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精選8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心中會有不少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后感吧。那么如何寫讀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精選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1
路遙,一個看似平凡的名字;《平凡的世界》,一個看似平凡的書名,但當二者結合起來,其所發生的化學反應的能量卻是極為不凡的。
黃土高原,千溝萬壑,千千萬萬的農民在這里世代耕作著。在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黃土高原,這里遠不及如今發達,無數的窮苦農民,居住在一孔孔小小的窯洞中,在生產隊劃分的一畝三分地上面朝黃土背朝天地辛勤勞作,在貧窮線與溫飽線之間苦苦掙扎……故事就發生在這樣一塊土地上。
兩條小河穿插之地名為雙水村,故事中的主角——孫少平,孫少安兄弟便生活在這里。除去少平少安兄弟,路遙還為讀者塑造了形形色色的各類人物——金波、金秀、孫玉亭、田福堂、田曉霞、田潤葉……在各類人物的各個故事之中,我們不難看出作者有意識的突出了當時社會上存在的三個“階層”,而代表這三個“階層”的人——孫少安、孫少平、孫蘭香均為路遙著重筆墨去描寫的。
孫少安,出生在貧窮的雙水村中的貧窮的孫家。少年成熟,為減輕家庭負擔以全縣第三的好成績輟學務農,憑其任勞任怨的性格與過硬的務農本領當上了生產一隊的隊長,他肩負著養活一大家子人的重擔,他要供弟弟妹妹上學,他要照顧年老多病的祖母,他要照顧逛鬼姐夫一家,他甚至還要照顧他只知道“鬧革命”的無能的二爸。他因家境貧寒不得已放棄了與青梅竹馬潤葉的感情,他為了掙一點搬磚錢而走南闖北,他撿拾別人不要的爛菜葉充饑,他被騙子坑到破產負債……然而,這些常人難以忍受的苦難壓不垮這個鐵骨錚錚的硬漢子,“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正是這些天災人禍打磨了他,使他于絕境后生。他成為了農民實業家,他建立了一所新的小學……路遙所描繪的第一個“階層”是像少安這樣身處底層卻不屈服于命運的人,他們為了自己的家人、朋友可以拼盡全力,為了未來而拼搏不息。
孫少平,孫少安的弟弟,接受過高中教育。與哥哥不同,他渴望著知識,渴望著能在大地方大展拳腳。他的少年時期生活困苦,只吃得起幾個黑面饃。他到過黃原,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他明白若想出人頭地必須要走出自己的一方小天地。為此他當過攬工漢,他當上了煤炭工人,他成為了班長……而在勞動之余他也沒有忘掉讀書,從未停止學習。然而命運總是跟他開無情的玩笑:他的紅顏知己田曉霞在一次洪水中因救人而亡,他的師傅被礦中的鋼柱刺死,他自己也被鋼柱砸中,險些喪命。然而,少平知道生活還得繼續。他給上大學的妹妹送生活費,他給家中的父母寄送每月的工資,他照顧師傅的遺孀與孩子,他婉拒了金秀的愛意……孫少平是路遙塑造的第二個“階層”,這類人擁有一定的文化知識,有著較為開闊的眼界,有著強烈的責任感與一定的使命感,他們是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
孫蘭香,是少平少安的妹妹。年幼時就很懂事,有著極為過人的數學天賦,生活節儉,極為敬佩自己的兩位哥哥。潛心向學,以極為優秀的成績考入北方航天航空大學。而在生活上她也是極為堅強的女子,她曾為工地幫工,她關心少安的分家問題,她還寫信鼓勵失落期的少平……這是作者塑造的第三個“階層”,這類人擁有極高的學術水平和責任意識,他們擁有堅強的心性,擁有遠大理想,是國家的棟梁之才。
