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免疫工作總結
最新免疫工作總結
一、基礎免疫接種率
1.本地兒童(居住屬性為“常住”)
(1)2006年9月1日~2007年9月1日出生的在冊本地兒童卡介苗、脊灰、白百破、乙肝的各針次接種率能達到90%或90%以上;
(2)接種率不達標的主要是麻疹和乙腦的首針免疫。
2.外地兒童
(1)居住屬性為“暫住” (居住時間在3個月以上)的兒童中,接種率不達標的主要也是麻疹和乙腦的首針免疫。
(2)居住屬性為“流動” (居住時間在3個月以內)的兒童中,除麻疹和乙腦首針接種率較低外,其他疫苗的部分針次接種率也較低。
綜上可知,目前我區兒童基礎免疫接種率不達標的針次主要為麻疹疫苗和乙腦疫苗的首針接種。
日后的工作重點應在保證其他疫苗針次接種率在較高水平的基礎上,抓好麻疹疫苗和乙腦疫苗的首針接種的及時性。
外來兒童工作固然是重點,但對本地兒童也不能掉以輕心、放松警惕!
3、造成在冊兒童接種率低的原因:
⑴沒有經常性整理電腦資料,進行“接種率考核”;
(2)沒有定期進行“未種通知”,對在冊兒童中應種未種對象心中無數;
(3)沒有落實每月或每季“人口五變動調查”、政府關于外來兒童管理的“二次通知未來接種要上門服務或調查”的有關規定。
(4)存在“名存實離”的空掛接種對象,沒有及時“遷出”或“刪除”,增大了接種率的基數;
(5)存在重復個案,增大了接種率的基數;
4、提高接種率的工作建議和要求
(1)經常性整理電腦資料,進行“接種率考核”;經常查看、整理電腦資料,通過“接種率考核”功能,經常了解、掌握我們的接種率到底如何;
(2)定期監控“未種通知”中的應種未種對象;及時通過各種方式方法對其進行通知(派發通知單、發送短信、上門通知等)。通過“應種未種統計”功能,查找出“應種未種”對象,特別是結合“手機短信平臺系統”可以把“2次通知未來”的兒童打印出來, 對這些對象要上門調查進一步追蹤落實。
(3)通過調查落實,及時整理計免信息系統中的兒童資料,該刪除的則刪除,該遷出的則遷出,保證數字的真實性和準確性
(4)定期查重,重復個案不能簡單的擇一而刪,應該將其資料合而為一;
(5)將查漏補種工作作為日常性、經常性的工作,及時發現漏入冊兒童。
二、不合格接種的存在問題
在保證接種率的同時,尤其應注意接種工作的合格率,否則接種率再高,也于事無補。
保證合格率,應嚴格把關,避免出現“提前接種”和“間隔不足”,目前各防保中心均不同程度地存在著這兩種情況。
1.提前接種
指疫苗首針次接種時早于規定的初免月齡。
出現提前接種的原因:
(1)異地接種程序的差異或混亂;
(2)本身計免工作人員的錯誤接種;
(3)本身計免工作人員的錯誤錄入;
2.間隔不足(間短)
指疫苗接種針次與前一針次的間隔短于規定的時長。
3.避免出現不合格接種的工作建議和要求
(1)加強計免工作人員的業務學習,尤其應熟知各種疫苗的免疫程序,掌握各種疫苗接種的起始年(月)齡、次數、間隔時間、禁忌癥、注意事項等,杜絕在本單位接種時出現“提前接種”和“間隔不足” 。
不應為“方便家長,免得再跑一趟”而舍棄接種的合理性和合規性。
(2)提高工作的細心和耐心,錄入資料時應認真細致,認真核實錄入針次資料的準確性,并考慮其邏輯性和合理性。不可一味追求速度,更要求質量。
3)目前使用的計免信息軟件對“提前接種”和“間短”均有自動報警功能。錄入針次資料時,注意屏幕的報警提示,對之不應視而不見,強行確認錄入。(對異地接種資料的錄入除外)
(4)對于在異地發生的不合格接種,應使用“手工批量錄入”,并選擇其接種地點為“外地轉來”,莫將別人不按免疫程序接種的做法,變成了自己的責任。
5)關于麻腮風疫苗的接種,應按照國家免疫規劃要求的麻疹復種月齡(18月齡)進行接種,而不應按說明書所說的12月齡接種。否則,必會出現麻疹第二針次的間隔不足。
(6)定期監控不合格接種的統計。進行“接種率考核”即可發現“提前接種”和“間短”的統計數據 ,可以及時監控前一階段的接種合格率。
【最新免疫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免疫系統功能異常教案(通用5篇)09-29
城鎮燃氣工作總結最新模板03-20
最新的環衛處工作總結03-19
最新的學生會工作總結范文03-20
最新的季度工作總結范文(精選10篇)07-18
最新的行政工作總結范文設計03-20
最新物業保安年終工作總結01-20
最新醫院年度工作總結02-28
最新物業保安年終工作總結01-20
最新物業保安年終工作總結01-20