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工業科技園發展規劃政府的工作計劃
醫藥工業科技園發展規劃政府的工作計劃
1、園區概況
1.1 園區名稱: 醫藥工業科技園區
1.2 所屬行業:醫藥
1.3 園區所在地: 生態農業開發區
1.4 建設單位: 新城區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
1.5 園區簡介: 醫藥工業科技園區是 生態農業開發區根據我省建設醫藥強省的戰略目標,按照我市建設“北藥之城”的定位,依托 豐富的北藥資源和開發區良好的投資環境,而辟建的一個功能園區。規劃占地面積200公頃,由 新城區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整個園區的規劃建設、“七通一平”以及環境的綠化、美化等工作,以吸引和扶持科技含量高、產品市場前景好的龍頭制藥企業為重點、竭力為新建醫藥企業創造良好的基礎建設條件,并提供各種優惠政策和措施,推動我市醫藥產業集團化、經營規模化。
2、園區建設的必要性
3、園區建設的相對優勢
我市位于省東南部,地處長白山張廣才嶺東麓,屬于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自然和氣候條件極其適合北藥種植和生長,發展醫藥產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
3.2 種植歷史悠久。 種植中藥材已有40多年的歷史,在多年的種植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種植經驗,掌握了豐富的栽培技術,先后成功種植了龍膽、五味子、黃芪、平貝等十幾個品種。全市現已形成了橫道鎮二十二村、三十五林場平貝種植基地,山市鎮黃芪、五味子種植基地。我市已被省列為刺五加生產基地。目前,全市北藥種植面積達到8000多畝。
3.3 森林食品多樣。森林食品資源豐富,有蕨菜、刺嫩芽、猴腿等100多種山野菜,年貯藏量5萬噸。松籽年收購量1000噸以上,野生黑木耳、猴頭蘑等食用菌年產量40000噸,適宜林蛙養殖面積達17.5萬公頃。多樣的森林食品為開發生產保健食品提供了優越條件。
3.5 勞動力資源豐富,價格低廉。 市人均耕地面積相對較少,農村剩余勞動力多,目前, 市工業企業人員工資分別為:管理人員月平均工資1044元;技術人員月平均工資848元;一般工人月平均工資561元,可為醫藥企業生產提供大量的人力資源。
3.6 電力充足,水質優良。 所處的電網,是東北電力系統的一部分,我省全年總發電量為295億千瓦時,電力供應充足,電價相對較低。境內有大小河流144條,全市地下水儲量約181.7億立方米。境內的海浪河是省少數未被污染的河流之一,水資源充沛,水質好,為加工企業生產用水提供了有利條件。
4、園區建設的基本思路與目標
4.1 總體思路
遵循藥業發展和產業集聚兩大規律,以資源優勢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以企業為主體,以招商引資為手段,按照“政府扶持、統一規劃、市場運作、法人開發”的方針,不斷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完善服務功能,打造集科研、開發、生產為一體的醫藥產業發展平臺,構建以中藥為主,特色突出、優勢明顯、關聯配套、互為動力的醫藥加工產業體系,把 建成省外敷藥基地,力爭做成全省龍頭。
4.2 發展目標
到20xx年,把園區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設施齊備、產業配套,以醫藥生產加工為主,集科研、開發、生產為一體的現代化、高科技省級醫藥工業科技園區。
5、園區組織管理與運行機制
5.1 園區在 生態農業開發區管委會組織下,由 新城區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采取企業化、市場化運作機制進行建設、經營和管理。
5.2.1 開發區管委會對醫藥園區進行宏觀指導,負責落實國家有關政策和地方配套政策,指導本地園區總體規劃、實施方案、管理辦法與規章制度的制定及實施監督,負責園區的征地、向上爭取資金、政策、綜合協調服務,以及入區項目的審批、對 新城區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檢查、考核等日常事務。
5.3 新城區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系 生態農業開發區于20xx年7月成功引進具有35億元資產的泛華集團投資1.36億元,與管委會共同組建的有限責任公司,泛華集團占公司的51%股權。
5.3.1 新城區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負責醫藥工業科技園區的籌融資、基礎設施建設、招商引資、經營及日常管理等。
5.4 在經營運作機制上,實行多種所有制、多種形式并存,外資企業和內資企業并存的方針。入區企業實行自主經營,獨立核算,自我發展。
6、園區建設的配套政策與保證措施
6.1 配套政策。
