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海峽兩岸生態農業觀光園項目建議書
導語:下面一篇是有關于海峽兩岸生態農業觀光園項目建議書范文,歡迎閱讀。
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業人口占全國人口的四分之三,解決好農民、農村、農業“三農”問題 ,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堅持走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科技創新,完善現代化農業產業體系,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促進園藝產品規模種養,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和農產品加工業、流通業,促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標準化、規模化、集約化,已經成為黨和政府的一項極為重要的工作。
“十二五”全國現代農業發展規劃中指出,“十二五”時期,加快發展現代農業機遇難得。一是工業化、城鎮化的引領推動作用將更加明顯。工業化快速發展,信息化水平不斷提高,為改造傳統農業提供了現代生產要素和管理手段;城鎮化加速推進,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為農業實現規模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創造了有利時機;城市人口增加和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以及擴大內需戰略的實施,為擴大農產品消費需求、拓展農業功能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空間。二是政策支持將更加強化。隨著我國綜合國力和財政實力不斷增強,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力度將進一步加大,支持現代農業發展的物質基礎更加牢固。三是科技支撐將更加有力。科技創新孕育新突破,全球綠色經濟、低碳技術正在興起,生物、信息、新材料、新能源、先進裝備制造等高新技術廣泛應用于農業領域,現代農業發展的動力更加強勁。四是外部環境將更加優化。全黨全社會關心農業、關注農村、關愛農民的氛圍更加濃厚,形成合力推進現代農業發展的新局面,廣大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將得到進一步激發和釋放。
以生態農業為核心,以現代都市農業高端和產業高端為重點,以生態經濟學、循環與低碳經濟理論及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應用循環經濟學、有機食品學、生態農業等基本原理,圍繞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快產業調整和向現代都市農業轉型。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積極發展生態農業、設施農業、有機農業、觀光農業,促進農業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
海峽兩岸生態農業觀光園在充分利用現有農村空間、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村人文資源的基礎上,通過以旅游內涵為主題的規劃、設計與施工,把農業建設、科學管理、農藝展示、農產品加工、農村空間出讓及旅游者的廣泛參與融為一體。海峽兩岸生態農業觀光園統一規劃的集農業生產、觀光、休閑、娛樂、教育為一體的有組織的生態農業觀光園區、觀光農業帶,走向多元化、多層次規模經營。它改變了傳統農業僅關注于土地本身的大耕作農業的單一經營思想,把發展思路拓展到“人地共生”的'旅游業與農業結合的理想模式。
海峽兩岸生態農業觀光園高起點、高標準、高科技含量、高投入、高效益和豐富的中華農耕文化內涵,可為農業休閑、生態農業(生產合作社)產銷、綠色農產品交易及物流、農業科普創造亮麗的多元農業景觀,滿足國內外游客綠色休閑文化消費的需求,并提高農業附加值。此次,**臺科農業科技公司引入臺灣生態農業觀光的先進經營理念與經營模式,合理利用河北省**市的自然資源及農業資源開發國家級兩岸高新科技生態農業觀光園。觀光園占地面積二萬畝,總投資五十六億元人民幣,園區內建有八千余套新型農業玻璃溫室,以突出臺灣精致農業高新科技成果,促進科技成果的轉化為主要目標,并將良種擴繁技術、節水灌溉、高效栽培、集約化種養技術、平衡施肥和信息技術等農業高新技術作為項目的優選內容。以高效、生態、特色、觀光為特點,集生產、科研、推廣、旅游于一體,突出高起點、高科技和高效益。
【關于海峽兩岸生態農業觀光園項目建議書】相關文章:
關于生態農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三篇01-02
關于項目建議書的批復06-15
示范項目建議書01-23
項目建議書的批復范文08-16
示范項目建議書4篇01-24
景觀規劃項目建議書12-25
生態農業公司規章制度范本11-19
建筑工程項目建議書12-24
牡丹油料生產線項目建議書12-29
幼兒園禁煙建議書模板-建議書1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