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開家咖啡館》讀后感
細細品味一本名著后,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是時候抽出時間寫寫讀后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就想開家咖啡館》讀后感,歡迎大家分享。
從《咖啡館看歐洲》到《咖啡無罪的第101個理由》,從《巴黎咖啡館》到《就想開家小小的咖啡館》,從《咖啡賞味志》到《戀咖啡》,從《咖啡魔豆寶典》到《咖啡.咖啡》,從《將心注入》到《一路向前》,見證著自己與咖啡的相遇、相知、相伴、相隨、相惜。
2013年回歸鉑瀾,上演著自己與這里的三段咖啡情緣,當下所得的這一切來源于所有與咖啡有關的一切,一本書帶給自己的觸動,一個人帶給自己的心得。
李強的這本《就想開家咖啡館》初識它還要從鉑瀾說起,我們相識是從鉑瀾的微博開始的,在此也特別感謝一下新浪微博好了,它的成立為我們提供了很多便利,也記得和齊鳴老師聊天回顧鉑瀾一路走來的歷程一樣,那時的我們沒有這么好的網絡資源,完全利用滴水穿石,軟磨硬泡的堅持一路辛苦付出走來的。
那天還只是知道最近又多了本和咖啡有關的書,并不知道里面的真材實料,近來翻閱完,心里明了了許多,《咖啡.咖啡》作為學院專屬教材使用,暢銷積累下來的良好口碑在這里就不多說了。
對于李強的這本,我想說,它是用心分享的一本咖啡地圖,也許是這兩年沒怎么呆在北京的緣由,翻看完這本,我覺得像溫習功課一樣,把這兩年斷片的給補回來了,也加深了自己進一步對北京咖啡業態信息的了解。
從分享上島最傳統模式的咖啡館,到現在的很多人互聯網模式的咖啡館,越來越多個性元素的植入,主題咖啡館成為都市的另一道亮麗風景,他們沒有強大的支持后頓,面臨著種種挑戰和困難,所以今天想拋開連鎖品牌,簡單的`分享一些這本書帶給自己的見解。
咖啡從一顆種子經歷生根發芽,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生長,開花結果,把一顆顆圓潤的果實奉獻給大家,然后再經歷水洗、日曬、烘焙、拼配,把它獨特的味道再一次的展現給大家,也許注定了要經歷兩次這樣的輪回,于是它注定了和“二”的緣分,成為僅次于水的世界第二大健康飲料。
咖啡慢慢成為大家生活中比不可少的元素,每天習慣一杯咖啡陪伴的日子。
咖啡館作為第三空間需求,越來越多的新形象展現在大眾面前,有人為了一杯咖啡走進來,有人為了休息一下,有人為了約朋友或者客戶,但無論是出于哪種原因,大家走進咖啡館已經成為無形中的一種習慣,習慣有咖啡館陪伴的日子,咖啡館再次創造著它的價值,引領我們分享著一種新的生活方式。
隨著大家日益增加的咖啡需求,于是越來越多的咖啡愛好者開始萌發自己經營創造咖啡館的夢想,《就想開家咖啡館》這本書,就是筑造夢想的一個開始,它清晰的指引著大家找到自己的位置,引導著大家更好的在追求夢想路上前行。
咖啡館有各種經營模式的,這和我們人的性格也很相似,不同的性格,不同的咖啡館風格,不同的產品定位,不同的消費人群,但無論選擇是哪一種,只要將心注入,一路向前走下去,前途都是光明的,前提:做好基本功,虛心學習請教是不可少的。
咖啡館是一座橋,它把不同的元素結合在一起,它把不同的人緊密的聯系在一起,但咖啡館承載的遠遠不只這些,在這里衷心的感謝李強的分享,出于愛心的奉獻,能分享許多自己的心得,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這樣的前輩值得我們尊重和學習,就像翻開書作者簡介那頁“大愛永生”的雕塑所展現給大家的一樣,這尊雕塑是有緣由的,2008年,汶川地震,一雙雙援助之手為災區送去了溫暖,李強這張照片拍攝于冬天798的院子,想必也是想告訴大家走上咖啡館創業路亦是辛苦的,但不畏嚴寒,一定會邁向柳暗花明的春天,繁華盛開的夏天,碩果累累的秋天,在此把這本好書分享給大家,陪伴大家前行,如果一本書有帶給你一些觸動,請也把這份心得分享給身邊需要的人,讓愛傳遞,讓愛永生!
【《就想開家咖啡館》讀后感】相關文章:
讓理想開花作文(2篇)02-03
咖啡館籌建計劃書12-13
關于描寫咖啡館的段落11-04
感悟經典《家》讀后感12-20
老舍《柳家大院》讀后感12-25
每當就造句11-12
咖啡館管理規章制度(精選6篇)05-23
家讀后感800字優秀范文04-24
范仲淹的《魚家傲》讀后感12-23
走進小說天地:巴金《家》讀后感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