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中國旅游集團發展報告
淺談中國旅游集團發展報告
20xx中國旅游發展論壇近日在云南西雙版納舉行,論壇由中國旅游協會、中國旅游研究院主辦,萬達文化產業集團承辦。會上,《中國旅游集團發展報告20xx》研究成果對外正式發布。該報告的主題為“開放與共享:旅游集團成長的新譜系”。
報告主要從開放和共享兩大方面剖析了旅游集團成長的新動力。報告認為,中國旅游產業已步入大眾旅游和國民休閑的新時期,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正全面改變著旅游的商業模式和創新形態。在資本、技術、創業和需求的推動之下,旅游產業邊界正趨于消失,開放和共享已成為當前旅游業態創新和傳統企業轉型發展的新動力。報告主要內容如下:
一、旅游:一個更加開放的體系。
旅游消費已成為國民大眾的常態化生活選項,旅游正由過去的封閉世界走向日益開放的新階段。從消費主體看,旅游正由少數人的旅游活動轉變為國民大眾的常態化生活選項。
從1985年到2014年,我國國內旅游人次由2.4億人次增長到36.3億人次,增長15倍,旅游出游率由23%增長到265%,增長12倍,旅游已成為我國居民日常性的消費活動。從消費形式看,旅游正由團隊客的封閉世界走向游客和市民共享的生活空間。
從2000年到2014年,國內旅游中散客所占比例維持在91%到96%之間,散客化時代已經全面到來。游客開始由團隊客時期蜻蜓點水式的城市接觸變為散客模式下浸潤式的城市體驗,旅游消費空間由封閉走向開放。從市場主體看,旅游業正由單一旅游企業主體轉變為日益多元的跨行業商業主體。
1980年,國中青三大旅行社的市場占有率達79.6%,到2000年,市場份額降到19.5%。攜程、同程等在線旅游運營商以及眾信、春秋等民營企業日益發展壯大,成長為市場的重要力量。跨行業主體,如BAT、京東、萬達、聯想等廣泛介入旅游業發展,旅游業正日益成為多行業巨頭加速爭奪的新商業領域。從產業內容看,旅游業正由狹義的旅游商業范疇轉向廣義拓展的大旅游商業領域。
從酒店業到旅游住宿業、從旅行社業到旅行服務業、從旅游景區到休閑度假旅游業、從旅游購物店到形式多樣的商業購物體系、從定點餐廳到目的地餐飲接待體系、從傳統旅游交通到多主體、多層次的交通體系,旅游要素行業的內涵外延不斷拓展。從監管主體看,旅游管理正由單部門的政策制定轉變為多部門協同發展的綜合性政策制定。
二、商業:一個多元共享的時代。
在21世紀,協同消費正大行其道,共享經濟的浪潮正鋪面而來。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技術發展為商業共享提供了平臺支持、閑置產能的存在為商業共享提供了資源基礎、人人參與的模式為商業共享提供了市場基礎、分享觀念的深入為商業共享提供了創新支持。在共享理念的推動下,旅游業已初步形成了三種基于分享的旅游商業模式:以螞蜂窩、大眾點評網為代表的消費者經驗分享模式,以滴滴打車、途家網為代表的所有者資源分享模式和以OTA、旅游B2B、垂直搜索引擎等業態為代表的企業信息分享模式。旅游商業環境正經歷價值重構。互聯網時代的旅游商業,將更加注重企業間的合作、共享,將從過去重視產業鏈的構建轉向以共贏為核心的旅游生態圈的建設。整合資源的能力變得比擁有資源的能力更重要,資源的分享會帶來最高的效率和更大的市場。
三、旅游集團:一個邊界消失的譜系。
當旅游消費從封閉世界走向開放,旅游產業的邊界也就趨于模糊了。技術、資本、創新和需求促進了旅游產業在更廣范圍內的發展,推動旅游業由旅行社、景區、酒店和旅游交通等傳統業態向更為廣泛的生活服務業轉變。旅游業的發展正日益突破傳統邊界,擴展至和游客旅行活動息息相關的各個領域。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與旅游業的融合發展,推動旅游新業態的出現和傳統旅游企業的轉型發展。在線旅游已成為旅游發展的重要新生力量,2014年,在線旅游交易額已達3077億元。
資本已成為推動旅游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非旅企業加速跨界發展。萬達、恒大、綠地等五大房地產集團相繼進入旅游業,近五年中已投資或計劃投資額將超過1.7萬億元。據不完全統計,BAT和京東等互聯網和電商企業近五年累計投資旅游業已超過350億元。
旅游集團通過資本運作加速完善產業鏈,構建新旅游生態圈。國旅、港中旅、中青旅、華僑城、攜程等大型旅游集團近6年投資累計已超過1500億元。在線旅游成為旅游投資的新熱點。據不完全統計,從2009年到20xx年,在線旅游投資次數由5次增長到2014年的158次,在線旅游投資額由2009年的1億元增長到20xx年前三季度的772億元。旅游投資領域日益細分,由2009年的5大領域增長到20xx年的25個細分領域。
快速增長的旅游需求成為吸引投資者進入的重要動力。消費者需求的變化,推動旅行社、導游、住宿等行業的創新發展;人人分享模式推動在線租車、在線度假租賃等新業態的出現;需求的日益多元推動周末游、出境游、主題旅游、專項預訂等業態的快速發展。
科技和旅游的融合以及創業者的努力共同推動了旅游創新業態的廣泛出現。對
2010-20xx年創業的138家企業的分析顯示,旅游創業領域正日益轉向消費者關注的細分市場。創業領域由2009年的6類領域增加到2013年的14個領域,并逐步轉向潛力巨大的出境游、周邊游、智能導游、定制旅游等新領域。創業者創業前所處的領域對創業有重要影響。對109位旅游創業者創業前所處領域的分析顯示,這些創業者來自18個不同的領域,其中互聯網領域的創業者最多,占25.7%,其次是在線旅游領域,占16.5%,來自傳統旅游行業,如酒店、旅行社領域的創業者占12.9%。互聯網技術和傳統旅游經驗是旅游創業者創業成功的重要保證。
四、產業促進:開放共享下的管理與企業群體的成長。
在開放與共享的發展環境下,政府部門應把握產業發展特征,推動管理體制改革,積極適應新形勢的發展,盡快建立完善適應開放與共享的產業促進工作體系;旅游企業應更加重視市場需求導向的發展戰略,全面融入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潮流,以戰略性思維和行動引領企業的新成長;旅游協會應及時轉變工作方式,構建更加開放多元的旅游協會體系;教育科研機構,應在產業演化的背景下,審慎確定學術研究的價值取向,以學術研究引領產業發展方向。
【淺談中國旅游集團發展報告】相關文章:
關于小學發展自我診斷報告03-04
農業發展調研報告(通用9篇)04-04
關于小雜糧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3-06
醫學發展的調查研究報告論文03-19
光伏行業背景及發展報告三篇02-15
關于石膏產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范文11-29
關于縣域商貿流通業發展情況的調研報告02-20
高中生發展報告(通用10篇)01-16
電子信息學科發展報告(通用10篇)1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