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農村公共服務設施調查報告
一份媒體的調查報告顯示,目前,衛生、醫療、垃圾處理、飲水、信息基礎設施等許多方面,農村公共服務仍不盡如人意。
9月28日,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鄉村調查項目組在北京發布了《中國農村公共服務現狀報告》(下稱《報告》)。據調查,近六成農民家庭仍在使用旱廁;由于鄉鎮醫院功能弱,近七成的農民在就診大中病時,會首選到縣級或更大規模醫院的就醫;超六成農民認為現有的垃圾處理設施不能滿足村民的需要;74%的受訪者表示所處村中沒有修建污水處理設施和站點,養殖業廢水大量未經處理直接排放;約三分之二的村民表示,村中沒有電商服務站。
調查樣本涉及全國十二個省份,不過,樣本數較小;共收回有效問卷415份,其中農民359份,基層干部56份,平均年齡49.8歲。
基層醫療薄弱
《報告》顯示,在遇到小病時,50%的農民會選擇去村衛生室,去鄉鎮衛生院和縣級醫院的分別占21%和13%,另有16%的農民會選擇自己買藥、不看醫生。
在遇到村衛生室無法醫治的病癥時,68.4%的受訪者會選擇到縣醫院就診,另有17.8%會選擇到省、市醫院,只有12.1%的農民會選擇去鄉鎮衛生院。
大醫院人滿為患,鄉鎮衛生院門可羅雀。報告認為,后者的功能沒有完全發揮,國家投入的大量資金面臨浪費,沒能實現“小病不出村,中病不出鎮”。對此,有鄉村醫生在報告中建議,縣鄉村三集醫療機構實行統籌管理,建立醫生輪崗制度,解決鄉鎮衛生院無人問診、無人看病的問題。
垃圾處理能力不足
據《調查》,61%的受訪者認為,現有的垃圾處理設施不能滿足需要。同時,只有65%的受訪者表示,會將垃圾扔進垃圾桶或垃圾站,而17%的農民表示會隨意丟棄垃圾,15%的受訪者表示會自家焚燒。
74%的受訪者表示,所處村中沒有修建污水處理設施和站點;55%的受訪者表示,會將養殖廢水不經處理就直接排放。80%的受訪者認為我,有必要和鄰村合作建設環衛設施。
同時,近六成農民家庭仍在使用旱廁,衛生廁所普及率遠低于國家公布的75%標準。42%的受訪者表示想改造但難度太大,23%表示“不知道怎么改”。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農村年生產垃圾約1.1億噸,至少有0.7噸未作任何處理。同時,全國每年產生生活污水80億噸,但目前96%的村莊沒有排水渠道,垃圾處理和污水治理依然任重道遠。
報告認為,農村人居環境治理,面臨人、資金和技術“三道坎”。
物流是電商最大瓶頸
《報告》顯示,在已通寬帶的村莊中,仍有約50%的農民不上網。“不懂”上網是主因,占67%;另有16%的人表示上網費用太高,10%表示網絡不穩定。
手機是農民上網的主要工具,約三分之二的受訪者表示用手機上網。農業部提出,要用三年時間教會農民用手機上網。調查中,有75%的村干部表示,村里或鄉鎮已對農民開始相關培訓。
72%的村干部表示,村里已有村民開始涉足電子商務,買賣農產品,但物流是最大瓶頸。約三分之二的村民表示,村中沒有電商服務站,“最后一公里”的問題仍需解決。
同時,農產品網上銷售的通道也受到制約。只有17%的村中擁有快遞點,近八成村民郵寄信件或者包裹仍需跑到鄉鎮級的快遞點(26%)或郵局(53%),這也導致生鮮農產品不能走得更遠。
【農村公共服務設施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鎮農村公共產品現狀調查06-01
農村小學調查報告09-09
農村飲水調查報告11-25
農村現狀調查報告10-13
農村醫療調查報告08-03
關于農村的調查報告09-26
農村發展的調查報告06-21
公共機構節能情況調查報告10-03
農村環保調查報告樣本09-02
農村酒類市場的調查報告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