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折線統計圖》評課稿范文
5月8號外出學習匯報活動中,王澤霞老師執教的《折線統計圖》一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教師親切的話語、適時的評價及體態語言的使用,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享受到快樂,獲得積極的情感、學生敢說、想說,在生生、師生互動的過程中學習數學。
本課由學生熟悉的“五一蒙山旅游”引入,通過教師統計游客的數量,從而統計近幾年游客的數量。這個環節,教師沒有直接展示折線統計圖,而是通過多媒體課件,先展現了條形統計圖,進而生動形象地演示了整個折線統計圖的'繪制過程。這樣做既讓學生直觀形象地感知了折線統計圖的特征,也為后面自己繪制折線統計圖,提供了正確的方法。但是這節課在體現制作折線統計圖的全過程時指導有點少。
接下來,教師讓學生找出折線統計圖的要素,學生匯報時顯得比較零散,于是引導學生有序地觀察,著重觀察了統計圖上的對應點,及對應點之間線段的變化趨勢。從而學生感知到數據的變化,手勢表現形象,即游客數量逐漸增多,呈上升趨勢。此時教師拋出“根據上升趨勢,你又什么感想?”,激起學生的深入思考,讓學生聯想到今年游客的數量應該會更多,由此體現折線統計圖的應用價值,對未發生的事件進行合理的預測。
第三個環節,特意出示了原來的條形統計圖和折線統計圖,學生通過對比,進一步體會折線統計圖的特征:繪制簡便,能更好地看出數據的增減變化。師板書折線統計圖的優點。
此外,教師還注重了數學來源于生活的實例滲透。如心電圖、學生跳繩統計圖、身高統計圖。進而感知折線統計圖在現實生活的廣泛應用。
【小學四年級數學下冊《折線統計圖》評課稿范文】相關文章:
數學評課稿集錦15篇01-05
數學評課稿通用15篇01-05
數學評課稿(合集15篇)01-05
數學評課稿匯編15篇01-05
排球課評課稿01-02
小學英語評課稿(14篇)12-29
小學英語評課稿14篇12-29
散步評課稿01-18
白鵝評課稿01-16
統計評課稿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