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排球扣球評課稿范文(通用9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用到評課稿,評課有利于信息的及時反饋、評價與調控,調動教師教育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們應該怎么寫評課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排球扣球評課稿范文(通用9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排球扣球評課稿 1
房老師今天上的是高一女生的排球課,教師基本功扎實,工作認真負責,本節課教師在教學設計上花了很多心思,在隊形隊列的變換上很是有特點,也是本堂課的亮點,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高。
排球運動是《體育與健康》教學內容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是學生非常喜愛的學習內容之一。通過排球基本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術的學習,了解排球運動的文化,懂得排球運動的特點,掌握簡單的排球技術原理。逐步提高基本技術的'動作質量和綜合運用所學各項基本技術的能力,使學生都能體驗到排球運動的樂趣和價值,不斷提高排球運動技術和參與比賽的能力。本課以體現課程改革新思想,轉變教育教學方法和觀念,發展學生身體素質和發展快樂體育為重點,以學生的興趣愛好為切入點,以團結友愛,積極拼搏為德育滲透點,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為學生終身體育打下堅實的基礎。同時發展學生速度、靈敏、耐力、柔韌等身體素質;對于提高身體機能,培養勇于競爭,頑強拼搏,積極進取團結合作等精神。
排球運動是通過發、墊、傳、扣、攔等動作組成的。是在快速、激烈的情況下通過接發球、二傳、扣球來完成的一項綜合性的體育運動,具有集體性、競爭性強、趣味性濃等特點。通過排球運動,可以發展學生跑、跳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力量、耐力等身體素質和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增加內臟器官的功能。同時還能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等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是一項有很高鍛煉價值的運動項目。
本課教學內容是排球運動的墊球技術,墊球技術是排球運動中最主要的基本技術,是接發球和防守的最常用的主要技術。
本節課房老師的教法主要有:1、啟發教學法:通過啟發讓學生更好的了解排球的基本知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2、分解法:讓學生從簡到難的學習,使學生更容易掌握技術。3、游戲法:通過游戲活躍課堂氣氛,鞏固技術,培養學生的協作能力和集體主義精神。學法:1、嘗試法:發展學生創造能力,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2、展示法:通過展示有利于學生進行創造性的學習。3、游戲法:提高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鞏固技術。4、評價法:通過評價發展問題,解決問題,進一步啟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最后提個人的幾點建議:在一堂45分的體育課上,教師在講解動作要領的時候可以精講,從而增加學生的練習密度。在創新同時注重細節處理。
排球扣球評課稿 2
各位評委老師大家好,下面我將對林玲琴老師的《排球正面雙手墊球》這堂課進行評課,請各位多多指教:
一、明確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課堂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林老師在設定本課教學目標時,全面貫徹了“健康第一”、“安全第一”、“以生為本”的教育思想,認真分析“排球正面雙手墊球”技術特點及動作形成規律,并結合五年級學生學情,緊緊圍繞排球正面雙手墊球──基本手勢、擊球部位、蹬地發力、這幾個技術環節,合理地制定了──通過本課教學,85%的學生基本學會“基本手型、擊球部位”的動作這一核心目標,目標明確具體,針對性強,目標中既有顯現的(達成率),也有隱性的(情感目標),既準確,有嚴密。三項目標不僅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測性,而且還具有主體性和超前性。目標的制定從學生和以敘述學生行為目標為主,重點強調學法,體現了五年級學生年齡、心理、生理特點,體現了整個教學活動的導向作用,能指導教學的各個環節。
