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種子的力量讀后感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是時候寫一篇讀后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種子的力量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種子的力量讀后感1
《種子的力》是一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它借種子頑強的生命力,來說明生命是不可抗拒的,以此來啟發和鼓舞當時的人們頑強的抗日,今天我讀了此篇文章也深受啟發和鼓舞。 我讀了《種子的力》感受最深的是,一株任人踐踏、無人注意的小草,它以頑強的生命力掀翻壓在自己身上的石塊,頑強的鉆出地面,表現了不怕險阻,用于磨練,永遠樂觀的可貴精神。 我們在攀登科學高峰的道路上,也正需要這樣的精神。我堅信,只要我們一步一個腳印,不屈不撓的前進,知識寶庫的大門定會為我們敞開,定能登上科學的高峰。我們不能再做溫暖花室里的金枝玉葉,遇到困難就嘆聲悲觀,失去前進的信心,那樣只會步步后退。
當然,我現在還是一盆嬌生慣養的溫室花朵,天天好吃懶做,遇到什么困難就會退縮。所有的事情都是家長為我安排,自己沒有一點主見。 記得再一次測試中,一道數學題把我難住了,我也沒有思考,就看到這道題問題太多了,我想:反正這只是測驗,又不是考試怕什么呀!之后我就把這道題空下了。不料,幾天之后的考試中,這道題又與我相遇了,我想:這回可是期中考試呀,我不能大意了,還是好好的思考一下吧。之后,我才發現這道題很簡單,我幾下就把結果算出來了。我感嘆,如果在上次的測試中,我能認真地想一想,也就不會考出那樣的天文數字了,我非常慚愧。 我腦子里浮起一個印象,我想一株小草都有那么堅強的意志,我為何放棄呢?從此以后,我一直堅持,不屈不撓的勇攀高峰,爭取做一個堅強的小種子!
各守哨位大開城門,每一個城門前安排二十名士兵假扮成老百姓,清掃街道。一切準備好了,諸葛亮頭戴綸巾,手持羽扇,登上城樓,悠閑地彈起琴來,眼前的情景讓司馬懿感到十分困惑。司馬懿心想諸葛亮想來辦事謹慎,從不做冒險的事,現在他大開城門,城內肯定設有伏兵,想誘我入城,對,我決不能上他的當,一想到這里,司馬懿急忙下令退兵。諸葛亮的這個計策,后來被人們稱為 “空城計”。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不能被外表所迷惑 。
種子的力量讀后感2
近日,我有幸讀到一篇文章——《種子的力量》使我極為震憾,感慨萬千。
如果我問你:“世界上什么東西最有力氣?”你一定會回答諸如“獅子”“老虎”“大象”之類的東西。但是,你肯定萬萬沒想到,這些答案沒有一個是正確的。令你不可思議的答案就是“種子”種子?你也許會把這個問題當成一個玩笑,但是你不知道的是,種子的力量是獨一無二的,簡直超越一切,就連結合得非常致密、堅固的人的頭蓋骨都能被種子的力量分開,而這卻是人類想盡一切辦法也不能讓它完整地分開的。
在閱讀這篇文章之前,我一直以為,一粒小小的種子是最柔弱的,經不起風吹日曬,雷雨侵襲。但是,讀了這篇文章,我半信半疑。于是,我特意把一株小草的種子種在了一片陰暗潮濕的土地中,并用一塊大石頭壓住種子,阻止它生長。施完“詭計”后的第五天,我得意洋洋地來到種子的“棲息之地”以為種子早被我打下八層地獄了,結果令我大跌眼鏡,得意一掃而空:石縫中探出了一抹嫩綠的細芽,沖著有陽光的一面,筆直地指向天空。我的心中不由得升起一股敬佩之情:剛剛初春,冬天的寒冷還沒有完全散去,種子在極其惡劣的條件下還能這么頑強的生長,需要多大的求生欲望才能堅強的生存下去呀!
