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菜園治理攻略
家中有一個小菜園,土壤肥沃。
在雨水充沛的情況下,各種野生植物就勢崛起,迅速“霸占”每一塊土地,有機物瞬間被“吞噬”。為了維護蔬菜公民的安全,我決定和爸爸媽媽重新治理菜園。
治理菜園并非易事,必先制定完整計劃。
計劃第一步,自然是去除雜草。對于我來說,有效辨別野生植物和蔬菜并非易事。好在有學識豐富的爸媽,教我認識雜草的特點,上手后,發現它們并不難。只不過,都說“斬草要除根”,倘若野草的根部殘留,可就“春風吹又生”了。所以拔草就需要巧妙的方式,抓著葉面的底部向四周搖動,再拽一拽,直到土面松動,向上一拔,完整的根部就出來了。說起來容易,完成這項工作也花了一上午的時間,烈日當空,濕漉漉的衣服緊貼后背,毫不清爽。
雜草除完,剩余的植物都是純正血統的蔬菜啦!但這還沒完,接下來是更艱巨的任務。有的土質量不好,有過多的碎石和硬土塊,于是就要開展篩土這項新的工程了。首先得先把所有的蔬菜先移植出來,將它們放在一旁,留下孤零零的泥土。拿一個大的篩網,在篩網上方放在泥土,雙手抬起篩網框的兩邊,左右晃動。細膩的泥土飄落下來,沒有過多的雜質,很像在制作一份巧克力蛋糕一般,撒上香甜的可可粉。篩網上存留的石子和硬土塊,全都丟棄了。炎熱的天氣下干活可并不浪漫。篩網晃得手發酸,這樣周而復始的工作,漸漸無聊起來,所謂的“可可粉”也變得不那么香甜了,似乎還變得可惡起來了。
總算,在我和爸媽一個接一個輪流的篩土下,深棕色的、松軟的土壤映入眼簾,終于可以邀請蔬菜們的入住了。不過在入住之前,蔬菜的品質還要進行一次考核,有的蔬菜漲了黃葉子、蔫了,就得立刻摘除;被蟲子要過的葉子也要去掉……幾番清理篩選后,離成功不遠了。
把蔬菜栽在土中,一株株排列整齊,蔬菜根部的土壤壓實,拿著澆水壺輕輕的澆灌在蔬菜的根部,讓它們痛痛快快的洗個澡,后續,它們就能茁壯成長了。
完工后,收拾著雜草和蔬菜的殘根敗葉,爸爸把它們拿去漚肥,將它們收集起來放在一個大桶里面,放上一些酵素溶液混合著,過一段時間,拿出來當做蔬菜的肥料,那可大有用處。
完成時已是傍晚,聞到鄰居家飄過來的飯菜香,饑餓感頓時出現,看到自己整理的菜園,成就大過勞累,當中也有艱辛和疲憊,但已轉化成了歡喜和激動。晚飯時,格外吃得香,一方面是累,另一方面知道了勞動的艱辛,每一個辛苦勞作的食物都應該珍惜,不可浪費。
這也許就是勞動的意義吧!
【菜園治理攻略】相關文章:
菜園里說課稿09-24
《菜園里》說課稿06-06
父親的菜園說課稿06-26
《父親的菜園》教案03-31
父親的菜園教案03-31
城市菜園散文08-31
父親的菜園教學反思05-08
課文《父親的菜園》的教案08-28
《父親的菜園》 教學設計03-30
《父親的菜園》教學反思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