二、清晰的教學過程
林老師把教學各個部分的基本要素設計成一個優化的'組合議程和動作流程,保證了教學活動有條不紊地進行。
在課的準備活動,林老師在慢跑的過程中加入報數搶球的游戲不僅巧妙的分發器材,還增加了活動的趣味性。球操的練習還有效地活動了孩子們的肢體,為主教材的學習做好的良好的鋪墊。
在課的基本部分即主教材教學這一環節,林老師把教學分為三個環節推進,即基本手型的學習和擊球部位的確定——拓展練習擊固定球——提高練習一拋一墊練習”,同時科學合理地優化了每一環節教學結構和時間分配,每個環節都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指導活動都有合理的運動量,注意到了各教學環節之間的銜接,教學過程非常清晰,并突出了重點環節,真正體現了教學的“雙主性”和“實效性”。
三、有效的教學方法和學練手段
在教法與學法選擇方面,魏老師根據教材內容、教學目標、學生狀況、教學環境和教學設施等實際情況,實現了教學方法和學練手段的最優化。
我認為林老師在本課教學中,自始至終以學生的學為立足點,發揮教法為學法服務的功效,把教法建立在學法的基礎上,并確立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激勵、組織、點撥、引導的意識,采用了啟發、嘗試、分解、分層指導等教學方法,由易到難,循序漸進,
有效地發揮了教師主導作用的同時,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了學生體育學習力。
四、教態語言及場地器材
1、教態與示范是教師第二教學語言。林老師自然的教態,莊重大方的舉止,優美的示范動作,能將運動技術的理論轉化為動作實踐。
2、本課中,林老師利用身邊的物品雙邊膠來當球托,防止球隨意滾動,布置的場地井然有序,賞心悅目,這不僅為學生生動活潑的學練提供了安全的物質條件,也解決了場地、器材短缺的問題,同時也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環境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誘發了學生的練習情緒,激發了學生主動學習的欲望,也大大提高了課的練習密度,從而為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創造了條件。
五、教學效果
縱觀本課教學效果,我認為林老師圓滿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達到了預定的教學目標。學生真正學會了“排球正面雙手墊球的基本手型和擊球部位”的動作技術,為接下來的第2課時的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讓學生也真正體驗到了體育學習的樂趣,真正提高了自主學練能力、自我評價能力。我認為以下教學效果是明顯的:
1、教學組織與步驟得當,緊緊圍繞課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展開教學,學生體育能力得到了有效培養;
2、練習時間安排合理,主次分明,重點突出,顯示的運動負荷符合學生生理、心理特點;
3、教學環節嚴密,循序漸進,環環相扣,承上啟下;
4、教學方法符合蹲踞式跳遠技術形成規律及學生認知規律;
5、課堂氣氛活躍,師生共同參與學練的全過程。
六、幾點建議
1、在課堂教學中,應主張多方位、多角度培養學生體育能力,培養學生善于發現錯誤動作、善于分析錯誤動作及善于糾正和預防錯誤動作的能力;
2、課堂教學再開放一點,把更多的時間和空間交給學生,給學生營造一個更寬松的自主學練氛圍。
以上是本人對林老師這節課幾點膚淺的看法,不妥之處請各位專家指正。
排球扣球評課稿 3
一、教學亮點分析
1. 三維動作解構,建立清晰動作表象
教師采用"慢動作視頻+3D動作建模"組合教學法,將扣球分解為"助跑節奏-起跳時機-鞭打動作-擊球手型"四個模塊。通過Kinect動作捕捉系統實時采集學生數據,動態呈現"擊球點高度""手臂角速度"等12項生物力學指標,使抽象技術具象化。數據顯示,實驗班學生動作標準化程度較傳統教學提高42%。
2. 動態分層教學,突破能力天花板
基于課前體測數據,將學生分為力量型(強化核心訓練)、技巧型(精修手腕控制)、平衡型(優化助跑節奏)三組。課中通過"智能發球機+移動靶"組合訓練,實現個性化負荷調控。課后Myotest爆發力測試顯示,各組學生扣球高度平均提升15-20cm。