“路遙知馬力”這句詩讓人感覺時光的漫長,而正是“路遙”用時間展示了那個年代的平凡的人與事。正如王小波所言“生活就是一個緩慢受錘的過程”,而生活對我們的一次次錘擊卻是使我們成長的動力。我們不甘平凡,縱使人生平凡,世界平凡,我們也要以頑強的姿態去沖擊平凡的桎浩,成就不凡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2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我們每一個人,對于這個浩緲的世界來說,都十分渺小、脆弱、微不足道。這個世界也是平凡的,悲與歡、生與死、窮與富、世事的變更,于歷史的長河來說,無非是些平凡事。對于平凡,我素來都是這樣認為的,直到讀了一本書——《平凡的世界》,這才恍然大悟。
《平凡的世界》是中國著名作家路遙創作的一部被譽為“茅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激勵千萬青年的不朽經典”的長篇巨著。故事以寫實的手法刻畫出了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生活在黃土高原上人們的思想情感變化,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通過復雜的矛盾糾葛,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勞動與愛情、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沖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時代歷史進程中所走過的艱難曲折的道路;讀來令人蕩氣回腸,不忍釋卷;而書中最引人感動的,還是孫氏兄弟不甘為命運的玩偶,在沉重的生活中發掘自己被禁錮的價值,自強不息的命運主旋律。
讀完這部巨作,我很慶幸降生于這個偉大而值得自豪的國度,慶幸自己生活在蒸蒸日上、日新月異的新時代。無論我們曾經歷了多少痛苦和磨難,且還將要面對多少嚴峻考驗:也不論我們處于何種位置何種境地,我都為能服務于偉大的祖國和如此眾多的同胞而心甘情愿地獻出自己畢生的精力和才智。
我們生而逢時,不僅可以目睹一幕緊接一幕的大劇,也將不可避免地要在其間扮演某種屬于自己的角色。現實生活中的任何人都不可能逃避自己歷史性的責任。小時候總說我們80后是8.9點鐘的太陽,現在當初的朝陽已經接過建設祖國的大旗,80后成為建設祖國的中間力量。我們是平凡的,可我們不應該平庸,要有少安和少平的信念,在改革的大潮中守好初心,敢于創新,充分的體現出自我價值。只能永遠把艱辛的勞動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獲的指望,也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
《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3
生活中的每一個人,其實都很平凡,平凡的不能再平凡。而我們的生命亦是如此,宛如天空中的一顆流星,轉眼即逝。《平凡的世界》是我在這個暑期生活中讀的第一本書。雖然這是我第一次讀,但這本書也同樣使我的內心受到了震撼,令它變得充實、豐富起來。它使我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都從一定的角度得到了改變和提升,也使我自己從中受到了很大的鼓舞與啟發!我相信這部巨著的作者,大家應該都有所了解。他的人生和這部書的主人公差不多,也可以說這部書就是他人生經歷或是遭遇的一次寫真。他就是路遙(原名王衛國)。
路遙在書中說“生活包括著廣闊的.意義,而不在于我們的內心是否充實。”這句話不僅是人生哲理,同時也是全書的一個重要的思想主體。這部書主要介紹了在以前舊時社會的熏陶、感染下,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對人們的思想及心理等方面所造成的影響,以及闡述了真善美的真諦。也寫了在處于青春期時的主人公孫少平與郝紅梅之間懵懂的愛情、孫少安與田潤葉之間還沒開始就結束了的凄慘悲劇,以及少安與秀蓮和少平與曉霞之間凄美的愛情故事等。這些事都從各個角度、方面充分展現出了舊社會對人們在各方面的摧殘。讀了這部書以后,我覺得這對于正處于學習緊張的高中時期的我來說,是受益匪淺的。