種子,看似小而柔弱的生命,為什么能沖破土壤,劈開石頭,將它弱小而又強大的身軀展現出來呢?因為它們樂觀向上,不屈不饒,勇敢去接受所有挑戰。雖然求生道路極度危險,但是依然走著崎嶇的路,跨越一道道障礙,經歷無數次磨難,向死求生。我不禁想到:為什么世界這么殘酷,而一粒種子卻能把它的生命展現給世界呢?我反復思索,終于得出一個結論:只為生存。這個結論看似簡短,卻是最實在,最真切的。一粒小小的種子為了求生,都要付出這么大的努力,相比之下,我們人類又有多少能做到像
種子這樣頑強拼搏,不屈不撓的地步呢?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顆種子,一旦喚醒它,將爆發出巨大的力量。這股力量不難發現,它一直潛藏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里,只要不斷的探索,發現,就能喚醒它,使生命綻放出耀眼的光彩。這股力量能讓我們勇敢的撥開荊棘,毫無畏懼,雖然最后遍體鱗傷,但是,當我們登上頂峰時,我們就會豁然開朗,在以后的路上,真理就會一直陪伴著我們,勇往直前。
種子的力量讀后感3
書名很有意思,有些吸引眼球。但請注意:本書不是靠名字和噱頭吸引關注的那種。
如果沒有讀過《金剛經》,建議讀本書之前先讀下,然后再讀這本會順暢許多。本質上,此書是對深奧玄妙的《金剛經》的實際發揮和應用。金剛經不是用來玩弄文字的,如果有更多的人可以更簡明扼要、清晰明了的闡釋要義,善莫大亦——雖然這從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很奇妙不是嗎,我們習慣了知行不合一,經是經,行是行。此書讀后,“原來這樣”的感慨揮之不去……
作者(我們就以“格西”稱呼他吧)曾經在美國普林斯頓上大學,快畢業的時候家境變故,親人相繼亡去。如同在書的后半部分提到的:痛苦和逆境總是讓我們警醒。在這種提示下我們才會好好的嚴肅的思考,假如我是一只魚,水正在干涸(這一天總是會到來),那么我們怎么辦?
2500多年前的佛陀也是在痛苦的看到人的生老病死后,發誓尋找真理的。
所有偉大的哲學家莫不如此,只有當人們在經歷了苦痛和磨難之后,才會認真嚴肅的思考一件大事情——平時不會去注意,認為那些是理所當然不屑一顧的。對本應嚴肅的事情,我們習慣于在輕慢中耗盡……記憶中存在主義大師薩特好像坐過牢(有待確認),還有意義療法的那位心理學巨匠,來自奧斯維辛集中營;蛟S苦痛會使思維擺脫酒足飯飽的昏睡而更加清晰吧。
格西于是在痛苦中去了印度,在一所著名的寺院學習佛學。一學就是7-8年。
故事到這里并沒有結束,他的精彩還在后面。遵從上師的'指示,他又返回美國,加入一家當時還是很小的公司,開始在其商業中實踐所學。一方面,他是一位佛學的“格西”(佛學博士),另一方面,他是一位鉆石商人。
再后來,他的鉆石公司非常成功,成為了NO1,他則成了公司領袖。
本書中,他更像一位MBA的老師,通過商業案例,啟示我們,同樣的事情,錯誤和正確的“發心”之不同,會造成什么樣不同的結果。偉大的企業都是一樣的,失敗的,則各有各的失敗方式。然而總結起來,成敗的初源,似乎有完全不同的東西在里面。人,才是主要的決定要素。這種不同的東西,書中的提法叫“銘印”,簡單的說,就是我們大腦像磁帶,會把各種各樣的信息收集、儲存、處理、加工、然后反應出來。動機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效用——請注意,這不是簡單的神經反饋,或者學習和記憶突觸(synapse)的建立,這是偉大的自救之路,適用于任何想改變現在狀況的人、或者事。與一般勵志書不同的是,它沒有什么玄妙之處,卻時時讓我們體會到,佛陀所說的“空性”“中和”,原來蘊藏了豐富的內涵。
那句話怎么說來著:當我們年老的時候,才發現能改變的只有自己。起什么樣的心,發什么樣的愿,成什么樣的事。眾生畏果,菩薩畏因。起心動念,就像一粒種子。
寫到這里,我忽然想起投資。決定投資成敗的不是買入后的上上下下,而是買入前就決定了的。從買入的那一刻起,你是否理解標的、是否有寬闊的護城河、是否有充足的安全邊際,這些要素,決定了你是成或敗的結局。成敗,只是一個果報而已。
書的內容不只這些。像所有偉大的公司一樣,后來覺得,所謂的戰略、策略、技術……都其實不是重點,企業和人一樣,長盛不衰的要點在于:正確的價值觀,正確的做事方式。
讀這本書,我每次都會小心翼翼的打開,慢慢的讀,無論是在床頭還是馬桶,心里總是踏實的。
【有關種子的力量讀后感】相關文章:
種子的力量現代文閱讀答案10-26
有關希望的力量作文08-10
《啟動心的力量》讀后感01-19
有關學習的力量作文素材05-25
有關信念的力量作文素材05-24
種子的啟示作文600字-種子12-22
《力量與金錢》讀后感01-19
《故事的療愈力量》讀后感01-19
希望的種子06-03
有關柔和的力量哲理小故事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