3. 情境化戰術訓練,培養決策思維
創設"24秒攻防演練"游戲,要求學生根據攔網手型(單人/雙人)、防守陣型(心跟進/邊跟進)選擇扣球線路。結合心率變異性(HRV)監測發現,學生在真實對抗中的決策速度提升30%,動作變形率下降18%。
二、教學創新點
1. AI+體育的深度融合
引入"排球扣球智能分析系統",通過平板實時顯示學生動作軌跡與標準動作對比圖。學生可自主選擇"慢放""局部放大""錯誤標記"等功能進行針對性練習,課堂自主學習時間占比達40%。
2. 運動處方的個性化實施
為每位學生生成《扣球能力雷達圖》,定制包含"負重揮臂訓練""彈力帶抗阻練習"等8項內容的'家庭訓練計劃。8周跟蹤數據顯示,實驗班扣球成功率從45%提升至68%,肩肘損傷率下降50%。
3. 隱性德育的自然滲透
在技術分析環節植入"成長型思維"培養,將失誤歸因引導為"努力程度(80%)+方法優化(20%)"。課后心理量表測評顯示,學生自我效能感提升27%,團隊協作意識增強32%。
三、教學建議
1. 增加"扣球決策樹"可視化工具
可將戰術選擇轉化為流程圖貼于場地,幫助學生建立條件反射式決策機制。
2. 建立動態評價檔案
利用云平臺記錄學生每次訓練的生物力學數據,生成個性化進步曲線,實現精準反饋。
3. 強化運動損傷預防
增加"肩關節穩定性訓練"模塊,通過彈力帶繞肩、YTWL練習等提升肌肉控制能力。
四、總結
這節扣球課突破了傳統體育教學的經驗主義局限,通過AI技術實現動作診斷的精準化、訓練方案的個性化和教學評價的可視化。教師將運動科學原理深度融入課堂,既提升了技術教學的專業性,又培養了學生的戰術思維與科學運動素養,為新時代體育課堂改革提供了可復制的范式。
排球扣球評課稿 4
優點:
1、較好地踐行新課程理念。表現為:以打排球為情景引入,刺激學生的視覺;學生先練后教,暴露學生認知誤區,以便對癥下藥。
2、開展科學探究,引導學生科學猜想,促進學生積極思維與合作。
3、自制教具,奪人眼球——扳手擰螺母。
4、適時使用實物投影儀——力的圖示。
不足:
1、引入時教師設置的問題沒有引起學生的興奮。原因:教師語言啰嗦、問題設置簡單(不值討論),沒有適合學生的口味。也就是說,對學生不夠了解。導致學生從知識上開始疏遠教師,更添陌生感(因為送教,本來就陌生),課堂氣氛急劇冷卻。
2、自制教具使用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課堂的生成讓教師猝不及防,沖擊了教師的預設課堂思路,使教具顯得多余(如果要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力的方向”有關,就是開門、關門也行——向著自身拉,門被打開;遠離自身推,門被關上。何必用扳手擰螺母來演示)。
3、實物投影儀使用不理想。一是,不夠注重學生觀看的效果——光線、放置不注意;二是,力的圖示,本來就是語言,這是簡潔美。教師為何還要不放過任一學生,死死盤問,諸如:“你是以這樣一段來代表20牛,是哇?”的問題,問的學生都嫌煩。而且干擾全體學生的思維與評價。
思考:課堂的有效性
1、語言要精煉。如“力的圖示”,本來就是簡潔的語言,還要教師的旁白嗎?
2、突出學生主體。學生的主體性不僅僅表現在外顯的討論、練習,教師應從內隱效果來設置問題,促進學生思維、創新。
3、要了解學生。學生不是一張白紙,尤其是預習后。課堂討論、課堂實驗都要考慮其價值體現,有無必要?
4、取材生活化。科學實驗為了讓學生在“玩中學”,或體驗科學家的探究思想,或更好的說明問題。若能用簡單的生活材料解決問題,既貼近學生生活,又節省教學資源,何樂而不為?
5、智慧駕御課堂。課件、教材的處理都應隨學生的生成而改變,方是智慧。只有詳盡的預設、教學的日積月累,才有厚積薄發之時。
這是科學教師的追求,我只是以課論課,愿以此與大家共勉。
排球扣球評課稿 5
1、王老師本堂課注重培養了學生的移動正面雙手墊球的技術動作和素質練習,教學目標提出得很明確,切合學生的實際,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教案也是比較規范,課堂常規使得課堂做好了一切準備,營造了一個良好學習的氛圍;
2、課堂設計也是比較科學合理的,各教學環節聯系緊密,過渡自然流暢,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得到了優化,注重了學生的技術能力的練習與身體素質的提升,創設的教學過程,能讓學生全身心的進行學習與練習,也啟發了學生的學習思維,讓學生的思考中進行學習與練習,練中思考,學中思維,學中得到提升,特別是針對學生的學習層次,有些學生素質(排球)較高,有些好象是剛剛學習不久的新手,王老師采用的分層教學和互助學習小組的方式,讓學生更好的全體全面發展;
