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音樂課欣賞課踏雪尋梅評課稿
3月20日,我參加了瑞安市中小學歌唱教學研討課及音樂研修班第一次會議,聆聽了萬松實驗學校的陳青老師和瑞安市外國語學校的胡秋莉老師精心準備的《春天》、《踏雪尋梅》兩節歌唱課。接下來,我來談談對《踏雪尋梅》一課的感受。
一、注重訓練學生訓練學生掌握正確的歌唱呼吸方法及發聲方法,打好合唱基礎。
要想使合唱聲音協調統一,各聲部均衡和諧,就必須掌握正確的歌唱呼吸、發聲等歌唱技能技巧。胡老師在上課之初,就運用柯爾文手勢,指導學生用正確的發聲技巧演唱音階。通過多次范唱,采用“打哈欠”這樣形象的比喻,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歌唱理念,為合唱教學打下基礎。
二、過于注重音樂要素的變化,忽視了歌曲的情感體驗。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強調歌曲力度的變化,處理得太過強硬,失去了音樂自身的旋律美。例如在“四個響叮當”處,胡老師做了漸強的處理,到最后一個“響叮當”的時候,過強且硬,讓人聽出了些許演唱革命歌曲的感覺。在我的理解,這里每個音上都標注了頓音記號,應該唱的輕松跳躍,充分體現出騎驢踏雪賞梅的美好意境。
三、鋼琴運用太少
胡老師自身有非常扎實的基本功,較多采用清唱為學生做示范。但是在開課這樣一個大環境下,而且是第一次上課班級,學生音準難免發生偏差。當學生唱了一段時間再發現不準,才用鋼琴帶。這樣一來,學生對自己演唱聲部的音準就會模棱兩可,影響最后的和聲效果。
胡老師的這堂課,讓我想起了自己上合唱課時的一些場景,這些問題恰恰都是我自身存在的問題,所以怎樣更好地設計合唱課,讓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較好完成教學目標,是我的一大難題,希望自己能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不斷反思和改進!
【音樂課欣賞課踏雪尋梅評課稿】相關文章:
《踏雪尋梅》評課稿07-24
小學音樂課評課稿06-07
《踏雪尋梅》評課稿(通用10篇)06-16
小學音樂課晚鐘評課稿范文07-03
幼兒園音樂課評課稿范文06-01
音樂課的評課稿范例(通用19篇)05-21
小學音樂課的評課稿范文(通用10篇)11-28
初中音樂課的評課稿范文(精選10篇)05-23
小學音樂課晚鐘評課稿(通用17篇)07-24
小學音樂課跳繩評課稿(通用7篇)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