它闡釋了許多人生的內涵及真諦,用樸實簡潔的語言向我們揭示了許多發人深省的問題,引人深思。比如說什么叫平凡。在這廣袤無垠的祖國大地上,我們每個人、每條生命都如同滄海一粟,微不足道。我們每個人剛誕生的時候都是平凡的,可是為什么到了最后,有的人在社會中處于上層社會,為社會、為國家做貢獻,而有的人卻碌碌無為、無所事事的度過了自己的一生。書中孫少平就說到“我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平凡的人一樣可以活的不平凡。我要扼住命運的咽喉,它決不會使我完全屈服。”雖然他出生是農民,但是他卻有一顆自立自強、不怕困難、心懷理想、不斷向前,追求美好的心。也正是因為他的這種堅持不懈的決心與信念,才得以支撐著他到達成功的彼岸。正所謂“長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勝前人。”既然舊社會的人都有著這種不屈不撓,不向命運屈服,任其宰割的精神,那么作為新時代青少年的我們,是否具備這種精神與意識呢?人生很長,但關鍵的就是那幾步。有的人可以很快的覺醒,而有的人卻一輩子也不會覺醒,因此喪失了許多的人生機會。可當我們抓住并利用好了這些機會,那么這對我們個人的人生來說將發揮著巨大的作用。本書的主人公孫少平就是一個獨立生活、獨立思考、心懷抱負與理想的人。他通過自己的奮斗和努力,克服了人生道路上的荊棘與坎坷,最終獲得了一份屬于自己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而他的哥哥孫少安卻相當于一個反面的例子。雖然他最終也有了屬于自己的磚廠、窯洞,以及一定的物質財富,但是他的思想卻受到了落后的封建制度的摧殘,從而導致了他與少平成了兩類人。總而言之,我們現在毫無疑問都是個平凡的人,我們在社會上都是平凡的,不管是貧賤或者是富貴。而我們作為青少年,可以憑借自己的努力與智慧去克服、戰勝成長道路上艱難困苦。也要學會珍惜當前所擁有的,有些東西一旦失去便不復存在,無法挽回。在這個平凡的世界,讓我們憑借著青春的活力與熱血,使平凡變得不平凡,令夢想轉變為現實,讓自己的血液燃起來吧!不放棄,總有機會。人生就是永無止境奮斗!
《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4
我們一個人,對于這廣袤無垠的宇宙來說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微不足道、多么的平凡,無論我們是悲歡,還是冷暖,對于這世界來說不過是一些平凡的小事罷了。讀完了《平凡的世界》,我認識到平凡的人其實是最偉大。這些人總是在喧囂中保持著一顆平凡的心,追求著自己想要的。但愿日后會有更多的人明白平凡的真諦,做著平凡的事,創造不平凡的世界。沒有華麗的詞藻,只有最真誠質樸的語言,卻寫出了平凡的真諦。
這本書主要講述了,出生在一個貧苦家庭的主人公孫少平,從上學時候吃著最便宜的黑饅頭到他長大成為一名攬工漢。一開始在學校里挨餓受苦,后來哥哥的工廠倒閉了,一家人的生活全都要依靠他,但是他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他的生活一直十分艱苦,但是他在生活的磨難和考驗中,靠著書籍的引導,逐漸成長并最終找到人生目標與價值,磨煉出了堅韌的意志。這本書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斗。”是啊,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我們即便再怎樣平凡,也要為之奮斗,從而來創造不平凡的世界。
書中主人公孫少平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他出生于一個貧苦的家庭,受著生活的折磨,不斷地與困苦艱難對抗,但卻變得更加的貧苦。他早早的承擔其養家糊口的重任,她對哥哥總是十分地尊敬,對妹妹盡力的開導,總是寫信讓她不要自卑。他總是為別人著想,在忍受貧苦中倔強的生存。對于他來說,命運是不公平的,是艱難的,但是他沒有退縮,一步一步的走過來。他是一個平凡的人,但是他為了他生活的世界而奮斗。現實中像這樣平凡而不普通的人很多,比如,母親,她們是平凡的也是偉大的。母親的心里總有一股力量,蘊含溫情與堅強。