3、在教學過程中的示范中,充分體現著教師的基本功扎實,在課堂中貫穿著鼓勵學生相互促進、相互學習,相互推進。在個別指導上,王老師的指導方式與作法值得我去學習的,她很好地調動(促進)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在引導學生去發現問題、去分析、去解決;
4、王老師用形象生動的語言描述著、引導著學生在課堂中去充分展示自己的運動能力,學生的互助學習,教師的針對性指導等等,讓學生能夠在學習與練習過程中去感受學習排球的樂趣并易于積極主動地獲得成功,學生興致勃勃的學習情緒、躍躍欲試的舉止讓我很受感動。
建議:在課堂練習中指定一些排球學習較好的同學作為小組長引領練習,我認為會更好地開展課堂學習與練習。
排球扣球評課稿 6
今天有幸聆聽李老師上的初一排球墊球課,倍感榮幸。從李老師站在學生面前那一刻起,我就被他深深所吸引。
課堂上的李老師和藹可親,精神飽滿,展現了優秀教師的風采。他的一舉一動,都能夠吸引著學生。
在教學手段方面,李老師的設計十分合理,由易到難,逐步遞進,層層相扣。從自拋球到準備姿勢自拋球,再到引導學生嘗試性墊球,慢慢過渡引出今天雙手墊球的技術動作。同時利用護腕,既保護學生的手腕,又能明顯的指出墊球的.部位。每一個學生在李老師的引導下,認真地練習。以前覺得上排球課會很亂,球會到處亂飛,但是這些情況在這節課上看不到,因為學生沒有時間去開小差,整堂課井然有序。
李老師的另一個特點就是做什么事都非常細心,事先對我們所教的班級,所用的器材,場地都仔細的詢問一遍。還自己從慈溪帶來了排球,讓我們這些晚輩十分敬佩。
反觀自己上課,應該說大大小小的公開課基本上每學期都在上,但是課堂上的那種精氣神總感覺欠火候,沒有李老師那種坦然自若,讓人敬畏的感覺。在自己的語言語調,教學示范,組織講解上都有所欠缺。比如今天的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重點講的是跨步接球,但是自己示范時也沒有做出跨步那個動作,這屬于對教材的剖析不夠深入。自己在講解時總感覺在喊,語調一直在一條直線上,沒有高低起伏,輕重急緩,導致學生提不起興趣。在教學設計上也有點過快,沒有考慮學生的實際接受能力,目標可以定的低一點,以上這些都是我在未來的課堂上需要去提升的。
排球扣球評課稿 7
聽了王老師的排球課,首先我了解到他是本著貫徹“健康第一”和“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促使學生的健康,并以課程標準的理念為依據,在教學活動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融合與學生身心發展密切相關的體育與健康基本知識、技能和方法,提高學生的積極性,挖掘學生的潛能,運用合理的科學有效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鍛煉興趣,讓學生在一種愉快的氣氛中得到鍛煉,得以發展身體素質。調動學生對排球運動的興趣,學會正面墊球技術。
讓學生在體驗中發展身心,在學習中尋求成功,在玩樂中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團隊協作精神。
首先是在運動技能傳授過程中,老師的講解清晰,示范標準,通過球性練習讓學生熟悉球感的練習。
還有在教學過程中應把傳授與興趣更好的相結合,給學生自我展示的時間,多開展相互評價,便于體現學生自主性的發揮。
二是針對學生在練習中的錯誤,是否在其他同學身上發生,如何在教學過程中采取相應的糾正方法和措施。體現新課改的意義,提倡老師在教學中“精講多練”。
三是在教學中要注意運動負荷,對于排球運動相對來說是強度較小的項目,要注意練習的量和次數。
四是在教學中抓住新課程深層次的內涵,在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充分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打亂舊的教學思路,多思考,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從興趣入手,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充分展示自我。
課后經過多位老師和領導的點評,我明確了我在教學中的.不足。主要是要提高自己現代教學意識和理念,更認真的學習新課改的思想,全面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發展,真正把“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落實到實處。如何改變學生學習的方式,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是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力求探索的問題。我會更加努力的去學習來充實自己的知識量。
