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評課是指評者對照課堂教學目標,對教師和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活動以及由此所引起的變化進行價值的判斷。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行進間運球評課稿,歡迎閱讀!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篇1
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為:《籃球:行進間運球》,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主線進行教學,通過運用多種形式的練習手段與方法,由易到難,從簡到繁,層層深入,以活動和游戲為載體,充分激發學生運動參與的興趣,使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掌握行進間運球的知識和技能。同時培養了學生集體合作的精神,從整堂課來看,教材搭配合理,結構清晰,重難點突出,基本達到了課前的預想效果。
具體點評如下:
一、上官青柱老師從最開始提出關于籃球知識的問題由學生回答,引出籃球后,充分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完成接下來的教學任務開了好頭;緊接著是球性練習(自由玩球、兩人一組的奪球游戲),這個環節主要是一個熱身和入門的過程,兩個可以說是練習也可以說游戲的教學內容,原地運球和行進間的運球,運動量適中,很好地達到了熱身的效果。
二、激發興趣,提高教學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學習的投入主要是根據興趣來定的,對于他們喜歡的課程他們會樂于學習。本節課方老師將游戲貫穿整堂課,通過設計多樣的游戲,有目的地使學生在游戲練習中掌握運球的動作技術。學生還在游戲中通過互相配合、幫助,培養了合作、探究、團結、競爭的精神,既做到了以玩促學、以趣帶學,又讓學生在寬松的教學環境中真正的體驗到了運動的興趣,也達到了本課教學的目標。
三、注重即時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體育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即時性評價是體育學習評價中最常用、最直接、最有效的評價方式。教學中對學生取得的點滴進步教師都能及時鼓勵表揚,保護學生的自尊心,通過教師的各種激勵手段使他們產生一種愉快感和榮譽感。比如,有位學生在一次運球練習中表現不錯,老師就豎起大拇指表揚他說:你真是太棒了,老師為你感到驕傲!
四、充分體現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新課標理念。本課中,老師始終是以參與者的身份進入課堂,與學生共同參與到整堂課的各項練習、游戲活動中;師生間沒有隔閡,平等的對話呈現了一種民主氛圍,教師的主導、學生的主體地位均得到充分的體現。
當然,本課中也存在一些問題:
首先,由于男女生技能差異與興趣愛好不一,造成學習進度不一樣。男生靈敏素質較好,好奇心強,喜歡籃球;而女生柔韌素質較好,但膽量小,不太喜歡體育運動,同時害羞,學習籃球運球技術動作接受能力相對較弱。所以在以后上課要多考慮男、女生愛好和差異,進行分層教學,這樣才能使每個學生都能學有所得。
其次,體育教學,教師的語言表達、語氣語調的變化,都需要教師平時教學的積累和平時文化學習的積淀。本課中方老師在語調語氣語言方面把控還需要加強,還要不斷地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
這堂課中,老師采用多種教法和手段,營造寬松的教學氛圍,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更多的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學會探究與分析,教師在教學中應想方設法為學生提供自主學習的機會,但也不能忽視學生的需要和情感的體驗,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潛移默化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學生們的身心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篇2
