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讀后感通用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讀后感了。可能你現在毫無頭緒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易經讀后感通用,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易經讀后感通用1
其實上個學期已經通過團校學習了一些有關人際關系的知識,但這學期在看過了《易經的奧秘》之后,我對這方面的知識又有了更深的了解。
一個人想要獲得成功,自身的專業素質固然重要,但更需要懂得如何用不同的方式,手段與不同的人進行溝通和交流。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與人之間的溝通變得更多也顯得更為重要了,越來越多的事都建立在良好的溝通與交流上。也許現在作為學生我們還不太能完全理解和體會到正確的溝通的重要性,但當我們真正踏上社會的那一天,我們就會發現現在所學到的知識會有多么重要了。
在《易經》中,分為乾卦和坤卦,代表陽和陰。很明顯在任何事中,陰陽都需要互相扶持互相彌補。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曾仕強教授談乾卦坤卦和上下級的關系。老板好比是乾卦,有權利決定任何事,而下屬則好比坤卦,乾坤都離不開彼此,老板和員工也緊緊聯系在一起,所以如何跟老板溝通是一門學問。我們需要學習的就是如何在老板需要參考的.時候可以提出我們的建議而且能順了老板的心,讓他樂意接受。在這點上,和無疑是個成功的典范。由此也可以看出,這種本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練成的,要在平時從各個細節去積累去學習。
曾仕強教授通過很通俗化的語言和例子從很多方面詮釋了這本濃縮了中國古代眾多賢德智慧的書。之后才發現,原來《易經》并不是我想象的那樣高深莫測,也不是用來算卦的,只是通過乾坤卦象來告訴人們這個世界的一些本質,也講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雖然只是看了短短的幾次視頻,但我感覺受益匪淺,學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也開始反思自己的言行,希望能有所提高。
易經讀后感通用2
《易經》寫的是主人公沈琵琶從港大求學到二戰中香港失守、回返上海時期的內容。書中涉及到一大家子的混沌關系、人性在物質下的黑暗、香港戰亂時期的艱難生活及男女學生的些微混亂關系、與比比的友誼。當然,最重要的是首次詳細地披露了她與母親摻雜著現實利益的難堪的關系,尤其是錢,使她看清了她母親,也一點點地毀了對母親的愛。一股冷涼寒意鉆到骨髓里。相比之下,她在姑姑那更依戀、更覺溫暖些。
她曾帶笑地對她母親說:“我心里一直都過意不去……可是我會把錢都還給你的。”她對母親的愛令人心疼:“爸爸沒有傷過我的心,我從來沒有愛過他。”當歷史老師布雷斯代資助她八百元,卻被她母親在牌桌上輸光了時,她想“八百元,為什么偏偏是八百元”。
她寫到自己的窮,當姑姑為省錢自己包包子吃時,她這樣寫“琵琶喜歡這些包子,皮子硬得像皮革,她偏喜歡吃,吃在口里像吃的是貧窮。我們真窮,她心里想,眼淚涌了上來。”這是一個太悲的故事,繁華落盡,往事成煙,忽忽若失。她的回憶是沉重的枷鎖,劈傷讀的人的心。可是,她的筆調,一貫地,緩慢,如船外淅淅瀝瀝的雨聲。她的筆下沒有什么特別驚心動魄的情節,照舊地,瑣碎的'細節一路流淌下去。我覺得,她不像在寫小說,而只是在訴說生活,瑣碎、平凡。可是,看的字越是這樣的沉靜,說的話越是帶著笑,然而,捕捉到的卻是更深的悲與辛酸,直惹引你唏噓與黯然。在戰亂中寄人籬下、孤苦伶仃時,她說“失去生命,她失去的是什么?也許是活下去的機會吧。可是活下去的機會不等于是生命,生命沒有近似的東西……她真正活過嗎?太多的事情總是不請自來……太多的事情,卻又一無所有。”
人生到底是怎么回事?單個人在繁華喧鬧、無窮無盡的世界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這個世界上到底誰比誰更幸福?我們誰也不清楚,也許大家都生活的很難。
【易經讀后感】相關文章:
易經講解:《易經》的數10-07
易經的奧秘:易經與家庭08-18
易經入門:學習易經的順序10-06
易經講座(一)何謂易經10-15
易經的智慧之《易經》與命運10-11
《易經的智慧》節選之易經與命運07-28
易經經典名句11-09
易經經典句子10-24
易經入門07-23
《易經》與鬼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