6.1.1 新建企業建設期間免收一切地方行政事業性收費,投資企業所需辦理的各項手續,全部由開發區管委會負責代辦、領辦,辦理相關手續只收工本費。
6.1.3 入區企業所得稅地方分成部分,十年之內全額投入企業,扶持企業發展;企業投產后前三年,從企業所交流轉稅地方分成部分中,拿出一定比例給予企業法人代表獎勵。
6.1.4 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好的企業新上技改項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對項目給予適當貼息。
6.1.5 對于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屬高新技術的企業,積極爭取國家、省對企業的資金扶持。取得省部級科技成果鑒定,鑒定結果為國內先進以上的項目,積極申報國家重點新產品計劃、國家火炬計劃和省高新技術產業化資金,爭取國家、省資金扶持。
6.1.6 對我市制藥企業與省內、國內知名企業掛靠、聯牌經營的,視貢獻予以重獎。
6.1.7 爭取國家減免稅政策,扶持企業不斷開發新藥產品,增強研發能力,實現全市制藥產業可持續發展。
6.1.8 積極解決好醫藥制藥企業的科技和管理人才的戶口、住房、待遇、出入境、家屬就業、職稱評定、個人科研基金申請,子女入學等后顧之憂,為其提供工作、進修學習和生活上便利。
6.1.9 入區特大企業采取一事一議的辦法給予優惠。
6.2 保證措施。
6.2.1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多站在企業的角度考慮問題,積極為企業進駐創造條件。一是在現有的優惠政策上進一步量化,在操作上采取更加靈活更加優惠的措施,讓投資者發財,以求自己發展。二是推行招商引資責任制度,采取開發區、市直各部門、各鄉鎮分解下達引資任務等措施,形成全社會共同招商的氛圍。三是認真搞好項目儲備,切實把地產資源優勢項目和醫藥關聯產業項目推介出去進行招商,努力形成醫藥產業和關聯產業相結合的產業群體。四是“政府搭臺、企業唱戲”,加大宣傳力度,如采取舉辦招商會、新聞發布會、報刊廣告、上網招商等多種形式,大力宣揚我市發展藥業政策和環境。利用各種渠道,積極引進項目、資金、技術、人才,廣泛吸引外商到我市投資興業,努力培植新的經濟增長點,壯大藥業總量。
6.2.2 拓寬籌融資渠道。牢固樹立加大投入、促進發展的觀念,組織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廣泛開辟園區開發建設的籌融資渠道,形成多渠道、多方式的投入機制,為園區建設搭建資金保障平臺。把握國家宏觀政策取向,在充分論證、做好項目儲備的基礎上,爭取更多的重點項目列入國家和省的投資計劃,抓好地方配套資金的籌措,最大限度地爭取國家和省的政策性資金支持。努力擴大間接融資,按照產業和產品結構戰略性調整的要求,建立項目篩選優化機制,以良好的預期效益爭取信貸資金支持。大力拓寬利用外資渠道,實施招商引資的鼓勵政策,提高利用外資投資比重。加大直接融資力度,強化資本運營,推進股份制改造,促進投資主體多元化。放寬民間投資領域,創造公平競爭的投資環境,鼓勵民間資本進入基礎設施和產業投資領域。
6.2.3 發展中介機構,建立科技創新服務體系。要按照全市藥業發展的總體目標,大力推進技術培訓、技術推廣、技術貿易、創業服務、信息服務、評估咨詢等科技中介服務的發展。市科技局要加強對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服務和管理,發揮其培訓、咨詢、服務等功能,為制藥企業提供全方位服務。要健全完善科技中介服務機構的組織形式,促進中介服務組織網絡化、功能社會化和服務產業化,努力提高為企業技術創新活動服務的能力。
6.2.4 加強管理,創優服務環境。嚴格執行和落實《 市新城區經濟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的工作規范》和《 生態農業開發區招商引資優惠政策》,進一步明確開發區內設機構人員和公司工作人員工作職責,真正做到職責分明、任務明確、協調有序。不斷創新工作機制和服務機制,強化為入區企業服務功能,繼續推進一站式辦公、一次性辦結服務,全程領辦、代辦,簡化程序,減少環節,提高效率。針對特殊情況,采取特事特辦、急事急辦的方式,為企業排憂解難,通過簡便、快捷、高效的服務,使投資者心暖意暢。
6.2.5 強化協調,形成企業合力。引導企業間要加強溝通,密切聯系。定期召開研討會和協調會,共商企業發展大計,實行資源共享,戰略聯盟,優勢互補,風險共擔,共同發展。在信息上互相溝通,在技術上互相交流,在開發市場上互相支持,齊心協力向上新項目、研發新產品和拳頭產品上攻堅突破,形成強大的企業整體陣容,共同打造“北藥之城”。
【醫藥工業科技園發展規劃政府的工作計劃】相關文章:
政府工作總結及工作計劃范文03-19
關于區政府2018年工作計劃安排03-20
2019年鄉鎮政府教育工作計劃例文03-19
市政府述職述廉報告范文03-19
2018年市政府工作總結及計劃03-19
工作計劃與執行力的工作計劃(通用10篇)07-22
自律部的工作計劃03-19
市臺辦的工作計劃03-20
腎內科的工作計劃02-26
小學秋季工作計劃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