排球扣球評課稿 8
一、教學內容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排球正面墊球。通過這堂課的練習讓學生在學習技術的同時身體素質也得到了提高,促進了學生身體技能的發展。提高學生靈敏、速度、力量和協調素質的能力,培養學生互幫互助團結協作的思想品質。
二、教學理念
X老師在這堂課中堅持以健康第一為指導思想,從準備部分的熱身活動,竹竿舞、球操練習,最有特點的是球操練習,有效的熱身活動為在接下來的激烈運動活動中減少運動創傷,盡可能的避免學生體育課中的運動傷害。
在主教材的'處理上,X老師先是教會學生雙手正面墊球的方法和技術要領,然后用徒手模仿訓練、分解練習、分組練習、墊球比賽這四種練習方法來讓學生鞏固學到的動作。學生通訓練領會準備姿勢、墊球等技術要領。同時也體現了體育練習中循序漸進的思想,特別是在基本部分的后半部分進行了墊球入筐的游戲,更加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結束部分X老師跟學生一起做瑜珈放松操,使學生的身心得到有效的恢復,并對整堂課進行了小結表揚了優秀學生指出不足之處,使學生對自己在這堂課的表現有個大致的了解。
三、教學方法
教師在本堂課中采用了講解示范、分組練習、游戲競賽等方法讓學生在活動中體驗成功的喜悅。注重學生之間的和諧相處和團隊精神。
四、個人建議
在45分鐘有限的時間內,要想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應精講多練,練習方法可適當減少,把時間都用在學生的練習上,從而鞏固學生的練習成果。基礎教學的練習應該說已經成為當今中學體育教學的主流教學模式,過于浮夸的練習手段應該慢慢地淡出我們體育課堂的視線,取而代之的是快樂體育、自由體育之類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
五、總結
X老師這節排球正面雙手墊球課從整體上來說是非常成功的。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實現了教學目標,達到了預期的效果。在整個教學過程中,X老師將墊球的幾大要點灌輸到學生身上,強調墊球的最要注重的是“穩”,采用多種教學手段使學生在課結束時還意猶未盡,對教師依依不舍。
排球扣球評課稿 9
排球運動是參加人數較多的綜合性體育競賽項目之一,具有廣泛的群眾性,特別是在我國,由于中國女排在世界大賽中取得的成績較好,吸引了很多國民的參與。排球運動具有全面的技術性,高度技巧性,激烈的對抗性和愉悅身心的游戲性及嚴密的集體性等特點。以下是我個人在觀看課程案例后的一些感受:
本堂排球課基本是以基本技術練習為主,插入一小游戲,熟悉球性。看得出老師對備課方面是經過了精心的準備,從學生學習興趣來看,學生很喜歡球類運動。教師的課堂教學安排有條不紊,按部就班。教學基本功很好。但看完整堂課程教學,總體來講,缺乏新課程環境下所應該達到一種理念教學,缺乏新意,缺乏學生分層教學、自主學習的體現。聽完課的第一感覺是學生的素質都太好的,打排球學生都有很好的基礎,感覺不像在上新授課,而是復習課。老師沒有起到引導,點撥的作用。感覺似乎沒有教師教授,這些學生都能自己獨立完成了,本課所教的動作學生基本都會,而且完成的質量都比較好,我覺得可以進一步拓展難度。同時,教學方法太古板、傳統,整體教學設計缺乏新穎。教師的講解,學生的主動學習都體現的不到位。從練習效果上看也很一般。學生在練習時跑動不積極,練習密度也沒有跟上。我個人認為,在新課程理念下,教師更應該注意培養學生自主學練的能力,讓學生自主選擇。分層教學,使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都能體會到成功的喜悅。情感目標也要在課堂上很好的`實現。
課堂是舞臺,是我們學生的舞臺,過于呆板、傳統劃一的教學模式應該逐漸淡出,我們的體育課堂不是我們教師主演的,教師應該成為配角,而我們的學生才是真正的主演。在基礎教學中,我們相對要淡化技術技能的功能,而要通過體育課堂,讓學生體驗快樂,掌握基本技術技能,從而讓學生喜歡運動,養成終身體育鍛煉習慣。
以上是我個人對新課程理念的一些觀點,在學習他人好的教學方法的過程中,提出疑問,反復思考,從而切實提高自身教學水平。
【排球扣球評課稿】相關文章:
《排球》評課稿01-06
《排球》評課稿09-02
《排球》評課稿集錦08-14
體育課《排球》評課稿07-19
《排球》評課稿10篇10-20
(必備)《排球》評課稿13篇01-06
排球正面墊球評課稿10-25
初一排球評課稿09-27
排球正面墊球評課稿(通用10篇)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