曾有一對母女也曾快樂的生活著,可是天有不測風云,上學路上的一場車禍奪走了女兒的生命。從此“瘋癲”的媽媽一遍又一遍的呼喚著女兒的名字,風雨無阻的到學校去接“女兒”,發白的校服洗了一遍又一遍,一直待在女兒曾經的房間里自言自語。在他她心里女兒從未離開過。人們說她是“瘋子”,但我認為,她只是一個母親,只是一個無法接受女兒離開的母親,他跟女兒的愛簡單而純粹。她,不平凡。我的母親是一個平凡的人,但她卻給了我一份不平凡的母愛。母親對我從來不遷就,抓住生活中的過失,隨時隨地提醒我。但母親很注意方式方法,他最多只會朝我狠狠地瞪一眼,這讓我在那個可以常聽到鄰居什么孩子的時候感受到他她沉默的力量。她總是在人后嚴肅的告訴我:什么是對什么是錯。在我生病的時候,她總是十分小心的照顧著我。雖然這是一件平凡的小事,是這里卻透著一份不平凡的母愛。母親是世界上最懂你悲歡、知你冷暖的人,她總是關心著你,默默為你安排好一切。母親是平凡的,但是她們用她們的雙手創造不平凡。蕓蕓眾生中,還有很多的平凡人在默默奉獻,創造不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5
《平凡的世界》它是所有正在面對或者是已經經歷過人生困境的朋友們的一生的精神糧食,能保持一個人在人生拼搏中永不放松又能給在生活中茫然無所為的年輕人指明前進的方向。故事中的年輕人的情感,內心世界,都是作家作品偉大和成功基石,這本書已經在超出了小說本身的的內涵、意義和力量。特別是著重表現年輕人的生活,通過他們愛情的波折反映出新生活中一代年輕人的價值觀。
一本那樣平凡而真實的書,只是在那個黃土高原上一個不起眼的雙水村的小寨,沒有驚天動地的撕殺,只是在默默的訴說里傾訴著融融的親情,沒有蕩氣回腸的情節,只是在那個年代那個環境里娓娓訴說著平凡的世界里平凡人們平凡而又特殊的人生,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的海誓山盟,只是在把愛的種種用那陜北風情徐徐道來。
它描繪的是一幅愛的篇章,對親情的愛,少安與他的父親:當他在參加全縣升初中的考試中,名列第三被錄取的時候“他的父親在他面前抱頭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到剛強的父親在他面前流淚,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將要和學校的大門永遠的告別了,他多么的不情愿呀,他理解父親的痛苦,爸爸不愿斷送他的前程”。或許,我們的印象里,父親總是高大與堅強的象征,又有誰能夠明白那笑容背后的艱辛與無奈?可是少安知道,為了那個家他犧牲了太多太多,沒日沒夜的忙碌著,從來沒有自私過。他是一個多么有情有義的男子漢啊,還有妹妹蘭香與少平、少安的兄妹情誼,一個平凡的環境,一個一包亂的家卻只因那相扶相攜的親情而變的富有。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生活,平凡的人們,只有平凡的才是大眾的,也才是最真切和偉大的,當人們在一遍又一遍的看青春偶像劇的時候,那些夸張的題材與情節,總會讓人感覺出“水份”來,真正的生活是平凡的。
書中少平的命運就是我們這些平凡世界里平凡的人的生活影子, 尤其是我們這些農民的子弟。不甘平凡,我們卻是如此平凡!但是,我想,不管我們的命運將如何,我們都應該像少平那樣,不管處在任何時候,任何環境,我們都不會放棄努力!不會愧對生命!“只能永遠把艱辛的勞動看作是生命的必要;即使沒有收獲的指望,也心平氣靜地繼續耕種”。這是作者在后記中寫的,每一個平凡的人都以一個不為人知的不平凡的世界,每個平靜背后都有激情澎湃,無聲有時勝似有聲。
讀《平凡的世界》后,我們通常能感到自己的微不足道,那曾經的抱怨、憤世不公是多么的幼稚。與主人公的經歷比起來,我們是多么渺小,從小學一路走來,沒有經歷什么挫折,而我們稱道的是考試失敗,感情失落等等,與少安、少平相比較我們又算什么呢?主人公孫少安與孫少平兄弟倆在這個平凡的世界中不斷超越自身的局限,最終獲得生活上的成功,譜寫了一曲充滿活力的生命之歌,向人們揭示了人生的自強與自信、奮斗與拼搏、挫折與追求、痛苦與歡樂,并以一幕幕催人淚下的苦難所展現出的人物的頑強堅韌的信念告訴人們:苦難與挫折只是個軀殼,真正廣闊的生活意義在于我們對生活理想所持的生生不息的虔誠與熱情中所體現的堅強的信念。