上午第四節聽董xx老師上《籃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運球接力跑》的課。董老師創設了一種輕松、 愉快的學習環境,使學生不僅學到了籃球投籃的技術,同時發展了籃球運球能力。成功的體現了“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做到了面向全體學生,使得人人享有體育、人人都有進步、人人擁有健康。改變過去學生的被動執行任務為現在的主動參與。加強了體育教學與生活的聯系,提高了體育教學的實用性,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思維,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下面本人就施老師的課做如下的點評:
一、課的.教學目標
本課目標制定合理、全面,符合《課程標準》和教學大綱的要求,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具有針對性和導向性。體現了體育健康知識、基本技術、技能的傳授、身體、心理和運動能力的發展。本課技能目標為85%學生初步掌握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的基本知識技能,在課中學生一直處于教學和游戲的學習與練習中,練習的密度基本達到課的要求。
二、教材的處理
籃球是同學們喜歡的體育項目。一提起籃球,就會想到比賽場上的活躍、愉快、跑動、對抗、投籃等場面。由于籃球運動不受年齡、性別、人數和技術水平的限制,大家都可以參加,深受同學們的喜愛,是初中體育教學的主要內容。本堂課董老師安排籃球進間單手肩上投籃和運球接力跑的教材搭配,通過教學,讓學生掌握了單手肩上投籃的重點,突破單手肩上投籃的難點,因此董老師的教學手段安排是科學合理的。
三、教學過程、組織教法
本課的教學思路和設計符合教學內容,教學步驟清晰,組織教學嚴謹。教、學、練有機結合,并能遵循教學規律和學生認知規律,在課中教師采用分解法、完整示范法,以直觀感、誘導式進行教學,并引導學生進行評價,充分體現了新課程以學生為主體的理念。新課改后,在體育課上教師不再是主角,教師扮演的是一個指導者,一個組織者。通過教師的組織教學和語言的調動使學生對課的內容感興趣,讓他們愿意去學,愿意去練,這點很重要。在課的開始董老師在準備活動慢跑中穿插投籃的腳步練習,給學生一種新鮮感,同時教師參與其中與學生一起游戲一起活動,師生互動其樂融融。這節課老師用籃球貫穿整個教學過程。在課的開始部分用籃球的運球、高、低運球來熱身,充分起到準備活動的作用。基本部分董老師采用四組投籃比賽來提高學生的動作技術和興趣,本課最能調動課堂氣氛部分就是籃球運球比賽,幾次比賽之后課堂氣氛活躍,激情洋溢。結束部分慢跑成兩個同心圓互相放松,給人以新穎的覺。
四、學生活動和教師素養
本課課堂紀律很好,學生非常聽話,副教材的教學課堂氣氛活躍,學生積極性得到了很好的提高,并且在老師的引導下主動積極認真地進行各種內容的練習。董老師的教態自然,聲音宏亮,專業術語運用恰當,簡明扼要,讓學生一聽清晰,明了,能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教學內容和練習方法。教師的示范動作標準,準確到位,能給學生以榜樣的作用。
這節課從整體上講是成功的,能很好的完成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達到了預期效果。
下面是本人對這節課的幾點看法和建議,與大家共同探討:
1、教案中沒有體現完整的教學步驟,具體練習時間,練習次數。如果一篇完整的教案不僅董老師可以上好,任何一位體育教師拿到都可以上。
2、教師的示范應放在講解之后,這樣可以給學生一種直觀感覺。
3、一堂課的基本要求七個一。董老師基本做到了,但是教材的三個一還不夠完善,單一的身體練習和以此為核心的組合練習、游戲不夠合理,沒有巧妙的組合,趣味性不強。始終在做投籃動作。學生就會出現疲勞感。
4、在其中一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腳步練習距離太短,在教學過程中要隨機應變,馬上讓學生后退1米就會很完美。
以上是本人個人的評課,有不足之處請大家原諒,謝謝!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 篇3
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行進間高運球,下面我將從指導思想、教材分析、學情分析、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法學法、教學過程、效果預測、場地器材這幾方面進行說課。
一、指導思想
本課以《體育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學生自學、對學、群學的模式,由易到難,由淺入深,層層遞進進行教學。輔助教學手段具有目的性,能讓學生掌握重點,為了突破難點和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我在游戲“智勇大沖關”中設計了不同難度的練習內容,在培養學生遵守紀律、吃苦耐勞等意志品質的同時,又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成功帶來的快樂。
二、教材分析
