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泊是條青春的河》讀后感范文
他把生命打碎后攪勻,進行了重塑。如果說,生命是一種苦難的歷程,其本質也是一種有著中國特色苦悶迷茫特征的歷程。昨日已成過往云煙,明日無法預測,愚笨的我們看不見未來夢想實現之美好,唯有把握當下。
他帶著故鄉的“灶底土”和記憶里的“蛋角”,懷揣著奶奶與石臼的合影,耳畔想著永遠的麥笛的聲音,向著夢想一路飛奔。從農村走進城市,從廈門走進北京。在《一角五分錢的信心》里他寫道:“他鄉不相信眼淚,要想成功就要越挫越勇,就要學會在挫折中前進!一角五分錢給予的信心和希望,讓我在逆境中奮起飛揚。”
生活頗多磨難,他始終不曾背離自己的夢想。信手拈來的文字,絕非刻意而為。生活隨處可見文章!《工地上的“書法家”》,在勞作之余,一直練習書法的人,苦中作樂,把生活的磨難拋下,用筆描寫心中的追求。在《他像樹葉一樣飄下》中,讓人感覺到世事無常,生命的脆弱,猶如那片樹葉。那些為改變生活現狀而不斷勞作的人們,用自己的`汗水描繪出了一幅最美麗的城市圖畫。
直到我瀏覽了《湄洲島的柔軟時光》,才卸下了沉重的包袱,心情開始溫暖了起來。夏的海繁星點點,陣陣濤聲宛若天籟,舒適愜意的時光,在愛琴海的柔波里,取一抹真正的藍。這里不是夏威夷,這里是媽祖的故鄉-風光旖旎的湄洲島。濾盡了所有的塵囂和煩惱,心是柔軟的。經歷的碾碎后的痛苦,才有了今日重塑的一抹亮色。
永宗老師為文積極向上,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為文者,寫作當勤勉。板凳要坐十年冷!寂寞孤獨安坐才能讓寫作的人思索,單薄名利才能勤勉治學。有了創作的欲望才能文思如涌。這不是一位大家之作,散文里你尋覓不到歷史,洞悉不見未來。有的只是現在。散發著泥土的氣息,有人稱之為“鄉土文學”。但是一個人經歷了肉體和靈魂的雙重洗禮,鳳凰終至涅槃得以重生,飛翔中帶著泣血的大美!
無情的現實摧毀著一個弱者的意志,在強者面前瑟瑟發抖。昏暗的燈光下,勞累了一天的你伏案寫作,大雨滂沱中單薄的背影只為借到一本書,是否發人深省?那些身在福中依然抱怨命運不公平的時候,可否趁著青春年少,為了家庭和社會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人生如果沒有了夢想,那跟咸魚有什么區別?”電影臺詞如是說。有夢想的人生才是精彩,也許是孤獨的,也許會寂寞。然而終須要為努力。“激揚為你收割流浪歲月,典藏真情擺渡人生。”這名福建人,用自己的行動踐行著夢想——漂泊是條青春的河。
【《漂泊是條青春的河》讀后感】相關文章:
青春.漂泊.無悔作文11-23
青春是一條河詩歌07-01
《漂泊的靈魂》讀后感03-20
青春是沒有漂泊的路途散文隨筆07-01
青春的歲月像一條河作文09-11
漂泊詩歌09-27
漂泊的詩歌06-27
漂泊的手記02-26
漂泊散文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