“在拼搏中的追求,不單單是結果,還有奮斗的歷程。”——這是人本質的真正的價值和意義,讓我們銘記終生。也正如史鐵生所說的:“生命的意義就在于你能創造這過程的美好與精彩,生命的價值就在于你能夠鎮靜而又激動地欣賞這過程的美麗與悲壯。”夢想使你迷醉,距離就成了歡樂;追求使你充實,失敗和成功都是伴奏;當生命以美的形式證明其價值的時候,幸福是享受,痛苦也是享受。
《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6
在“男人一生要讀的一百本書”中,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位列榜首。前不久,我讀完了這本巨著,現在,我懷著一顆被震撼的心重溫此書。讀完這套書,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平凡的世界不“平凡”。帶給我這一認識的是書中的故事背景與人心的美丑。
這本書的故事背景是發生在“文革”末期的黃土高原上,以不同人物的行為與心理細致反映出中國社會體制的變革與民心的所向。對于我這個時代出生的孩子來講,那是一個我們完全不了解的、不平凡的世界。仿佛打開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書中的人物更是富有深刻內涵。黃土人民的豪放,莊稼人的厚道,婦道人家的精明計算,青少年間的純情,干部間的爾虞我詐……作者多角度地塑造出每一類人的不同品質、不同象征,它們共同匯聚成了那個時代的縮影。書中對人性的感悟令我耳目一新。
但是對于作者路遙而言,他筆下的的故事正是他生活過的一切。正如《平凡的世界》的書首致辭中寫道:“謹以此書,獻給我生活過的土地和歲月。”
書中最讓我有所觸動的是那個叫孫少平的小伙子。相比較于“革命家”孫少亭、貞婦孫蘭花或是小官僚田福堂等人,這個與我年紀相仿的主人公自然是我第一個想到的人。
孫少平出生于雙水村的一個貧農之家,自幼飽經生活苦難。寒門出學子,勞動之余,在學校
的他成績優異,并以不錯的成績高中畢業。在他回到家鄉教了兩年書后,卻放棄了與兄弟孫少安共同經營磚廠致富的機會,毅然決定去大城市攬工賣力氣,后來又到煤礦上成為了一名優秀的煤礦工人。讀孫少平的故事,我所學到的不是去當一名打工仔,透過他富有傳奇色彩卻終究平凡的一生,我能看到一顆勇敢不屈的金子般的心。不同于他沒有上過高中便回家勞動的哥哥,這位眼界開闊的少年不愿意窩在山溝里賺大錢,而寧可一身狼狽也要去見識更大的世界。更可貴的是,他作為一名工人,有鐵一般的意志與用勞動為自己創造財富的覺悟;作為一名學生,對知識如饑似渴,;面對撲面而來的愛情,又能夠理智說“不”。他的一生扮演了社會上許多普通的角色,卻以自己的努力讓它們不再平凡。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從他身上看透生活。
《平凡的世界》,沉甸甸的金子呀!是宏偉的史詩,也是生活的圖譜,人生百態蘊含于此。我們在生活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是我們對我們所生活的這個“平凡”的世界的最好致敬!
《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7
人物,可以說是一部小說里最重要的要素,好比小說的靈魂。小說的主要思想就是通過人物表現出來的。小說中的人物可以是主角,也可以是“小人物”,每一個人物都為小說的主題增添色彩。我想談談對《平凡的世界》這部小說中田二這個“小人物”的看法。
田二第一次出場是在第九章,有這樣一段描寫:“他長得看起來很富態,破氈帽下露出像偉人一樣光亮而寬闊的額頭;身上穿著幾年前公家救濟的松松垮垮的破爛棉衣,一根不知從什么地方撿來的破皮帶,一年四季都束在腰里。”而他“據村里一些老者的估摸,已經七十大幾了”,還是個“半腦殼”,就因為嘴里嘟囔著“世事要變了”這句話,被孫玉亭生拉硬拽上了階級批判大會。唉!這至于嗎?不就是一個傻子口出狂言嗎?孫玉亭啊!你倒是想想別人怎么想啊!有人“披著一件黑棉布大氅站在人群后面,微微地搖著頭”。
不過,田二這個半腦殼子,為什么要在路遙筆下出現呢?這樣一個半腦殼,為什么路遙還要把他寫成有“偉人一樣光亮而寬闊的額頭”呢?