《行進間高運球》是重慶市中小學體育課程水平二的教學內容。是籃球技術中最基本的技術之一,主要鍛煉手腳的配合,發展速度、靈敏素質和身體協調性 ,是學好籃球的基礎,所以我們必須高度重視。行進間高運球基本方法并不復雜,但要做到熟練完成技術動作,還是比較困難。
三、學情分析
四年級學生正處于身體發育重要階段,朝氣蓬勃,思維活躍,有很強的求知欲和表現欲;對于富有挑戰的、對抗的運動項目甚是喜歡。對籃球運動具有一定的基礎及了解,對籃球運動的興趣很濃,男生表現更為強烈;女生相對內秀,但對游戲還是比較感興趣。
四、教學目標
根據教材內容,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認知水平,我確定本課的教學目標:
運動參與:通過靈活的教學方法和多變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練興趣,引導學生主動參與。
運動技能:通過本課教學使85%學生能基本掌握行進間高運球的動作要領、其中15%的學生完成得更標準,速度更快。
身體健康:發展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身體靈敏素質、協調能力和手腕手指靈活性。
心理健康社會適應:通過沖關獲得成功的體驗,享受運動帶來的快樂,培養學生遵守紀律、吃苦耐勞等意志品質。
五、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拍球的后上方、球的落點控制在運球手臂的同側腳的外側前方。
教學難點是:運球時手腳的協調配合
六、教法學法
根據人體動作技能形成的規律,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遵循直觀性、自覺性、積極性和循序漸進原則,我主要采用啟發式教學法,講解示范法,糾正錯誤法,循序漸進法,評價法等教法。
在本課中,讓學生采用“自主練習法、觀察法、競賽法”等學習方法。
七、教學過程
根據認識事物的規律和人體生理機能變化的規律將本課分為四部分: 收心準備、激趣熱身、增知長技和身心放松。
。ㄒ唬⑹招臏蕚洌 2分鐘。課堂常規內容:隊列整理、溫馨提示鑰匙等尖銳物品放到指定位置、強調安全等。
。ǘ、激趣熱身:6分鐘。原地的各種跑和配樂球操。能在較短的時間讓學生生理機能活動能力從相對較低水平逐漸調動起來,為人體進入活動狀態作好生理和心理上的準備,并預防和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同時也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激發學習動機。
。ㄈ⒃鲋L技:28分鐘。首先是復習原地運球,這一安排是為學生進一步熟悉球性,為后面的行進間高運球教學做鋪墊。其次學習行進間高運球。通過學生自主練習,教師引導學生總結技術動作要領。教師進行完整示范,讓學生頭腦中初步形成整體動作表象和了解各個技術環節過程。為了解決行進間高運球重、難點,設計如下:
1、兩人一組自由推球的后上方練習,目的是讓學生找準拍球的部位。
2、以籃球端線和邊線為參照物,“線內拍線外,線外拍線內”進行運球練習,目的是讓學生控制球的落點。
3、行進間高運球練習。
4、請出不同水平的學生展示,先讓學生評價,老師在有針對性的講評和分析。目的是讓學生對比自己,引起注意,改正錯誤。
5、學生根據自己實際情況,結合教師評價,自主練習,相互交流,從而達到更好地掌握行進間高運球的動作要領。
6、游戲:“智勇大沖關”。第一關:原地運球10次,接著行進間直線高運球10米;第二關:行進間直線高運球12米,最后三次運球的落點必須在指定的圈內;第三關:行進間直線高運球6米,最后3次運球的落點必須在指定的圈內,繼續運球8米最后4次運球的落點必須在指定的圈內。學生根據自己的水平選擇其中一條沖關,鞏固、提高學生行進間高運球技術,增強學生速度、靈敏等身體素質。通過教師引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遵守紀律、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
7、課課練:抱球跳10米3組
(四)、身心放松。4分鐘,配音樂進行拉伸放松。在美妙的音樂聲中,使學生的生理、心理都得到放松。之后,課堂小結,指出優點和不足之處,達到鼓勵學生和繼續提高的目的。然后布置器材收回,最后師生道別。
八、效果預測:
學生能在教師指導下認真參與各個練習,課堂氣氛活躍,師生感情融洽。通過本課教學,使85%學生能基本掌握行進間高運球的動作要領,其中15%的學生完成得更標準,速度更快。預計課的練習密度為45——55%左右,平均心率達到120——130次/分。
九、場地器材:
籃球場一塊、籃球40個、錄音機一臺。
【行進間運球評課稿】相關文章:
復習課評課稿03-16
復習課評課稿精選03-16
復習課評課稿(15篇)03-16
復習課評課稿15篇03-16
復習課評課稿精選15篇03-16
復習課評課稿(集錦15篇)03-16
數學《厘米認識》評課稿02-25
《倒數的認識》評課稿02-21
語文評課稿五篇03-17
優秀評課稿【10篇】0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