共設施應無灰塵、無損壞,綠化區域應無雜物、無雜草。每次清潔工作完成后,需進行自我檢查,確保質量達標。
特殊情況處理:遇到節假日、重大活動等特殊時期,提前制定清潔預案,增加清潔人員和清潔頻率,確保環境整潔。如發現可疑物品或安全隱患,及時報告上級領導,并采取相應的防范措施。
員工考核與激勵:設立明確的'考核指標,包括工作質量、工作效率、遵守規章制度等方面。每月進行一次考核,對表現優秀的員工給予表彰和獎勵,如獎金、榮譽證書等;對表現不佳的員工進行批評教育和培訓,連續兩個月考核不合格者,予以辭退。
外圍清潔崗位工作規程制度 7
工作目標與原則:外圍清潔工作的目標是打造整潔、美觀、舒適的外部環境。工作中遵循 “預防為主、清潔為輔、快速響應” 的原則,注重日常維護,及時處理突發的環境衛生問題。
工作區域劃分:根據項目實際情況,將外圍清潔區域劃分為若干個責任區,每個責任區指定專人負責。制定詳細的區域劃分圖和責任人員名單,確保無清潔死角。
清潔工作執行標準:
道路清潔:路面無明顯垃圾、雜物,無積水、積雪,每天至少進行一次全面清掃和多次巡回保潔。道路標線清晰,路邊石干凈整潔。
綠化清潔:綠化帶內無垃圾、雜物、枯枝落葉,定期修剪綠植,保持綠化景觀整齊美觀。綠化灌溉設施表面干凈,無污漬和損壞。
公共區域清潔:廣場、停車場等公共區域地面干凈,無口香糖等頑固污漬。休閑桌椅、健身器材等設施每天擦拭,定期消毒,確保安全衛生。
工作記錄與匯報:清潔人員每天填寫工作記錄,記錄工作內容、完成時間、遇到的'問題及處理情況等。組長每天匯總組員工作記錄,向主管匯報工作進展和存在的問題。主管每周對工作記錄進行檢查和分析,總結經驗教訓,不斷改進工作流程和方法。
設備與物料管理:建立清潔設備檔案,記錄設備的采購、使用、維護、維修等情況。定期對設備進行保養和維護,確保設備正常運行。合理管理清潔物料,按照規定的用量使用,避免浪費和過度消耗。
與業主或客戶溝通:積極與業主或客戶溝通,聽取他們對環境衛生的意見和建議。對業主或客戶反映的問題及時記錄并處理,處理結果及時反饋給業主或客戶,不斷提高服務滿意度。
團隊建設與管理:定期組織團隊活動,增強員工之間的溝通與協作。關心員工生活,解決員工實際困難,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和歸屬感。定期對員工進行考核和評估,為員工的職業發展提供指導和支持。
【外圍清潔崗位工作規程制度】相關文章:
清潔工作規程制度11-03
清潔工作檢查規程制度11-03
外圍主管崗位職責(精選10篇)10-10
規程、制度管理規定08-26
電梯維護保養工作規程制度11-03
工作清潔崗位職責09-03
外圍的優秀散文09-14
衛生清潔制度04-23
食堂清潔制度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