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社區就業實施方案范文
為了確保事情或工作能無誤進行,我們需要提前開始方案制定工作,方案是從目的、要求、方式、方法、進度等都部署具體、周密,并有很強可操作性的計劃。那要怎么制定科學的方案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2023年社區就業實施方案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2023年社區就業實施方案范文1
為進一步加強就業再就業工作,切實幫助失業人員特別是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城鎮“零就業家庭”)實現就業再就業,根據xx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完善就業政策促進就業困難人員就業再就業的通知》(浙政發[20xx]21號)和xx市就業局《關于印發
一、創建工作目標
1、創建目標
根據20xx年全縣30%以上城市社區達到充分就業社區標準的要求,城區每個街道確定一個社區作為試點社區。試點社區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勞動者總體就業率達到96%;登記失業人員和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基本實現就業再就業,“零就業家庭”基本消除;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內。在7月20日前向xx市勞動保障部門提出申請。年底(約11月份)由縣勞動保障部門組織初評,爭取通過省、市組織的充分就業社區試點評估驗收。
2、工作重點
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的重點是幫助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和城鎮“零就業家庭”成員就業。城鎮就業困難人員是指持《再就業優惠證》的“4050”人員、享受城鎮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的失業人員。“零就業家庭”是指城鎮生活較困難的居民家庭中,在法定勞動年齡內(在校學生、現役軍人、辦理提前退休人員等除外)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人員均處于失業狀態的家庭。
二、明確工作任務
1、各試點社區要建立創建組織,落實創建責任,制定工作措施,全面啟動充分就業社區創建工作。
2、各試點社區開展城鎮家庭勞動力基礎狀況調查,摸清本轄區勞動人口的基本情況,做到家庭情況清、健康狀況清、就業狀況清、失業人員培訓愿望清、失業人員就業意向清。在此基礎上將數據錄入計算機,并建立基礎臺帳。
3、全面貫徹落實就業再就業扶持政策。縣就業處要做好《再就業優惠證》發放工作,既要嚴格把關,又要方便申領,做到應發盡發;各社區積極開展就業再就業政策宣傳,做到政策宣傳入戶到人、落實到位。
4、大力開發社區就業崗位。各試點社區結合實際,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根據社區居民生活需要,以興辦服務實體、創建再就業基地等多種方式,創造一批社區就業崗位;挖掘轄區內各類單位的空崗信息,提供給失業人員。
5、開展社區就業援助,建立跟蹤服務制度。各試點社區落實專人,定期走訪就業困難人員家庭,跟蹤了解其他就業再就業情況;開展“一對一”的幫扶活動,為就業困難人員提供職業指導和職業介紹服務,組織推薦其參加就業再就業培訓和創業培訓,使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失業人員都參與到積極的就業準備活動中。
三、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標準
1、就業幫扶組織體系健全。各試點社區建有就業服務站和創建工作組織,有專人承擔職業指導、職業介紹等失業人員幫扶就業工作,且有服務場所和工作設施。
2、就業幫扶制度和基礎臺帳健全。各試點社區有失業人員就業服務系列制度。轄區勞動人口、失業人員分別建有登記和幫扶就業臺帳,主要有:《就業再就業基礎報表臺帳》、《失業人員分臺帳》、《就業困難人員分臺帳》、《零就業家庭分臺帳》、《幫扶就業工作臺帳》。
3、失業人員就業幫扶工作有效落實。各試點社區具有適用本社區且有利于失業人員就業的'工作措施,服務水平高,工作有創新。
失業人員參加技能培訓比例80%以上;對每一就業困難人員建有就業計劃書,登記失業人員均進行過職業指導;大力開發社區就業崗位,切實開展就業推介,引導失業人員自主創業;就業再就業政策全面落實,就業困難人員得到有效援助,就業渠道暢通,自主創業環境寬松。
4、失業人員實現充分就業。各試點社區中法定勞動年齡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人員總體就業達到較高比例。
登記失業人員和持《再就業優惠證》人員就業率達到96%以上(含靈活就業);城鎮登記失業人員無連續一年以上失業;“零就業家庭”基本消除;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登記失業人員均推薦就業達二次以上。
四、提高認識,落實工作責任
各街道、社區要進一步提高認識,將開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點工作來抓,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要加強對這項工作的領導,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工作取得實效。
要通過各種宣傳媒體,廣泛深入宣傳開展創建充分就業社區活動的重要意義,宣傳黨和國家方針政策,引導全社會都來關心和參與,營造良好的輿論論氛圍,推動工作深入開展。
2023年社區就業實施方案范文2
