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一年級《100以內數的順序》評課稿
作為一位無私奉獻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評課稿編寫工作,所謂評課,顧名思義,即評價課堂教學,是在聽課活動結束之后的教學延伸。寫評課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100以內數的順序》評課稿,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年級《100以內數的順序》評課稿 1
100以內數的順序是學生在認識100以內數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這節課張老師從學生喜聞樂見的給數寶寶找房子的情境,引導學生發現100以內數的順序規律,培養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總結概括的能力。
亮點:
1.教師的語言富有兒童趣味,課堂常規落實到位。一年級的`孩子非常天真、樸實,教師的語言符合學生特點,富有童趣,通過給數寶寶找房子,學生感覺非常地親切、自然。在教學中,教師不斷強化課堂教學常規,比如:靜靜地翻書,書寫時既要寫的數字要漂亮、規范,還要寫得快一些,讓學生在有組織、有紀律約束的情況下認真聽課,并能跟隨老師的指令完成課堂任務。
2.留給學生自主探索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學中,教師通過讓學生獨立填寫百數表,小組交流自己的發現,學生能夠從橫著看、豎著看、斜著看,不同角度發現100以內數的順序規律,在發現中共享集體的智慧。
建議:
1.教學時間分配不合理,導致學生在獨立填寫100以內數的順序時占用了很多的時間,教師在講解規律時時間上感覺節奏過快,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不足。教師可以讓學生以口算的方式填寫百數表,可以節省大量時間。
2.練習難度較大,學生沒有切實掌握好運用100以內數的順序規律去解決問題,導致學生填寫出錯。對于發現的規律是否越多越好,還是應凸顯主要規律,需要認真揣摩、認真思考。
一年級《100以內數的順序》評課稿 2
聽了趙老師這節課,我不由得由衷的贊嘆:趙老師這節課是一節高效率的常規課。因為她雖然沒有多媒體課件的輔助,但她能大膽突破教材,另辟奚徑,勇于創新,將一節傳統的新授課變成了一節活動課,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喚醒了數學課堂的生命力。
老師把游戲式的有趣的教學方式貫穿始終。首先設計了一個抽簽的游戲:
a.宣布游戲規則:
將學生分成男生隊和女生隊,每隊派一名代表抽簽,先抽個位,再派一名代表抽十位,最后哪個兩位數大哪個隊就贏。
b.先比個位。
抽簽,問數字大的隊為什么這么高興?為什么數字小的隊有同學說沒關系?(關鍵看十位。)
c.再比十位。
先請一隊的學生抽,問另一隊你希望抽幾?為什么?再問先抽的隊,你們希望對方抽幾?為什么?
同時,設計這種游戲來完成新授課的任務,需要老師有很強的駕馭課堂生成的能力。預設與生成的和諧是教學的追求。本節課力求體現二者的完美結合,在預設中體現教師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著者、合作者、參與者的角色,在生成中體現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和自主、合作、探究意識和創新精神。例如在教學怎樣比較百以內數的大小的方法,不是單純的講解,而是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究方法,老師只是在教學過程中起著組織者、引導者的作用。
一年級《100以內數的順序》評課稿 3
《100以內數的順序》是在學生已經學習了“20以內數的順序”的基礎上展開的,將認數的范圍不斷擴大。本節課盧老師注重在整體讓學生數數和數感的培養。
1、充分利用數表,多方面研究,增強學生的數感和對數的整體把握。
教師由20以內的數表開始,讓學生按照數與數之間的聯系填寫空著的格子,讓學生初步感受后一個數比前一數多1。緊接著出示一張百數表,讓學生先把百數表填寫完整,寫生可以橫著填,也可以豎著填,在填的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橫著填時:后面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大1,豎著填時:下面的數比上面的數大10。橫著、豎著看完,再對角線看,感受個位、十位上數的`變化。
2、結合游戲,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數與數的聯系。
教師設計了“幸運大抽獎”的活動:每個孩子手里有一個寫著學號的紙條,教師出示條件,如比69大1的數是多少?學號符合條件的孩子獲獎。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體會數與數之間的聯系。
3、加強學生的語言表達,加強對數感的培養。
在利用百數表探究數與數之間的聯系時,要充分要學生表達橫排、豎排相鄰數的關系,盡可能讓每個孩子用簡練的語言描述,如:橫排后一個數比前一個數大1,豎排下面一個數比上面一個數大10,幫助學生在完成后面的填數打下基礎。
【一年級《100以內數的順序》評課稿】相關文章:
《數順序》評課稿10-29
《數順序》評課稿(6篇)12-02
《數順序》評課稿(通用10篇)06-08
《1000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10-10
《1000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12-09
《千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10-21
1000以內數的認識評課稿07-03
《千以內數認識》評課稿09-01
《1000以內數認識》評課稿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