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一估量一量》的教學反思
《估一估量一量》的教學反思
這節課突破了“課堂教學就是在教室里上課”的傳統觀念,學生學習的空間更為廣闊,學習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被動接受的過程,而是學生自己體驗、探索、實踐活動的過程。
這節課按照教學的場地,分為室內和室外,在室內設計的環節就是讓學生比劃1米的長度,它的目的就在于使學生對1米的表象進一步進行理解,為接下來的估課桌的長度以及到室外進行實踐活動奠定基礎,同時也積累一定的經驗。
學生室外的第一個教學活動是測步長,通過測步長的活動要實現兩個教學目標,第一個教學目標是讓學生知道小組合作如何分工,第二個教學目標是實現估計方法的多樣化。學生在小組匯報時,通過學生間的交流,他們得到了許多好的估計方法,學生知道一拃的長度是10厘米,用這種方法對自己的步長進行估測;還有的學生知道自己鉛筆盒的長度是21厘米,用這種方法對自己的步長進行估測;還有的學生用比較的方法進行估測,如前一位同學通過實際測量他邁一步的長度是50厘米,他就這樣想:我個子比他高,我的步長大約是55厘米。我們通過測步長的實踐活動,實現了估計方法的多樣化。
第三個實踐活動我們安排的是量物體的長度或高度。這里也有兩個教學目標,第一教學目標是掌握估計物體長度的方法,第二個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克服困難的意志,使他們能夠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如:量比較長的物體的長度時,學生就發現盒尺的長度不夠,一般盒尺的長度是3米或5米,他們自己找到了解決的辦法:第一次量后,畫一條線,作上記號,再量第二次、第三次……最后把幾次量得的結果相加。
這些實踐活動體現了《標準》的一些精神,《標準》指出,在這個學段中,教師首先要關注學生參與活動的情況,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主動與同伴交流,樹立運用已有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信心,同時也使他意識到自己在小組合作中的作用。
【《估一估量一量》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第一單元種子教學反思03-19
進一法去尾法的教學反思10-19
折一折做一做教學反思03-20
最后一頭戰象教學反思03-19
《小明的一天》教學反思(精選10篇)12-14
《On the farm》的教學反思02-27
seasons教學反思01-17
《大海》教學反思02-26
新詩教學反思03-19
《母雞》教學及反思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