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數據結構學習總結
1.數據
數據(Data)是外部世界信息的載體, 是能夠被計算機識別,加工,存儲的。在現實生活中也就是我們的產品原材料。
計算機中的數據包括數值數據,圖片,影音資料等.
2. 數據元素和數據項
數據元素(Data Element)是數據的基本單位,在計算機處理的過程中通常是作為一個整體來作為處理的。
數據項(Data Item):一個數據元素通常由一個或多個數據項組成。
比如數據庫表:(Student),它有Id,Name,Sex,Age,Address等字段,而這張表又有多行數據。我們通常將這些字段就叫做數據項,每行數據
就叫做數據元素。在某些情況下數據元素又稱為元素,節點,紀錄等。
數據項分為兩種:(1)初等項;(2)組合項[也就是可以分為更小的項,比如人可以再分為歐洲人,亞洲人,非洲人]
3.數據結構
數據結構(Data Structure) 是在相互之間存在的一種或多種特定關系的數據元素集合.
眾所周知,在計算機中任何數據元素都不可能是單一或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都存在著一定的關系。就和人類體系結構一樣,人不可能是孤立而與外界沒有關系的。
數據結構分為四種:
(1)集合[Set]
(2)線性結構[Linear Structure] (常見的線性結構數據,數據庫存儲數據)
(3)樹形結構[Tree Structure] (樹狀結構,就好像人類的繼承關系,在計算機中xml文件存儲數據最為典型)
(4)圖形結構[Graphic Structure] (圖形結構也是相對比較復雜的,因為存在多對多的關系,計算機網絡拓撲)
4.數據對象
數據對象(Data Object),性質相同的數據元素的集合,是數據(Data) 的一個子集。{“aa”,"bb","cc","dd"} 我們就可以將其看做是一個數據對象,都是字符長度的集合。
5.數據類型
數據類型(Data Type) ,從上面的數據對象我們可以引申出數據類型這個概念,很多時間數據類型在C#,Java 等高級程序語言中說的比較多
數據類型分為兩種:
(1) 非結構的原子類型 (在C#也就是基本數據類型,如int,string,long 等)
(2)結構類型,可以由多個結構類型組成,并可以分解。而結構類型可以包含結構類型和非結構的原子類型
6.算法
算法: 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清晰指令,算法代表著用系統的方法描述解決問題的策略機制。
一個算法的優劣可以使用空間復雜度和時間復雜度來衡量。其中算法有五個特征:
(1)有窮性: 算法中每條指令的執行次數有限,執行每條指令的時間有限
(2)確切性: 算法的每一步驟必須有確切的定義
(3)輸入: 一個算法有0個或多個輸入,以刻畫運算對象的初始情況,所謂0個輸入是指算法本身定除了初始條件
(4)輸出: 一個算法有一個或多個輸出,以反映對輸入數據加工后的結果。沒有輸出的算法是毫無意義的
(5)可行性:算法中執行的任何計算步都是可以被分解為基本的可執行的操作步,即每個計算步都可以在有限時間內完成
算法分類: 基本算法,數據結構算法,數論與代數算法,計算幾何算法,圖論算法,動態規則與數據分析,加密算法,排序算法,檢索算法,隨機化算法,并行算法
7. 復雜度
算法的復雜度可以使用 時間復雜度 和 空間復雜度 來衡量。
時間復雜度:算法的時間復雜度是指算法需要消耗的時間資源
空間復雜度: 算法的空間復雜度是指算法需要消耗的空間資源
8.數據的物理結構
數據的物理結構(Physical Structure) 又稱為 存儲結構,是數據在計算機中的.表示和存儲,包括數據元素的表示和存儲以及數據元素關系的表示和存儲。
數據結構存儲分為:(1)順序存儲結構.(2)鏈式存儲結構
順序存儲結構:通過數據元素在計算機存儲器上的相對位置來表示數據元素的邏輯關系,一般把邏輯相鄰的數據元素存儲在物理位置相鄰的存儲單元中。
C# 中的數組結構就是典型的順序存儲結構方式。
鏈式存儲結構:相鄰元素不需要在物理存儲位置單元相鄰,它們而是通過存儲相鄰數據元素的地址來維護關系。地址我們通常稱之為為引用(Reference)
備注:此篇文章只是總結了數據結構方面的一些概念,我們在學習編程的時候經常說數據,復雜度等等這些概念,至于這數據,復雜度等等到底是什么東西我們也沒有去研究過,這里總結了一些知識點可以幫助大家理解這些概念。
以上C#這篇常用數據結構和算法總結就是小編分享給大家的全部內容了,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參考,也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c#數據結構學習總結】相關文章:
教師外出學習總結-學習總結12-23
有關寫大學學習總結-學習總結12-21
外出參觀學習總結3篇-學習總結12-21
大學三年學習總結-學習總結12-21
學習部部門學習總結08-23
學年學習總結12-21
盾構學習總結11-26
學習的總結08-18
學習書法總結06-28
學習感想總結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