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簡報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簡報范文(精選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簡報在生活中的使用越來越廣泛,簡報是具有匯報性、交流性和指導性特點的簡短、靈活、快捷的書面形式。你知道什么樣的簡報才能算得上是好的簡報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簡報范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簡報1
近日,市委副秘書長、市委督查室主任魏坤隆一行六人來高新區督導調研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高新區工委副書記程光磊,工委委員、組織人事部部長楊新國及各相關部門主要負責人參加督導調研。
會上,市督導調研組認真聽取了高新區近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情況匯報,并對全市營商環境考核工作征求了意見建議。市督導調研組充分肯定了高新區前期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指出近年來高新區持續簡政放權,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總體走在全市前列,激發了市場活力。在科學規范審批事項管理方面,高新區及時承接落實上級取消及下放審批事項,調整優化區級行政權力清單,搭建審批中介服務平臺,清理規范涉審批中介服務收費。在優化審批流程,提升政務服務效能方面,高新區積極推進"兩集中、兩到位"改革,加強行政服務大廳軟硬件建設,打造"互聯網+政務服務"模式,推行建設項目聯合審批,積極推進建設項目區域化評估評審,強化行政事業性收費監管,規范行政審批收費管理。
高新區優化營商環境領導小組副組長、工委委員、組織人事部部長楊新國表示,高新區工委、管委會會高度重視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在前期大量工作的基礎上,將繼續落實工委、管委會領導掛包責任制,牽頭抓好優化營商環境相關工作。他代表高新區工委,建議市優化發展環境打造"三最"城市領導小組及相關業務主管部門科學調整考核排名方法,進一步明確考核要求和排名原則,及時將得分、排名情況反饋高新區各責任部門,便于做到查缺補漏,及時改進工作。同時希望市級部門加強業務指導和培訓,通過組織專題業務培訓、召開工作聯席會議等方式,加強對區縣相關部門下放審批業務的指導,使審批人員科學高效行使審批權,提升區縣審批監管水平,市級主管部門應加快融合各部門專網進度,實現行政審批互聯互通,消除"信息孤島",提高審批效能。
下一步,高新區將以此次督導調研為契機,進一步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扎實推進"三最"城市建設,通過細化工作方案,超前計劃,早謀劃早開展,做到重點事項提前預備,預備工作重點明確,確保高新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繼續走在全市前列。
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簡報2
“從選址、落戶,再到注冊,只用了三天時間”。近日來,以“優化發展環境”為題,集中報道人們能聽到各地優化營商環境疾疾的腳步聲。
迎著人民群眾期盼的方向,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注定能迎來一片深藍大海。去年底,我省“一件事一次辦”事項目錄“擴容”,新的“一次辦”事項,直抵企業和群眾更高關注度的訴求。展望未來,我省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將向廣度、深度邁出堅實的步子:廣度上,逐步推行跨縣辦理、跨市辦理、跨層聯辦、全省通辦;深度上,致力于加快實現“一件事一次辦”掌上辦,提升辦理智能化水平,對簡單的“一件事”,一律下沉到鄉鎮(街道)、村(社區),實現“就近辦”。
以敬民之心,行簡政之道。我省優化營商環境的改革,始終堅持以企業和群眾需求為導向,聚焦與市場主體聯系最緊密、群眾反映最強烈的領域和問題,把辦事的“小窗口”當作改革的“主戰場”,為加速全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開山辟路。
面對疫情防控這場大戰、大考,良好的營商環境就是沖抵疫情影響的“防波堤”,是盡快實現生產生活正常秩序的`“先手棋”。抗擊疫情期間,全省各地積極推行線上全程辦、預約錯時辦、特事秒批辦、容缺承諾辦、專人輔導辦、主動幫代辦等一系列舉措,為戰“疫”、復產“兩場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手抓”,發揮出“護航”“加油”的作用。
迎難而上、化危為機,是奮力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的方法與路徑。盡快實現復工復產、達產達效,需要廣大企業弘揚企業家精神,積極作為、主動出擊,更需要政府職能部門以更優的發展環境,為企業輕裝上陣鼓勁解憂。
