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豬畫畫評課稿
作為一位杰出的教職工,總歸要編寫評課稿,所謂評課,是指對課堂教學成敗得失及其原因做中肯的分析和評估,并且能夠從教育理論的高度對課堂上的教育行為作出正確的解釋。那么什么樣的評課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小豬畫畫評課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小豬畫畫評課稿 1
一、我對課文的解讀
《小豬畫畫》一文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童話故事,課文講的是一只愛畫畫的小豬因為自己沒有主見,輕信小松鼠、小山羊和小白鵝的話,將原本可愛的小貓畫成了一只大怪物的故事。課文用對話展開故事情節,寓道理于生動形象的故事之中,角色鮮明,語言活潑,適宜進行朗讀教學。因此,我的教學設計是以讀為本,讀中識字,讀中生情,讀中悟理。
二、教學目標的確立
⑴知識目標:認識“翅、膀、豬”等14個生字。會寫“角、些”等7個生字。
⑵能力目標:通過多種朗讀方式使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以及分角色朗讀課文。
⑶情感目標:使孩子從內心喜歡閱讀、喜歡童話故事。懂得遇事要多動腦,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只聽別人說的道理。
本課教學重點是:
1、識字
2、朗讀
教學難點是:對課文內容的感悟理解
三、教學流程的預案
1、激情激趣
我的設想是:借助語言表達、多媒體畫面,創設良好的教學情境,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
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
首先出示多媒體畫面,將孩子帶入創設的情境當中,和他們進行談話,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
然后,通過多媒體畫面揭示課題(19小豬畫畫)
這樣富有情趣的導入,將架起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使彼此情感交融。
2、讀中識字,讀中生情
(1)初讀感知,自主識字
第一步: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朗讀課文。
第二步:由于低年級學生的抽象思維較差,單憑教師的講述或學生的想像,很難對某個字產生深刻的印象。遵循教學的直觀性原則,在識字教學中,我設計了“摘蘋果”和“開火
車”兩個游戲環節。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體驗識字的樂趣,從而樂于識字,進而主動識字。
在這樣輕松、活潑的氛圍中進行有效的識字,真正讓孩子們在學中玩,玩中學,達到自主識字的目的。
第三步:設問感知。
①小朋友們,愛畫畫的小豬剛開始畫了什么?哦,是一只可愛的小貓。
②可是,可愛的小貓最后變成了什么呢?原來變成了一只大怪物。
(2)角色朗讀,品讀品悟
這個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重點,我的教學步驟是:
第一步:分角色朗讀
第二步:進行讀的評價。通過學生相互評點,體會讀文的感情基調和讀文的表達技巧,并內化到自己的的方法里。
第三步:品讀熏陶
學生互相點評后,我利用形象的CAI課件引導學生觀察,在觀察的基礎上,讓學生自讀重點句子,從不同角色的動作、神態、語氣等方面進行有感情的朗讀指導。
A、首先出示第一幅圖,引導學生觀察圖上有誰?他們在干什么?這幅圖中包含兩個重點句子。出示句子,再次引導學生觀察小松鼠和小豬的神態和動作,然后自己讀一讀,體會不同角色的語氣。
例如這句話,“你看,我的尾巴又大又好看,應該把貓的尾巴畫的大些。”(出示句子)
我引導學生帶上動作讀出小松鼠炫耀自己的尾巴大而好看那得意洋洋的語氣。
出示句子:“小豬聽了,馬上把貓尾巴畫得又粗又大。”這句話指導學生重點讀、并用動作理解“馬上”和“又粗又大”兩個詞語的意思,讓孩子們體會到
小豬正是因為聽到別人說的話,自己沒去思考就馬上去畫,所以把貓的尾巴畫的又粗又大,鬧出了笑話。
B、課件出示句子:
“你看,我頭上的角多神氣,快把角加上去吧!”
小豬聽了,連忙把貓的頭上畫上了一對角。
北京天梯志鴻教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
“你看,我的翅膀多漂亮,給貓加上一對翅膀該多美呀!”
