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胞生長曲線的繪制實驗報告范文
篇一:實驗五 微生物生長量的測定及生長曲線的繪制
一、實驗目的
學習了解微生物生長量測定的方法
學習了解細菌生長曲線的繪制方法
學習掌握血細胞計數板的使用方法
(一)微生物生長量的測定
計數法 重量法 生理指標法
1、顯微鏡直接計數法
(1)利用血細胞計數板計數
(2)涂片計數
2、活菌菌落計數法
3、濾膜法
(二)細菌生長曲線
將單細胞細菌接種到恒定容積的液體培養基中,不補充營養物或移去培養物,細菌以二分裂方式繁殖,以時間為橫坐標,細菌數目的對數值為縱坐標,可畫出一條反映細菌在整個培養期間菌數變化規律的曲線,稱為生長曲線(growth curve)
篇二:細胞生長曲線的測定
細胞生長曲線的測定
一、實驗目的
掌握測定細胞生長曲線的.方法。
二、實驗器具
24孔細胞培養板、微量加樣器、eppendorf管、吸頭、吸頭盒、顯微鏡、細胞計數板、載玻片、蓋玻片、吸管、試管架、普通顯微鏡、細胞懸液、0.4%臺盼藍。
三、實驗方法
1. 培養細胞:首先在24孔細胞培養板內分別接種相同數量的細胞,計數并記錄接種的細胞懸液密度,接種時間記為0小時。
2. 計數細胞密度:從接種時間算起,每隔24小時計數3孔的細胞密度,算出平均值。為提高準確率,對每孔細胞可計數2-3次,如此操作至第七天結束。
3. 繪制曲線:以培養時間為橫坐標、細胞密度為縱坐標,將全部結果在坐標紙上繪圖,即得所培養細胞的生長曲線。
篇三:MTT法繪制生長曲線
實驗材料:
1,5%FBS-L-DMEM, 5x104個/ml細胞懸液,5mg/mlMTT溶液,DMSO,0.01M PBS,2, 96孔板共7個,酶標儀,50ml離心管,1.5ml離心管,0.22μm濾膜,錫箔紙,MTT工作液(1ml/管)
實驗步驟:
1, 分別選取生長良好的P1、P3、P5代BMSCs消化后制備成細胞懸液,調整細胞密度為5x104/ml。接種到96孔板,每孔接種200μl細胞懸液進行培養(每孔1x104細胞)。
2, 培養16-48后,每天選擇6個培養孔各自加入MTT溶液(5mg/ml)20μl,37℃繼續孵育。
3, 孵育4h后終止培養,吸出孔內上清,此時應該傾斜96孔板,用槍頭小心的將上清液吸去,不可吸去下面的結晶顆粒,慢慢吸去。每孔加入150μlDMSO,室溫振蕩10min,使結晶充分溶解,于試驗孔平行設不加細胞只加培養液的空白對照1孔。
注意事項:
【1】 1, 兩種方法分離小型豬骨髓間充質干細胞的比較
分別取兩組0,1,3代細胞,制成1x103的細胞懸液,接種到96孔板,每孔細胞懸液200微升,置37℃、5%CO2飽和濕度孵箱內孵育,各組每24小時分別取出4孔,每孔加入MTT(2mg/ml)20微升 37℃孵育,4h后吸棄孔內培養液,每孔加入150微升分析純的二甲基亞砜,移至酶聯免疫檢測儀上振蕩10min,用分光光度計在492nm波長處測定每孔的吸光度值(OD492),以OD(492)值為縱坐標,時間為橫坐標繪制生長曲線
【2】 來自:SD大鼠骨髓間充質干細胞體外分離培養的實驗研究
大鼠MSCs生長曲線測定:為了定量測定大鼠BMSCs的生長狀況,對來源于同一動物的原代細胞進行連續培養。分別選取生長良好的P1、P3、P5代BMSCs消化后制備成細胞懸液,調整細胞密度為5x104/ml。接種到96孔板,每孔接種200μl細胞懸液進行培養(每孔1x104細胞)。次日起每天選擇6個培養孔各自加入MTT溶液(5mg/ml)20μl,37℃繼續孵育4h后終止培養,吸出孔內上清,每孔加入150μlDMSO,室溫振蕩10min,使結晶充分溶解,于試驗孔平行設不加細胞只加培養液的空白對照1孔。在酶標儀上選擇570nm波長,以空白孔調零,測定各孔吸光度(A)值,連續測7天,以時間為橫軸,A值為縱軸繪制細胞生長曲線。
【細胞生長曲線的繪制實驗報告范文】相關文章:
實驗報告范文01-20
實驗報告范文(15篇)01-20
實驗報告范文15篇01-20
實驗報告范文(集錦15篇)01-20
倉儲實踐實驗報告01-13
《血染的實驗報告》讀后感01-20
《血染的實驗報告》讀后感3篇01-20
民間文學課題實驗報告01-20
植物生長調查報告01-01
復函的范文0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