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機應變有效組織教學政治教師的教學反思
隨機應變有效組織教學政治教師的教學反思
備課是教學活動的重要環節,備課強調要“備教材”、“備學生”,以教材的“知識結構、內容”和學生的“學情”作為選擇教學方法的依據。
一直以來,在教學活動活動中,我一定會認真把握備課環節,精心設計教案,在課前做好充分的知識準備。隨著實踐經驗的積累,我發現按部就班的依照預先設計的教案授課未必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往往需要根據學生在課堂中變化的實際狀況隨機應變調整設計好的教案。
10月初,學校組織學生開展“美好校園,營造良好學習環境”活動,勞動量較大,為了不影響下午課后的其他活動,我安排學生利用下午課前30分鐘時間清理搬運本班清潔區內剪割過的草坪上凌亂的青草及雜物,同學們以平時的四個值日小組為單位在組長的帶領下按照分工有序的進行勞動,效率較高。上課鈴聲響起時,我們的勞動剛好結束。同學們迅速進入教室,而此時他們的情緒還未完全從熱漲的勞動中平息下來,如果這個時候按預先設計的教案進行抽象的哲學理論學習,效果不佳。
這節課的教學內容是講“要從整體上把握事物的聯系”。面對學生現狀,我靈機一動,簡單總結勞動情況,對同學們較高的勞動效率、積極的勞動表現予以表揚,隨即提出問題“同學們為什么能以較高的效率完成勞動任務?”“每個同學在完成我們班級勞動任務中發揮怎樣的作用?”這樣很快調動起學生思想的積極性,同學們借著勞動后的余熱你一言我一語發表見解,認為同學們能以較高的效率完成勞動任務是因為組織有序,各個小組能夠互相協作,每個同學都能盡其所能發揮自己的作用。認為每個同學在完成我們班級勞動任務中發揮著添磚加瓦的作用,正是應了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由此,我總結出:“每個同學(四個小組)就是我們班級這個集體(整體)的組成部分,我們班級這個集體(整體)就是由每個同學(四個小組)組成的,二者密切聯系不可分割。”以此引出本課整體和部分的聯系,這能夠加深學生的感性認識,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在授課中我引用“坐井觀天”、“三個和尚沒水吃”、“一著不慎,滿盤皆輸”、“我國經濟社會全面發展與西部大開發”等事例說理,在分析過程中我不會忘記適時應用此次學生勞動的事例說明問題:“由于組織有序、各個小組能夠互相協作、每個同學都能盡其所能發揮自己的作用使得同學們以較高的效率完成勞動任務,這正說明集體(整體)的功能大于各個部分功能之和(當各部分以有序、合理、優化的結構形成整體時)。”得出結論:“同學們應當樹立集體意識,在集體中充分發揮我們每個人的聰明才智。”
我想這節課隨機應變調整設計好的教案不僅傳授了學科知識又挖掘其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集體主義教育,指導學生正確處理個人(部分)與集體(整體)的關系,發揮了思想政治課德育主渠道的作用,達到了預期的教育教學效果。教學反思《隨機應變有效組織教學》一文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注明出處!
【隨機應變有效組織教學政治教師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月份教師教學反思03-20
教師數學教學反思03-19
《地球媽媽》教師教學反思04-11
精選教師教學反思:《雨點》8篇04-26
教師《制作小桿秤》教學反思03-07
教師對單元教學的反思(精選14篇)08-02
教學反思:專業反思對教師專業成長的作用04-24
教師教育教學反思《志趣小談》03-19
教師《加法的認識》教學反思(精選7篇)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