小豬聽了,立刻在貓的身體兩旁添上了翅膀。
用以上的方法引導學生觀察第二幅圖。我采取生生互動的形式,即學生自讀,同桌互讀,分組分角色讀等互助形式,使他們自主感悟語言;最后在生生互動的基礎上,進行師生互動,在有趣的角色對讀中體會到:小山羊認為自己有角覺得自己很神氣;小白鵝覺得自己的翅膀漂亮很自豪的語氣,以及小豬聽到他們的話不動腦筋,把他們的特征畫在小貓的身上,鬧出了笑話話。
第四步:賞讀比賽
新課程標準提倡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我先讓學生分小組進行分角色朗讀,然后戴上頭飾進行小組之間分角色表演朗讀比賽。這樣,課本語言通過學生自己再創造,變成了自己的語言,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思維。
(3)整體把握,感悟感知這個環節是本課的教學難點。
四、教學難點突破的教學策略
《語文新課程標準》指出:“要培養學生對事物的好奇心,使他們產生強烈的探究興趣,具有問題意識,樂于探究。”為此,我在突破教學難點時,運用了這樣的教學策略:巧妙設問,共同探究
在教學中,我設置了這樣幾個問題:
(1)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鵝他們的話有道理嗎?
這個問題從孩子辨別是非的能力,來檢查他是否真正的讀懂文章,理解了課文所蘊涵的道理。
(2)你喜歡小豬嗎?
這一問題的提出恰好鼓勵了學生在閱讀中談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3)小豬把貓畫成了一只大怪物,大家看了都哈哈大笑起來,你是怎么想的呢?想對他說些什么嗎?
把小豬的事情和自己的生活實際聯系起來,使孩子們真正懂得要做一個愛動腦,有主見的孩子。
這個環節教學中,我將營造一個輕松快樂的學習氛圍。充分尊重了學生個性化解讀,多元化解讀,讓孩子們展開想象的翅膀,通過互動交流、互助探討,撞擊出思想的光芒。
小豬畫畫評課稿 2
《小豬畫畫》是一篇充滿童真童趣的童話故事,通過一只愛畫畫的小豬因輕信他人而將小貓畫成大怪物的故事,向孩子們傳達了遇事要多動腦、要有自己主見的道理。本次《小豬畫畫》的課堂教學,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值得肯定:
首先,教師能夠充分利用課文中的對話展開故事情節,通過生動的角色朗讀和分角色表演,讓孩子們深入理解了課文內容,同時也鍛煉了他們的朗讀能力和表演能力。
其次,教師在識字教學中采用了多種游戲環節,如“摘蘋果”、“開火車”等,這些游戲不僅激發了孩子們的.識字興趣,還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掌握了生字詞,真正做到了學中玩、玩中學。
此外,教師在突破教學難點時,運用了巧妙設問、共同探究的教學策略,通過引導學生思考小松鼠、小山羊、小白鵝的話是否有道理,以及小豬把貓畫成大怪物后的感受等問題,幫助孩子們深入理解了課文所蘊涵的道理,同時也培養了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和表達能力。
總的來說,本次《小豬畫畫》的課堂教學是一次成功的嘗試,教師能夠充分挖掘課文中的教育資源,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策略,激發了孩子們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同時也提高了他們的語文素養和綜合能力。當然,在教學過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如個別孩子在朗讀和表演時還不夠自信,需要教師在今后的教學中給予更多的關注和指導。
小豬畫畫評課稿 3
《小豬畫畫》是一堂生動有趣的語文課,教師以小豬畫畫的故事為主線,通過生動的講述和豐富的課堂活動,成功吸引了孩子們的注意力。
在課堂上,教師注重培養孩子們的聽說讀寫能力,通過角色朗讀、情境表演等形式,讓孩子們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生字詞和課文內容。特別是角色朗讀環節,孩子們積極參與,模仿得惟妙惟肖,不僅鍛煉了口語表達能力,還加深了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同時,教師也注重引導孩子們思考,通過提問、討論等方式,激發孩子們的思維活力。在講到小豬畫畫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孩子們思考小豬為什么會把小貓畫成大怪物,讓孩子們明白做事情要有自己的主見,不能盲目聽從別人的'意見。
此外,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態度也非常值得稱贊,她始終以親切、耐心的態度對待每一個孩子,鼓勵他們大膽發言,積極參與課堂活動。
總的來說,這是一堂非常成功的語文課,不僅讓孩子們學到了知識,還培養了他們的聽說讀寫能力和思維能力。希望今后能有更多這樣的課堂,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成長。
【小豬畫畫評課稿】相關文章:
小豬變形記的評課稿10-24
《》評課稿02-05
評課稿02-10
課賽評課稿12-22
心理課評課稿12-31
復習課評課稿10-11
教師是怎樣評課的及評課稿04-23
《折扣》評課稿05-17
《鄉愁》評課稿09-25
散步的評課稿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