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簡報3
為加快推進全市農業農村系統營商環境建設工作步伐,提高服務水平,7月21日上午,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祝學強帶領相關科室工作人員到市行政審批大廳窗口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宣傳活動。
活動現場,工作人員通過發放宣傳資料、講解知識、問題答疑等形式,向過往群眾宣講市農業農村局在優化營商環境的政策和具體案例,讓辦事群眾對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重要意義和內容要求有更深入了解,切實將助企紓困政策、各項惠農政策宣傳到位,落實落地,推動優化營商環境建設不斷走深走實。當天上午,共發放宣傳材料1000余份、消毒藥品10件、解答群眾各類咨詢問題25個,受到過往群眾一致好評
下一步,市農業農村局將持續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系列活動,通過廣播、報紙、門戶網站、微信公眾號等媒體對活動開展情況進行廣泛宣傳,進一步營造良好營商環境輿論氛圍。
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簡報4
2022年菏澤市優化營商環境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六場召開,全面介紹我市減稅降費及政府采購工作舉措、進展成效等情況。市財政局黨組副書記、市預算績效評價中心主任許雪忠,市財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馬勇,市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徐振起介紹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據發布,今年以來,為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持續優化營商環境,貫徹落實好中央和省、市優化營商環境各項安排部署,市財政局和各責任單位協同配合、統籌推進,狠抓減稅降費領域各項政策任務落實落細,切實為市場主體減負增效。據統計,截至2022年11月10日,全市累計退稅減稅緩稅降費105.18億元。其中,完成留抵退稅59.81億元,是去年全年退稅總量的2.14倍。有力提振了市場主體發展信心、激發了市場主體活力,對促進我市經濟社會穩定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小微企業廣泛受益。我市嚴格落實國家和省級出臺的一系列稅費優惠政策,支持小微企業渡過難關、持續發展。一方面,快速退稅,直接增加企業現金流。4-10月份,全市有2056戶小微企業獲得留抵退稅,退稅戶數占到退稅企業總戶數的87.68%。另一方面,大幅減稅,有效降低市場主體負擔。免征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加大小型微利企業所得稅減免力度,將減半征收“六稅兩費”政策范圍由小規模納稅人擴展到小型微利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小微企業“六稅兩費”減免3.84億元,惠及30.13萬戶次。同時,我市在2020-2022年連續三年免征小規模納稅人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多項政策集中發力,有效降低了小微企業稅費負擔、緩解了資金壓力,進一步增強了生存和發展能力。重點行業減負明顯。4-10月份,制造業等6個行業的退稅規模占全部退稅的51.64%,其中,制造業占比達到29.38%;2022年,還為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26.84億元。另一方面,聚焦交通物流行業綜合施策。免征公共交通運輸服務、快遞收派服務增值稅,暫停鐵路、航空運輸企業預繳增值稅,將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納入全額退稅范圍等。研發創新增添動力。我市將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比例由75%提高至100%,鼓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持續激發創新活力。同時,延續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減按50%征收政策。
據介紹,今年以來,市財政局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決策部署,持續深化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積極履行監管職責,不斷提升服務效能,持續優化政府采購營商環境。主要開展了以下工作:
