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關于鄉鎮應急宣傳教育工作計劃范文
為深入開展面向全社會的宣傳教育,做好應急預案的解讀,普及突發公共事件的預防、避險、自救、互救、減災等應急防護知識,增強公眾的公共安全意識、社會責任意識和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綜合素質,提高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能力,特制定本計劃。具體內容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切實加強我街道基層組織作用,深入開展應急管理宣傳教育活動,大力提高公眾的公共安全意識和自我防護素質,提高各村、站所、學校等基層單位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應變能力,最大限度的預防和減少突發公共事件造成的損失,保障公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維護我鄉社會穩定,大力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建設。
二、主要內容
(一)各村、院、站、所、學校要結合實際,深入分析公共安全形勢,辦事處要切實履行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做好應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總體思路和具體措施;宣傳預案的主要內容和處置規程。圍繞辦事處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進行深入宣傳。采取積極有效措施認真貫徹落實總體應急預案以及街道、村總體應急預案的要求,切實做好應急管理工作。負責處置突發公共事件的單位和站所要在保密規定的范圍內,公布有關突發事件應急預案、公布負責人電話等。以上工作,由應急辦負責落實,各村委會、院、站、所、學校等有關單位共同配合。
(二)以應急知識宣傳普及為重點,提高公眾對突發事件的預防、避險、自救、互救和減災等能力。以發送《防災應急宣傳單》為契機,進一步宣傳普及公共安全知識、災害知識和公眾自救互救知識。按照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前、中、后的不同情況,分類宣傳普及應急知識。事發前,使公眾了解突發公共事件的種類、特點和危害,掌握預防、避險的基本技能;事發中,使公眾掌握自救、互救知識,普及基本逃生手段和防護措施,在事發的第一時間如何迅速做出反應,如何開展自救、互救;事發后,使經歷突發公共事件的公眾撫平心理創傷,恢復正常社會生產生活秩序等,提高公眾應對突發公共事件的綜合素質。
1.發放科普讀物、制作宣傳品。充分整合街道科普宣傳的優勢,廣泛收集有關災害和應急處置方面的資料,分類別整理有關應急知識,通過發放宣傳品、制作宣傳板面、出宣傳板報的形式深入開展區域性的宣傳教育工作。由村、院、站、所、學校負責組織并實施。
2.在村委會、學校等公共場所設立宣傳欄,擺放展板,懸掛標語,發放宣傳單,利用村廣播、辦板報等方法,從不同層面加大應急管理工作宣傳教育的力度。由綜治辦、安監辦、計生辦、司法所等單位負責組織并實施。
3.開展應急宣傳教育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的“四進”活動。結合五五普法工作,開展應急管理特別是公共安全知識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的活動。結合我街道地處城鄉結合部這一特點及應急工作實際,各村以防范自然災害、事件為重點,企業以安全生產為重點,各村、學校以平安建設為重點,采取典型事件示范開展宣傳教育等方法,加強宣傳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由綜治辦、司法所、安監辦等共同負責組織實施。
4.有針對性地對特定人群進行應急知識宣傳教育。對外來民工、暫住流動人口和外籍在江人員,采取出墻報、發放應急救護知識內容的宣傳冊等方式進行。由綜治辦、司法所共同負責組織實施。
(三)以專題宣傳活動為載體,樹立公共安全意識和社會責任意識。開展公共安全主題宣傳活動。通過每年“全國消防日”、“全國科普日”、“科技活動周”、“安全生產月”、“法制宣傳日”等,開展形式多樣、內容豐富、聲勢浩大的公共安全主題宣傳活動,使群眾了解宣傳普及有關應急管理的法律、法規知識,以及安全知識,掌握避險和自救、互救等基本知識,增強公共安全意識。由安監辦負責組織實施。
三、工作要求
1.將日常宣傳與重、特大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的宣傳教育工作結合起來。建立和健全應急管理宣傳教育的長效機制,經常性地開展公共安全和應急管理宣傳教育。特別要利用突發公共事件發生后,社會各界廣泛關注的有利時機,結合救援和調查等工作的開展,及時、動態地進行宣傳教育,擴大宣傳效果。
2.把應急管理宣傳教育和開展應急咨詢服務結合起來。隨著應急觀念的深入人心和各種應急工作的不斷開展,社會公眾將從被動接受宣傳向主動了解、學習相關應急知識轉變,應急管理也要從宣傳教育向應急咨詢轉變。
3.加強組織指導和督促檢查,確保宣傳教育效果。安監辦負責宣傳教育總體實施方案的指導和協調工作,對各村委會、站所、學校的宣傳教育工作進行督查,確保宣傳教育工作取得實效。
【鄉鎮應急宣傳教育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應急宣傳教育的工作計劃(精選10篇)07-21
應急救援宣傳教育培訓的工作計劃11-13
鄉鎮森林防火應急方案04-16
鄉鎮洪澇災害應急預案07-23
鄉鎮森林防火應急演練簡報(精選30篇)08-03
鄉鎮消防應急演練簡報(通用14篇)05-18
鄉鎮消防應急演練簡報范文(精選25篇)10-15
鄉鎮應急管理工作總結范文06-09
鄉鎮婦聯工作計劃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