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秦王掃六合教案設計
七年級歷史秦王掃六合教案設計
一、教材地位和作用:
《秦王掃六合》這節課在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結束了我們前面學習的春秋戰國以來長期分裂割據的局面,同時它也標志著我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開始。秦的統一,符合我國歷史發展的總趨勢,是第一次也是真正意義上在中國歷史上完成了統一,開創了中國歷史的新局面。秦統一后,秦始皇在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軍事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這些對統一的封建國家的鞏固和經濟、文化的發展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秦的措施幾乎囊括了我國封建社會各個不同時期所例行的諸多方面:如郡縣制的推廣,文字、貨幣、度量衡的統一等。因此,學習好本課內容對今后學習我國不同時期的歷史情況將有極好的啟迪。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秦朝中央集權統治的建立,秦始皇鞏固統一的措施及作用,秦的疆域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歸納并試評“秦完成統一的原因”“秦始皇鞏固統一的主要措施”,培養學生初步綜合、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對秦朝統一歷史作用進行分析,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秦的統一在歷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和巨大的進步作用。
三、教學重點:秦的統一及作用
四、教學難點:焚書坑儒
五、教學方法:學生自學老師引導
六、教學媒體:小黑板投影地圖
七、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師:戰國七雄指的是哪幾個國家?
生:齊、楚、燕、、秦、韓、趙、魏
展示《戰國七雄》圖,指出七雄的位置。
(二)導入新課:
戰國時期群雄割據紛爭,不斷發動兼并戰爭,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秦滅六國,才結束了春秋戰國以來諸侯割據混戰的局面,秦為什么能統一六國?統一后建立了什么朝代?又是怎樣進行統治的呢?讓我們帶著這些問題學習第10課《秦王掃六合》
(三)講授新課:
《秦王掃六合》(板書)
一、建立統一國家:(板書)
師:同學們,自長平之戰后,東方各國再也無力抵抗秦軍的強大攻勢,從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國滅掉其他六國,建立起秦朝,請同學們看書后介紹秦朝建立的有關情況。
生: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定都咸陽。
前221年秦朝咸陽(板書)
師:那么秦為何能消滅其他六國完成統一呢?請同學們分四組討論四個問題:
展示投影:1秦國的商鞅變法有何作用?
秦王嬴政在用人方面有何長處?
秦統一前各國人民過著一種怎樣的生活?
秦統一的作用或意義是什么?
生:答略
師:秦的統一,符合社會歷史的發展趨勢,符合人民的愿望,是歷史上第一次也是真正意義上的統一,開創了我國歷史的新局面,但秦王嬴政的優點還不僅體現在秦的統一,在統一后,嬴政又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來鞏固他的統治。
二、鞏固統一國家:(板書)
師:同學們通過剛才的看書,對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有了初步的了解,現在我們從四個方面來討論秦鞏固統一的措施,請看思考題。
展示投影:5從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軍事等方面歸納秦鞏固統一的措施有哪些?
生:答政治措施略
展示投影《中央集權示意圖》
展示投影秦為何要統一貨幣、文字、度量衡,有何作用?
生:統一貨幣、度量衡是為了促進各地的經濟交流,統一文字是為了促進各地的文化交流。
展示投影《秦統一貨幣》圖
師:秦統一前,各地的貨幣都不一樣,我們設想一下如果趙國的商人去齊國做生意需準備齊幣,而如又去楚國需帶上楚錢,這樣做生意方不方便呀?
生:不方便。
師:我們再看度量衡的情況,秦統一前各國的度量衡都不相同,這樣好不好呢?我們來看書后的“自由閱讀卡”,算一算,這種說法對不對。
生:不對,因為秦代的將軍身高八尺,按秦時的度量衡計算應為1.848米,而我們現在的最高男籃中鋒應為2.26米。
師:因此古代的人是騎在馬上和現在的中鋒比高,這不是一個笑話嗎?
展示投影《秦統一文字》圖
師:秦統一前,各國的文字都不一樣,統一后如果原來趙國的地方官員寫奏章用趙國的文字,齊國的地方官員寫齊國的文字,同學們這樣行不行呢?
生:不行。
師:此外,我們現在各地有各地的方言,如果不規定在正式的場合說普通話,那會鬧出很大的笑話,我們就簡單的以“我們是中國人”為例,請同學們分別用上海話、廣東話、我們本地的家鄉話來學一學。
師:因此,不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是不行的,秦的這些措施加強了各地的經濟文化的交流,鞏固了秦的統治。在思想上秦又采取了什么措施呢?
生:焚書坑儒。
師:“焚書坑儒”是怎么一回事,同學們對這件事有何看法呢?
(學生討論回答略)
師:“焚書坑儒”的目的是為了統一人們的思想,鞏固秦的統治,出發點是好的,但他采取的手段極其殘暴,摧殘了文化,鉗制了人們的思想,給古代文化造成了巨大的損失,對此我們應予以批判。最后我們來學習秦在軍事上鞏固統一的措施是什么?
生:北筑長城,開發南疆。
展示投影:6秦為何要修筑長城?起、止點分別在哪里?
秦開發南疆的作用是什么?
生:答略
師:秦為了抵御匈奴的進攻修筑了長城,它西起臨洮、東到遼東。在南方秦開挖了靈渠,溝通了長江水系和珠江水系,加強了中原和邊疆地區的聯系,充分顯示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勤勞和智慧。
展示投影《秦的疆域》
師:秦實行了一系列鞏固統一的措施,使統一的封建國家得到鞏固。此時,秦的疆域也空前遼闊,請同學們看圖,用學過的地理方位知識畫出秦的疆域示意圖。
(學生動手畫圖,教師作出評價)
師:這樣,我們就學習了秦朝實現統一、鞏固統一的情況,請同學們思考一下“秦朝在我國歷史上起了什么重要作用?”
(學生討論回答略)
師:秦的統一結束了我國春秋戰國以來長期的分裂割據局面,符合社會歷史的發展趨勢,符合人民的愿望;秦統一后建立了一整套專制主義的中央集權制度,對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影響深遠;統一文字、貨幣、度量衡促進了我國以后經濟文化的發展,鞏固了國家的統一;北筑長城和開發南疆安定了祖國的邊疆,加強了中原地區與邊疆地區的聯系,維護了國家的統一,所以說,秦朝在我國歷史上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鞏固小結:
本節課從建立和鞏固統一國家兩方面學習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朝。建立統一國家應從時間、名稱、都城三個方面理解;鞏固統一國家應從政治、經濟文化、思想、軍事四個方面掌握,“統一”是本課的核心,本節課的所有內容都是圍繞“統一”來進行的,對此我們應該知道“統一”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七年級歷史秦王掃六合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銀行掃街的總結03-20
關于七年級歷史培優補差總結03-20
讓心飛翔教案設計01-24
教案設計:破釜沉舟07-19
《天窗》優秀教案設計06-08
《楊氏之子》教案設計02-11
認識南瓜教案設計02-11
白帆音樂教案設計01-25
食物的變質教案設計02-23
《多彩的拉花》教案設計0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