圍繞高效便捷,著力提升供應商的“獲得感”。在采購預算環節,今年實現了電子化政府采購系統與預算管理一體化系統互聯互通,從源頭上落實“無預算不采購”的要求。在公開公示環節,從2021年5月起,采購人要在發布采購公告之前,至少提前30日向社會公開采購意向,支持供應商更早、更好的.知曉政府采購計劃內容。在采購實施環節,不僅取消了政府采購投標保證金,而且不再要求參與政府采購的供應商提供紙質的納稅、社保等證明材料,有效減輕了供應商交易成本。另外,今年推行了評審專家異地在線評審,努力實現零跑腿、零成本、零接觸。在合同簽署環節,要求采購人與供應商簽訂合同時間由發布中標公告后30個工作日壓縮到10個工作日以內。
在合同支付環節,實行政府采購預付款制度,要求采購人在合同簽訂生效且具備實施條件后5個工作日內支付預付款。圍繞金融創新,著力解決供應商的融資難題。截至目前,我市累計實現政府采購合同融資12.6億元,惠及企業83家,有效緩解了供應商資金壓力。在采購人監督、評審專家監督和代理機構監督等方面,圍繞公平公正,著力完善政府采購監管機制。另外,今年著力創新政府采購績效管理,制定了市級政府采購項目支出績效評價辦法,對46個單位187個政府采購項目實行績效自評,聘請第三方服務機構開展重點績效評價,查找在采購流程、項目實施、資金使用中的薄弱環節,及時糾偏糾錯,努力提升政府采購資金的使用效益。圍繞平臺建設,著力打造政府采購誠信體系。今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菏澤市政采信用信息化管理系統,有效實現對政府采購活動事前、事中、事后監管。
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簡報5
2022年,瀘溪縣農業農村局緊緊圍繞縣委、縣政府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強化責任擔當,積極主動作為,深入推進“營商環境攻堅年”活動,努力優化辦事流程、提高審批效率、提升服務效能,為全縣優化營商環境注入新活力、增添新動力。
多舉措優化營商環境:一是加大政務公開,積極主動依法依規做好各項信息公開,利用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完成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核發備案登記、水產苗種產地檢疫、農藥經營許可、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登記等服務事項掛網公示754項,其中主項服務295項,其它服務295項,切實提高政務服務規范化、透明化管理水平。二是優化辦事流程。行政審批事項入駐政務大廳窗口辦理,嚴格執行“一窗受理”模式,嚴格落實首問負責、限時辦結、一次性告知等辦事制度,提供從前臺受理、勘查現場、到后臺審批的一條龍服務,確保群眾“少跑腿”。累計完成進駐事項辦件量459件,其中行政許可辦理457件,依申請類公共服務辦理2件。三是加強監管執法。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制度,建立隨機抽查事項清單、檢查對象名錄庫和執法人員名錄,保障行政綜合執法工作公正、公開、透明。組織農資市場巡查檢查43次,檢查經營門店和企業總數共312家次;巡河打擊非法捕撈116次,立案查處非法捕撈案件9起,移送司法機關4起;查處運輸、經營應當檢疫而未經檢疫的生豬案2起。
強化惠農政策落實,服務三農,把農業產業做大做強:一是全力穩住農業發展“基本盤”。積極克服疫情災情等不利影響,全力推進災后恢復生產,農特產業總面積穩定在49萬畝,糧食種植面積穩定在24.32萬畝。加快推動重點產業項目建設,興隆場白茶加工廠、洗溪紅酒莊園、茶產業綜合體等一批三產融合項目建成投用。二是全力破解經營環境“腸梗阻”。扎實開展農資打假專項行動、農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整治“利劍”行動,拉網式檢查90余次,完成農產品速測792批次,定量檢測175 批次、合格率99.6%,確保群眾“舌尖上的`安全”。縣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被農業農村部命名為第四批全國農業綜合行政執法示范窗口。三是全力打出企業服務“組合拳”。加強涉農企業幫扶指導,協調各方解決企業發展實際困難。開辟“綠色通道”,為各類涉農市場主體提供更加便捷、高效、務實的“點對點”服務。2022年,幫助企業成功申報項目資金1800余萬元;為40余家涉農主體申報貸款貼息,貼息額達30余萬元。
聚焦優化營商環境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部門的職能作用,切實增強主動服務意識,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全力優化營商環境,以高質量農業農村發展助力鄉村振興。
【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簡報】相關文章:
優化營商環境簡報07-05
全國優化營商環境簡報(精選17篇)07-11
關于優化營商環境簡報09-13
開展優化營商環境簡報09-24
年初優化營商環境簡報范文06-19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簡報12-17
優化營商環境的工作簡報12-18
優化營商環境工作簡報09-28
優化營商環境簡報(15篇)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