我想,這是因為作者想借他的嘴表達“世事要變了”。因為他是一個半腦殼子,所以他說這話不會被人認為帶有政治色彩,盡管孫玉亭不這么想。而別人說就會很危險了。而他有“偉人一樣光亮而寬闊的額頭”說明了這是預言一一這既表達了在“十年動亂”時人們還不敢明說的心聲,又避免一些麻煩。再從時間上看,田二在第一部第52章時去世,而沒過多久就到了1978年,即改革開放那一年,也進入了第53章!可見作者對筆下人物的安排的功力。
《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8
今天,我終于讀完了《平凡的世界》。合上最后一頁,不禁長舒一口氣。在我腦中浮現出的,不僅僅是那些平淡的情節,更有少平、少安等人面對生活勇于挑戰的精神。
我覺得《平凡的世界》是一部奇書,帶給我很多收獲。
首先,從文學方面,百萬字巨作,隨處可見細致入微的描寫,如:“田曉霞走下直升機后,豁開大哭小叫的人群,走出師專,單槍匹馬向洪水淹沒的城內跑去。她把黃挎包大背在身上,衣服很快被瓢潑大雨澆得透濕。茫茫的洪水帶著可怕的喧吼在眼前洶涌而過。江面上,死尸和絕望的活人順水而下。江水一浪高過一浪,如猛獸般的血盆大口,吞沒了城堤之沿。”我們的作文中恰恰缺少的就是這樣的描寫!如果讓我們寫上面這段,我們可能只會寫:田曉霞背著挎包走出了直升機,瓢潑大雨立刻把她淋得濕透。洶涌的洪水奔流而來,上面還漂浮著哭天喊地的人們。我們往往只是敘述故事罷了,而那樣,會讓人感到乏味、無聊,以至于沒有興趣再繼續讀下去。對比后,我相信今后我的寫作水平會提高很多。
更重要的是在精神層面。有人說過,如果一本書僅以情節取勝,那么它一定不是一流作品。《平凡的世界》內容很普通,沒有驚險刺激,不像《基督山伯爵》那樣讀來扣人心弦,但它在讀后令人回味,回味那些人的精神,而不單單是一個空架子。孫少平的不屈服于命運,孝順,為人正直;孫少安的失敗再站起;田曉霞的見義勇為……無不令人感慨!
還記得我們看過的有關路遙的紀錄片,路遙從小生活在陜北農村,一直過著艱苦的生活。他很愛讀書,很勤奮,學習刻苦,最后考取了大學。在創作《平凡的世界》時,據說剮剮完成第一部,就己經在電臺開播了。而那時,路遙己身染重病,如果要命,就不能再寫了,但是他毅然決然地選擇了繼續寫下去!看到這里,我們不禁潸然淚下。路遙創作了《平凡的世界》,原來這就是他自己的生活,是他自己的生活經歷!路遙是一個奇人!我也明白了兩個道理:一是人只有走進生活,融入生活,才能寫出好作品,否則即使面壁多年,也是一無所獲;二是如果一個人為一件事著迷,全身心地投入,即使再大的困難也無法阻擋他!縱使獻出自己的生命!
路遙-《平凡的世界》,激勵了多少人的奇人奇書!
【《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精選8篇)】相關文章:
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精選10篇)10-26
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精選7篇)10-26
《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精選6篇)10-25
《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精選9篇)10-25
《平凡的世界》優秀讀后感(精選15篇)10-22
《平凡的世界》的優秀讀后感(精選9篇)10-25
平凡的世界讀后感精選06-23
路遙平凡的世界讀后感_平凡世界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