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1至5的加減法綜合練習教學課例
一年級數學1至5的加減法綜合練習教學課例
人教版第一冊“1~5的加減法的初步認識”教材安排了5課時,包括加法的初步認識和1~5的加法,減法的初步認識和1~5的減法,練習三。本節內容還是比較淺顯的,但這部分內容又是非常重要,學生第一次在課堂上接觸它,系統地理論化地學習它,從中體驗加法的“合起來”含義和減法的“去掉”含義,并學會選擇最好的方法來計算。這一內容直接影響著第六單元“6~10的認識和加減法”的學習。所以在第五課時安排了本節綜合練習課。根據課前了解,我班的54名學生都已經學會了計算5以內的加減法,也會根據具體情境正確地選擇加減法,只是熟練程度有差異而已。
剛入學的孩子上課習慣尚未形成,自控能力比較差,課堂教學需要有趣味性的學習方式。根據本班學生現有的知識、技能、思維水平、學習心理等實際,本節練習課我設計了游戲活動,用游戲的形式帶領學生參與練習鞏固,借助計算機輔助教學,創設生動有趣的游戲情境,把學生帶入數學環境中,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讓學生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用所學知識去解決這些數學問題,讓不同水平的學生有不同的提高,并獲得學習的快樂。
[教學過程]
一、活動開始:計算練習
師:再過幾天就是國慶節了,節日里很多人去旅游,現在老師也帶著小朋友一起乘著火車去祖國大好河山走走瞧瞧。但上車之前老師先要進行一下檢測,通過的同學才能領到車票。
1.對口令:3、4、5的分解與組成。
2.個別提問。 5 4 3 5 5
3.搶答: 4-1 5-3 2+3 5-4
2+2 5-2 3+2 4+1 4-3
4.開火車口算。
5.組長發給每人一張“車票”,進行紙上10道題的口算練習,同位對照得數。
師:大家真棒,都領到上車的車票了。閉上眼睛,坐好了,開車,嗚!(課件演示:火車出發)
[激發學生的學習愿望和參與動機是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前提,教師的話使學生情緒高漲,感到有趣開心,然后進行前奏“數的組成”和“計算練習”,為后面的練習作鋪墊,創設了學習情境。]
二、活動進行:體驗加減法的含義
師:火車把我們帶到了一片大花園,好美啊!小鳥在唱歌跳舞,小貓、青蛙在游戲玩耍。(課件演示:美麗的大花園。黑板出示四幅主題掛圖)
1.集體交流。
師:嘰嘰嘰,小鳥在招呼我們呢?你看到了小鳥在干什么?要想知道現在有幾只小鳥,可以怎樣想?怎樣用算式表示?
2.同桌交流。
師:瞧瞧小貓在忙什么?看到這幅圖,你能向同桌提幾個問題嗎?你覺得自己的哪個問題很好,說出來想讓大家回答?
3.小組合作交流。
師:再瞧青蛙和小猴子在玩什么?
小組內說說圖上畫了什么?并用算式表示一下他們怎樣在玩。
[在體驗加減法的不同含義時,回答教師的問題——自己提問題——組內交流問題,由扶到放,學生的思維也一步步地深入,通過自己的思考與理解,明確了加減法含義。]
三、活動高潮:用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1.觀察畫面情境列式計算。
(1)師:火車開呀開呀,把我們帶到了小朋友最喜愛的海洋公園。 (課件演示:海洋公園)
繼續演示:4條魚和1條魚游到了一塊兒。
你能用算式來表示嗎?
(學生將算式列在黑卡紙上,舉起來校對)
現在有幾條魚?課件演示:原來的5條魚,游走了2條。
學生繼續列式。
這2條魚又游回來了,現在是幾條魚?
學生繼續列式。
[利用課件將生動的情節轉化為數的運算,通過看圖理解,將過程用式子表示出來,這是知識的一個綜合應用。同時,利用連續情境,滲透了加減混合計算。]
(2)師:野生動物園到啦!
課件演示:野生動物公園里熱鬧場面。 有魚、小鳥、小兔、小鹿等。
讓學生觀察,同位交流,充分發揮想象:能列出多少加減法式子。
[野生動物園情境列式中需要選擇條件,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間,發揮學生思維的發散性]
2.語言情境列式計算。
師:大家玩得可開心了,哦,到家了,老師開始點人數了。
(1)1號車廂原來有5個小朋友,下車2人,幫老師想想車上還有幾個人?(學生直接說出得數)
(2)小紅看到2號車廂一開始下車4人,后來又下來1個人后車廂里就沒有人了。原來2號車廂有幾個人?現在2號車廂還有幾個人?
(3)3號車廂原來有2個女同學,2個女老師,3號車廂原來有幾個女性?
[通過傾聽教師所描述的語言直接說出得數,是學生對教師的話的含義理解和計算過程內化為一個快速、簡潔、有機的思考歷程,是對本節知識的融會貫通。]
四、活動結束:總結及書面練習
1.今天你乘著火車干了些什么?
2.完成書本第27~28頁練習三中的習題。
[評析]
一年級的學生,也有豐富的生活體驗和知識積累,其中包含大量的數學活動經驗。在教學中,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去解決實際問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學生投入到數學活動中的關鍵是調動起學生的興趣,創造一個學生樂于參與的活動情境。這節課我創設了“坐火車游覽祖國山河”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經歷“買票上車——參觀美麗花園——野生動物園歷險——海洋公園聯歡——下車”過程中解決出現的實際問題,使枯燥的練習變為生動有趣的數學游戲活動,學生學得興趣盎然。
本節教學經歷了三個環節,并且注意層層深化。
1.練習數的組成與計算,加強基礎訓練。
2.體驗區分加減法的含義。
3.學會用加減法解決實際問題。
在教學中,我注意并努力體現以下幾點:
1.學生是學習的主人。
本節課始終是學生在自主地提出問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以導游、合作者的身份去幫助學生。同時讓每個學生都體會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在練習中,通過對口令,搶答,將式子寫在自己的紙板上,同位交流等形式,讓每個學生都動起來,都得到需要的數學知識。
2.知識承前啟后,留有余地。
在本節課練習內容上,體現了多元化、開放化。比如取票上車,必須進行計算活動;野生動物園情境列式中需要選擇條件,留有充分的思考空間;“海洋公園”情境中學生又初步有了兩步、三步計算的意念。
3.充分利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優勢。
在本節課,當學生的想法需要有人傾聽并交流時,當他們學習有困難時,小組合作交流都帶給了他們更好的機會和條件。
4.聯系生活,感悟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練習內容選擇學生熟悉的“坐火車游覽祖國山河”的生活情境,讓學生在游戲活動過程中解決出現的實際問題,比如點點人數,看看動物園,數數小鳥,都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注意,去思考,從而讓學生親近數學,喜歡數學,將數學學習與生活經驗聯系起來,在活動中體驗數學就在身邊,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知識的興趣,并提高了數學學習的能力。
【一年級數學1至5的加減法綜合練習教學課例】相關文章:
數學1至5的教案設計03-20
一年級數學5以內的加減法練習10-10
高三數學教學反思103-19
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看圖寫話練習題103-19
《1-5的認識》教學反思(精選10篇)09-26
小數加減法綜合應用教案(通用10篇)05-22
小學一年級語文4家 1我的家練習題及答案03-19
小學數學教學評課范文總結09-25
小學一年級下學期語文期末綜合復習題練習題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