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下鄉心得體會
端午下鄉心得體會
臨近期末了,在一學期的學習生活中,很多要忙著做的事接二連三的出現了,駕校考試、英語四級、郁悶的專業期末考試等等一序列的事情等著自己去忙碌,但是當一個川大的老鄉叫我們一起下鄉去搞調查的時候,我沒有絲毫的憂郁,在端午放假的三天時間里,我跨上行李和川大的師兄師姐們奔向了鄉村的路途。
不為別的,只是為了前進的地方是農村,只為了鍛煉自己,只為了能夠看到不同的地方和自己家鄉的區別,雖然耽誤了三天的學習時間,在這三天的調查中也做得很累,但是我沒有后悔,相反我倒是覺得他人我看到了農村不一樣生活、不一樣的方式,不一樣的風土人。同時還歷練了自己。
這次的調查主要是有成都市民意調查中心負責,我們一共的107人參加,早上由川大校車負責把我們送到成都市大邑縣縣城中心,然后在大邑縣車站我們每一個鄉鎮分為一個組,我們的小組的16個人,我們到的鄉鎮的悅來鎮,到了悅來鎮我們統一找好了住處,又按照每一個存兩個人一組的分配,第一天的時間里我和川大的一位研一的師姐負責調查朝陽存村其中的九個小組。我們一共被交代的任務是要完成63份問卷,但是我們只完成了43份,第二天我們都是單獨行動,我自己完成了第一天剩余在朝陽村沒有完成的20份等到中午轉移到另外一個叫龍泉存的地方調查了8份,兩天的任務就是這么多,看似很少,但確實是真的很累。
雖然如此,但是感悟還是蠻多的,在調查的過程中還是出現了很多讓人很感動,也讓人很心酸的地方,在第一天在村公路邊調查到一位五十多歲的大伯的時候,在最后的調查結束我問了他能不能記一個電話號碼的時候,他說,"我家里有電話,但是記不起來了,你等我一下,我回去給你拿來"過了不久,大伯從家里數來告訴了我電話號碼,這讓我很感動的是大伯他人太好了,讓我感受到鄉村農民樸實的熱忱。同時人我感覺心酸的是大伯連自己家里的電話號碼都要回去翻一下才知道,讓我感覺到現在很多農村的村民的生活的確很可憐。
在調查一家農戶的時候,一位也是60多歲的婆婆接受了我的調查,我明顯的感覺到這為婆婆說的都不是我索要調查的內容,我只好慢慢的引導她讓她把我索要問的問題回答出來,好不容易把問卷上的內容問完的時候,時間已經很晚了,我只好跟婆婆說我要走了,但是這位婆婆一直堅持要把我留在她家里吃晚飯,一邊留我吃飯的同時,一邊和我說了很多關于他家里土地怎么怎么收到不公平的待遇,村干部對他們家又是怎么怎么的不好了很多抱怨的話,我感覺得到她把我當成了為家主持公道的人了,但是事實上我也只是為別人做的一個調查罷了,聽到婆婆的話,我也很無奈,因為我并不能為他們改變什么。感覺真的也很無助。時間始終還是有限,我好不容易但說服婆婆說要走了,當走出他家前面的公路上,正好遇到搭檔正在調查以為殘疾的叔叔,那為婆婆不久也跟著出來,還是要叫我們一起到他家去吃飯,最后有另外兩個搭檔叫好了回鎮上的車,叫我們趕緊回去了,才和把那位婆婆說服回去了。
調查的仍舊進行中,兩天的調查結果,讓我聽到的最多的一句話是,上面的政策是好的,主要就是下面的村干部把上面下撥的款項全部吃了,存上的很多事情他們也不知道,這就出現很多村民不信任村干部的現象,他們對村干部的評價很極端,大膽的直接就說不滿意,不是很大膽的也就是支支吾吾的說了出勉強滿意,但是我知道在他們的心里還是不滿意的。那這樣的結果是不是就代表村干部真的就想他們說的那樣呢?我看也并不能這樣說,一個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在調查到一個小組時,我們在村民很多家的門上或者墻上都看到了很多關于村干部的宣傳資料文件,但是在調查中問他們的才村干部有沒有上們做過一些宣傳,但是他們都說沒有,據我的分析,他們說沒有這樣的話,有幾個原因:第一,他們根本就不關心村上事務,也不了解很多關于村干部所作的事情,第二、就是很多村民根本就是不懂文化的,即使把宣傳資料貼袋他家門上他們也不知道是什么東西。第三才應該是村干部們作的的確不是很到位,但是再怎么說他們還是做了。而村民卻始終說沒有,這樣要是按照村民的回答在說,似乎對村干部們實在是太不公平了一點,這又讓我想到大學做村官的確是很不容易的,面臨那么多沒有文化水平的村民,怎么樣做好一個村官還真是一件很困難的事。
調查累了,順便找個地方坐下來休息,慢慢的品味了鄉村的一草一木,看著他們每家每戶都修通了公路,他們村里的環境也是如此的優雅,這樣想來他們的生活又是幸福的。和自己的家鄉比起來,我們也許需要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的時間也不一定能夠達到他們的水平。我只想說他們是幸福的。
端午節的下午四點,我們小組集中回到了鎮上整理一下資料,我們一組人做車回到大邑縣縣城,負責此次調查的公司請大家吃了晚餐,我們坐上了川大的小吃回到了學校。
此次調查,不僅讓我了解了農村風土人情的同時,還認識了很多川大的朋友,尤其是和自己一個小組活波可愛的搭檔李媛師姐,還有我們熱誠的領隊隊長李敏南老師,同時也了解到自己所在的學校和川大的區別,從一個小小的同學之間的稱呼都能夠看出來一個學校的等級。他們同學之間的稱呼是用師兄師姐和師弟師妹,而我們的學校最多也就是學長學姐和學弟學妹,一個名稱的稱呼就感覺得出兩個個學校之間的差距是如此之大。
這樣的經歷將會深深的記在我的記憶之中,相信在很多年以后的我還是清晰的記得這樣的回憶。
【端午下鄉心得體會】相關文章:
三下鄉個人心得體會(通用11篇)09-03
送教下鄉個人總結范文03-31
幼師送教下鄉國培總結范文02-17
上山下鄉訪問調查工作小結03-20
《端午日》沈從文06-11
醫生下鄉個人自我鑒定(通用12篇)04-16
三下鄉基層宣講社會實踐報告精選03-19
《端午日》教案模版03-20
關于三下鄉紅色革命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3-20
暑期關于三下鄉紅色革命社會實踐報告范文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