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奇跡》讀后感心得
201X年寒假第二次重新讀了《教育的奇跡》這本書,再次閱讀,感想更多更深。十幾年的教齡,說來也不短,通過閱讀,再結合現在的小學教學經驗,感觸頗多。通過閱讀這本書,才真正感覺到教育的無窮力量,要當一名好教師的職責與不易。
本書分四部分共錄入18個真實的故事,有家庭教育的奇跡、教師的教育奇跡、自我教育的奇跡和學校教育的奇跡。每個故事都讓人刻骨銘心,讓人感動不已。書中不管是家長也好、老師也好、還是學校的領導,他們都相信一條:教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要相信孩子和學生,相信他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書寫自己的精彩;就是要發現孩子與學生,發現他們的潛能與個性,讓他們真正地成為自己。書中有幾個孩子他們出生地時候都有這樣那樣地問題,像眾所周知的周婷婷、弱智指揮家舟舟等等。為什么出生有問題的孩子最后都能成才?這是我看完這本書后經常思考的一個問題。閱讀幾遍后我得出了答案,那就是他們得父母沒有放棄他們,他們得父母堅信每個孩子都是天才,就算是出生弱智得孩子,只要教育得法,只要根據科學的教育理念堅持不懈,只要給孩子付出所有的愛,孩子就一定能夠成才,而不是變成家庭與社會得負擔。他們做到了,他們成功了。書中的幾位優秀教師也是奉信這樣的教育理念,培養了一批又一批優秀的學生。
那么作為一名普通的教師,我們該從中學習什么呢?
第一,我們要改變我們的教學理念。
那就是無限相信學生的潛力。人的潛力是巨大的,上帝讓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時候,都賦予每個人一個成功的機會、成功的可能,每一個人都應該而且可能做得最優秀,做得最卓越。
第二,公平對待所有的學生。
所有的老師都喜歡成績好、聽話的學生,但是有些老師只是喜歡這類學生,不喜歡甚至討厭成績差、不聽話的學生。其實越是成績不好的孩子,他們更需要老師的關懷與愛護,他們的心更敏感。很多學生之所以會越來越差跟他在學校老師對他的關心夠不夠,受到老師的漠視有著很大的關系。作為一名老師,只要你能做到公平對待所有的學生,甚至多點關懷后進生,那么你所帶班級的成績與班風就會有大大的改善。
第三,包容他們的過錯。
每個人都會犯錯,包括為人師表的我們,更不要說一個幾歲,十幾歲的孩子了。對待學生,特別是小學生,我們應該有親切的語言,溫暖的笑容和恰當的包容。孩子的成長過程需要我們的`包容與鼓勵。多點包容,多點鼓勵,孩子的進步就會很大很快。有些老師碰到學生犯了錯,不是去正確的引導他,而是斥責甚至打學生,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只會把這個孩子推向更壞的方向,所以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包容孩子們的過錯,盡心盡力地幫助他們,幫他們排憂解難,做他們的知心良友,這樣孩子進步了,老師也就成功了。
第四,愛所有的學生。
作為一名教師,我們都應該有一顆愛學生的心。愛成績好的學生,更要愛成績不好的學生;愛聽話的學生,更要愛不很聽話的學生。因為成績不好的、不聽話的學生更需要我們的愛。書中的李圣珍老師能把那么多“動物”變成了活潑向上、熱愛生活的人。她是如何做到這樣的呢?唯一的答案就是一個字—愛。她愛所有的孩子,愛所有的“問題孩子”,她堅信所有的孩子都有優點,所有的孩子都需要愛,只要你是真正對他們付出了愛,不管多“壞”的孩子都會乖乖地聽你的話,都會乖乖地變成好孩子。
作為一名教師, 特別是小學教師,我們對孩子們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如何做一名優秀的教師,如何讓做學生的引路人,這都是我們要好好思考的問題,那就是多讀書,多反思,做所有對得起“教書育人”這四個字的事情,在教育這條道路上多有“奇跡”發生。
【《教育的奇跡》讀后感心得】相關文章:
《教育的奇跡》讀書心得04-01
《教育的奇跡》的讀書心得05-26
教育奇跡讀書心得09-22
教育的奇跡讀后感02-18
《教育的奇跡》讀后感07-03
《教育的奇跡》的讀后感07-14
《教育的奇跡》讀后感01-05
《教育的奇跡》讀后感01-05
《教育的奇跡》讀后感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