以創建充分就業社區為切入點,進一步加強社區勞動保障平臺建設,認真貫徹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更好地促進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高舉以人為本服務旗幟,確立以人為本的就業服務觀念,提高社區就業服務質量和效率,實現街道社區勞動者充分就業,為創建和諧社會,和諧江山作出貢獻。結合本社區實際,特制定本年度的創建充分就業社區的方案如下:
一、加強基礎管理,完善社區就業服務制度。按照就業服務制度化、專業化、社會化的要求,推進"以人為本"的.就業服務。進一步建立社區公共就業服務制度,完善服務功能,改進服務措施和辦法,提高服務質量和效率。
二、做好再就業宣傳工作,增強社區群眾再就業觀念。作為社區再就業工作者,我們直接面對的是基層群眾,就必須針對轄區內下崗失業人員的年齡結構、知識層次、技能情況,有的放矢,進一步做好就業、再就業政策的宣傳工作。積極搜索用工信息,積極宣傳就業政策和優惠條件,不斷增強社區居民的就業觀念。社區要定期對居民開展創業培訓班,對對低保失業人員開展就業指導講座。使他們通過培訓,拓寬了眼界,增強了創業意識,減少了創業風險,鼓舞了自主創業的信心,為本轄區順利完成創業型小區工作目標起到助推作用。
三、組織好社區下崗失業人員參加勞務交流大會,把握就業機會。針對各種用工招聘會,要及時搜集信息,掌握用工條件,力求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就業信息提供給失業人員,盡可能多地為他們提供就業機會和就業渠道,提高社區下崗失業人員應聘的成功率。
四、積極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和開展廣泛的就業工作,千方百計收集適合失業人員就業的用工信息,進一步營造關心、支持、幫助失地失業人員再就業的良好社會氛圍,為創建充分就業社區工作而努力,爭創服務性社區和充分就業社區。
2023年社區就業實施方案范文3
(一)堅持城鄉統籌,實現更加充分的城鄉就業
1、突出“兩個服務”。突出為求職人員服務,突出為企業用工服務。突出求職人員服務,即為城鎮新增就業人員求職職務;為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服務;為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服務;為大中專畢業生求職就業服務。
2、進一步落實就業再就業政策。一是加大落實各項就業再就業政策,特別是小額擔保貸款、減免稅費和“4050”人員社會保險補貼政策。二是全面開展援助城鎮“零就業家庭”和就業困難人員活動。
3、大力推進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完善縣、鄉(街道)、村三級服務網絡,確保勞動力市場信息及時向鄉村發布,實現企業用工信息與農村勞動力的有效對接。二是做好城鄉統籌就業試點工作。建立覆蓋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城鄉統一的合法權益維護機制。三是繼續開展“春風行動”。以多種方式為農民工服務。
4、進一步做好農民工工作,加大農民工各項政策的宣傳力度。
5、引導鼓勵高校畢業生就業和自主創業。
6、積極推進勞動派遣,一是促進勞務派遣政策的全面落實,維護勞動者和用工單位的合法權益。二是進一步鞏固現有派遣成果,圍繞我縣產業發展和企業調整成果,圍繞我縣產業發展和企業調整結構需求,加大勞動務派遣力度,逐步將勞務派遣延伸至管理規范的民營企業、高危企業和公益性崗位,拓展勞務派遣數量。
7、切實加強職業技能培訓。
(二)以完善制度為重點,加快社會保障體系建設
1、繼續擴大各項社會保障覆蓋面,抓好養老保險擴面征繳工作。把城鎮個體工商戶和靈活就業人員作為進一步擴面的'重點。
2、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一是積極研究探索,適合農民工特點低費率、廣覆蓋、可轉移,能與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街接的農民工養老保險參保辦法。二是進一步健全退休審批和養老金社會化發放工作機制。努力提高“確保”質量,鞏固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并100%社會化發放成果。三是加強業務經辦基礎管理,進一步完善經辦業務規程,簡化辦事程序,規范養老保險代收代繳窗工作,提高服務質量。加大醫療保險、工傷保險、生育保險基金征繳力度,嚴格待遇支付審核,不斷完善基金支付監控措施。認真防范生育保險基金支付風險。
3、嚴格監督管理社會保險基金,進一步規范社會保險基金管理。加強社會保險基金的全程監督檢查,重點開展養老、醫療和失業保險費征繳、保險金發放和基金管理的專項監督檢查。嚴厲打擊騙取冒領保險金,擁用基金作為,確保基金完全完整。
(三)以勞動合同管理為重點,構建更加和諧的勞動關系
1、全面實行勞動合同和集體合同制度,繼續推進勞動合同“三年計劃”,提高非公有制企業,農民工勞動合同簽訂率。
2、積極做好勞動爭議仲裁處理。加大勞動政策的宣傳,及時化解集體上訪事件規范勞動合同的使用,從源頭減少勞動爭議案的發生。加大勞動爭議案件處理過程中的調研,每半年召開一次典型案例分析會,不斷提高勞動爭議處理水平。
3、進一步加強勞動保障監察執法,以維護農民工合法權益、確保農民工工資發放為重點。一是建立健全監察體制,勞動者“訴求表達機制”,做好群眾來信來電來訪的接待處理,主動與政府有關職能部門配合,做好勞動糾紛群體、突發事件的調查、處理。維護和諧的勞動關系。二是創新執法方式。進一步推行“網絡化”監察,將執法責任和執法目標掛勾,建立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執法網絡,落實行政執法責任制。
【社區就業實施方案】相關文章:
社區再就業總結01-05
社區就業與再就業工作總結04-29
社區就業再就業工作計劃03-11
社區就業與再就業工作總結05-11
社區就業幫扶簡報11-05
社區就業宣傳簡報11-05
社區就業培訓簡報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